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河流上游发生可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假设河流流量恒定,化学品一阶衰减系数k=0.27d,其下游χ处的该化学品浓度峰值可用估算,事故发生24h后下游某处实测得到浓度峰值为1000mg/L,再经72h到达下游某断面峰值浓度为()。A:50mg/LB:250mg/LC:274mg/LD:500mg/L

题目
某河流上游发生可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假设河流流量恒定,化学品一阶衰减系数k=0.27d,其下游χ处的该化学品浓度峰值可用估算,事故发生24h后下游某处实测得到浓度峰值为1000mg/L,再经72h到达下游某断面峰值浓度为()。

A:50mg/L
B:250mg/L
C:274mg/L
D:500mg/L

相似考题
更多“某河流上游发生可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假设河流流量恒定,化学品一阶衰减系数k=0.27d,其下游χ处的该化学品浓度峰值可用估算,事故发生24h后下游某处实测得到浓度峰值为1000mg/L,再经72h到达下游某断面峰值浓度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15km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50%,则下游30km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A:60%
    B:65%
    C:70%
    D:75%

    答案:D
    解析:
    在给定条件下,可降解物质每15km降解50%,则在30km处,又降解到50%的一半,仅为初始浓度的25%,比排污口浓度降低75%。

  • 第2题:

    (2017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所以河口段的超标水不会上溯到水库及水库上游的河段,X断面的上游和X-Y河段现已达标,题目问的要全部控制面达标,X段上游和X-Y段已达标,那么有效的是针对超标河段,故AB不选;减少COD排放量对Y—Z河段和Z断面下游都可改善,故选CD。

  • 第3题:

    (2016年)某市域范围内河流功能交接断面上、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分别为2mg/L和1mg/L。为保证下游饮用水使用功能,拟定上游出境断面氨氮允许占标率为60%,则上游出境断面的允许氨氮浓度限值为( )。

    A.1.0mg/L
    B.1.2mg/L
    C.1.5mg/L
    D.2.0mg/L

    答案:A
    解析:
    为保证下游饮用水使用功能,故选A。

  • 第4题:

    某市域范围内河流功能区交接断面上、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分别为2mg/L和1mg/L。为保证下游饮用水使用功能,拟定上游出境断面氨氮允许占标率为60%,则上游出境断面的允许氨氮浓度限值为( )。

    A.1.0mg/L
    B.1.2mg/L
    C.1.5mg/L
    D.2.0mg/L

    答案:A
    解析:
    交接断面的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为1mg/L,则上、下游出境断面的允许氨氮浓度限值不能超过交接断面的下游功能区氨氮标准浓度值,即1mg/L。

  • 第5题:

    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阶耗氧系数。上游断面COD实测浓度为30mg/L,下游断面COD实测浓度25mg/L,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1天,则耗氧系数估值为()。

    A:0.10/d
    B:0.18/d
    C:0.21/d
    D:0.83/d

    答案:B
    解析:
    根据耗氧系数Ki的单独估值方法中的两点法计算如下:



  • 第6题:

    2002年12月广西某地山区一辆满载数吨剧毒化学品砒霜的卡车翻落在深山峡谷中,大部分毒物抛撒到谷底的河流里,而下游15km的居民则以这条河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21> 、为防止河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领导派你对河水进行监测,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你认为采集水样最重要的河流断面是

    A、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取水点处
    B、事故点的上游1000m和下游100m
    C、事故点下游最近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0m
    D、事故发生地点
    E、事故点下游7.5km处

    答案:A
    解析:
    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要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所以要在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处和取水点处进行监测。

  • 第7题: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h=19440m3/d,CODCr(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L/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Cr浓度是()mg/L。

    A:56
    B:19.0
    C:15.2
    D:8.52

    答案:D
    解析:
    按完全混合模型公式计算初始浓度,一维稳态计算断面浓度。

  • 第8题:

    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河流()的地域。

    • A、上游
    • B、下游
    • C、中游
    • D、低处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

    • A、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
    • B、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的地域
    • C、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某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0.25m3/s,苯酚浓度为Ch=40mg/L,河流流量Qp=6.5m3/S,流速vx=0.4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8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5d-1,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在排放点下游15km处的苯酚浓度是()mg/L。

    • A、1.89
    • B、3.03
    • C、5.47
    • D、2.02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填空题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 m3/s,CODCr(p)=12mg/L,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

    正确答案: 15.2mg/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 15 km 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 50%,则下游 30 km 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
    A

    60%

    B

    65%

    C

    70%

    D

    75%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所以河口段的超标水不会上溯到水库及水库上游的河段,X断面的上游和X-Y河段现已达标,题目问的是超标河段,故AB不选;减少COD排放量对Y—Z河段和Z断面下游都可改善,故选CD。

  • 第14题:

    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阶耗氧系数。上游断面COD实测浓度为30mg/L,下游断面COD实测浓度25mg/L,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1天,则耗氧系数估值为()。
    A. 0.10/d B.0.18/d C.0.21/d D.0.83/d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假设枯水期事故排放导致苯胺瞬时泄漏进入河流,若河流径流量为常数,采用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苯胺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

    A.横向混合系数 B.纵向离散系数 C.河道过水断面积 D.苯胺的一级降解系数


    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苯胺为难降解,且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适用于持久性污染物的,所以D不能选。

  • 第16题: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80%、100%、110%,若要个部控制断而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控制断面Y的氨氯浓占标率约100%,说明已经达到饱和,故其下游都需要减排氨氮。

  • 第17题:

    某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0.25m3/s,苯酚浓度为ch=40mg/L,河流流量Qp=6.5m3/s,流速比νχ=0.4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8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5d-1,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在排放点下游15km处的苯酚浓度是()。

    A:1.89mg/L
    B:3.03mg/L
    C:5.47mg/L
    D:2.21mg/L

    答案:D
    解析:
    在忽略纵向弥散作用的情况下,采用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式c=c0·exp[-Kχ/(86400u)][式中:c0为初始浓度,mg/L,计算式为c0=(cu·Qu+ce·Qe)/(Qu+Qe)(上游来流量为Qu,上游来流水质浓度为cu,污水排放流量为Qe,污染物排放浓度ce);K为一阶动力学反应速度,l/d;u为河流流速,m/s;χ为沿河流方向距离,m;c为位于污染源(排放口)下游χ处的水质浓度,mg/L],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则排放点下游15km处的苯酚浓度=(0.8*6.5+40*0.25)/(6.5+0.25)*exp[(-0.25*15000)/(86400*0.4)]≈2.21(mg/L)。

  • 第18题:

    公式ISE=cpQp/(cs-ch)Qh中的ch是指()。

    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
    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公式中的Ch是指()。

    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

    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C

  • 第20题:

    单一河流处于恒定均匀流动条件下,假定某种可降解污染物符合一阶降解规律,降解速率K1沿程不变.排放口下游20km处的该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下降50%,在排放口下游40km范围内无其他污染源,则在下游40km处的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处浓度下降()。

    • A、70%
    • B、75%
    • C、80%
    • D、85%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下()降处。


    正确答案:控制断面;显著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15km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50%,则下游30km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
    A

    60%

    B

    65%

    C

    70%

    D

    75%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单一河流处于恒定均匀流动条件下,假定某种可降解污染物符合一阶降解规律,降解速率K1沿程不变.排放口下游20km处的该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下降50%,在排放口下游40km范围内无其他污染源,则在下游40km处的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处浓度下降()。
    A

    70%

    B

    75%

    C

    80%

    D

    8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