niusouti.com
更多“在河流A的上游筑蓄水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B的下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的调查范围,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

    A.下游调查河段长度的1/4
    B.下游调查河段长度的1/2
    C.下游调查河段长度的3/4
    D.与下游调查河段长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有( )。

    A.跨流域调水项目评价范围只包括调入区、调出区和受益区
    B.海岸带开发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包括所在区域及海岸带外延3~5km
    C.线路或场站早已存在且变动很小的交通运输改扩建项目可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
    D.评价等级为1级的矿产开采项目,其直接和间接引发生态影响问题的区域均应评价

    答案:B,C,D
    解析:
    跨流域调水项目评价范围要分别对调出区、调入区和联结区3个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评价期限不包括()。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施工期
    C:运行期
    D:生态影响后评价阶段

    答案:A
    解析:
    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考点已删除。且最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已删除该知识点相关内容。

  • 第4题: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满足()

    • A、直接相交通过
    • B、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 C、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 D、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中国最早的玉器是在哪里发现的?()

    • A、辽河流域
    • B、黄河上游
    • C、黄河下游
    • D、长江流域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从上游往下游河流搬运物的粒度变细,其原因是()

    • A、河流搬运的泥沙逐渐被磨蚀
    • B、河流深度和宽度均增加
    • C、河流搬运物增加
    • D、河流坡度减少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通常把流人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补给外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外流流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分为两个类型:()下游的和上游的。


    正确答案: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 第9题:

    从河流A的上游筑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B的中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

    • A、河流A的上游
    • B、河流A的中、下游
    • C、河流B的中、下游
    • D、调水线路所穿越地区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多选题
    在河流A的上游筑蓄水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B的下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
    A

    河流A的上游

    B

    河流A的中、下游

    C

    河流B的中、上游

    D

    河流B的下游

    E

    调水线路所穿越地区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满足()
    A

    直接相交通过

    B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C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

    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分为两个类型:()下游的和上游的。

    正确答案: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跨流域调水、引水式水电站、可能受到河流感潮河段影响,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不低于二级
    D.三级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晌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下列关于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
    B. 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 500 m
    C. 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受回水影响河段的上游调查范围原则上与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相等
    D. 受纳水体为湖库时,以排放口为圆心,调查半径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外延10%~20%

    答案:D
    解析:
    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 500 m,受回水影响河段的上游调查范围原则上与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相等;受纳水体为湖库时,以排放口为圆心,调查半径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外延 20%~50%。

  • 第15题:

    某河流中游修建山谷型水厍和调峰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2级。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其评价范围包括有 ( )
    A-库区 B.取土场和弃土场
    C.上游集水区域 D.下游氷文变化区域


    答案:A,B,C,D
    解析:
    【参考答案】:AB C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水电类项目生态评价范囤的确定。答案显然。此知 识点非常重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务必正确理解并记忆之。

  • 第16题:

    在河流A的上游筑蓄水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B的下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

    • A、河流A的上游
    • B、河流A的中、下游
    • C、河流B的中、上游
    • D、河流B的下游
    • E、调水线路所穿越地区

    正确答案:A,B,D,E

  • 第17题:

    在商代,下列哪个区域最大规模的聚落的面积最大:()。

    • A、长江上游
    • B、长江中游
    • C、黄河流域
    • D、长江下游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集中式给水河流取水点,规定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防护带范围包括()。

    • A、上游100米至下游50米
    • B、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
    • C、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0米
    • D、上游50米至下游100米
    • E、上游100米至下游1000米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河流的分段:包括河源、上游、()、下游及() 。


    正确答案:中游;河口

  • 第20题: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 A、上游
    • B、中游
    • C、下游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河流组成包括()。

    • A、河源
    • B、上游
    • C、中游
    • D、下游
    • E、河口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玉器是在哪里发现的?()
    A

    辽河流域

    B

    黄河上游

    C

    黄河下游

    D

    长江流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河流的分段:包括河源、上游、()、下游及() 。

    正确答案: 中游,河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