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题目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相似考题
更多“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31~135题。
    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

    说明: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量扣除其回归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
    下列行业中,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 )。

    A.林牧渔畜
    B.工业
    C.居民生活
    D.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
    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林牧渔畜为耗水量的18.88÷22.95≈0.82亿立方米,工业为24.25÷31.18≈0.78亿立方米,居民生活为9.95÷12.03≈0.8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为6.65÷6.72≈0.99亿立方米。

  • 第2题: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长 10km,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须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 1km 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
    A. 工业取水量
    B. 农业灌溉水量
    c. 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 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答案:A,B,C,D
    解析:
    引水式电站是利用人工水渠,将水流引到较远的与下游河道有较大落差的地方,在那里修建电站,利用水流落差发屯。生态需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需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需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实质上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

  • 第3题:

    某日调节水电站运营期工程分析中,对坝下河道水生态影响分析应关注的有( )。

    A.水库来水量
    B.下泄流量
    C.河水流速
    D.河水水位

    答案:B,C,D
    解析:
    对于日调节水电站而言,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

  • 第4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6)移民安置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1)本工程实施后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 第5题: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 河为L 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 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 级电站己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 级电站,与上游第3 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
    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洞洞口上游约11.5km 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扯18阳,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 , 经右岸寻|水隧洞引至下游1O.5km 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 有支流B 洞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 河洞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 洞河口上游约1km 处修建l 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 万町,设计最大坝高35m ,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 5阳,水库面积0.1km^2 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 洞洞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
    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 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A ~可流域共有6 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泪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 A ~可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己建3 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r可河口上游0.5km 及支流B 河柯口上游0.3km 尚存2 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己开发问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己审查通过的A 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可应划定为Ar可流域鱼类保护;可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问题:
    1. 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2.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3.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4. 提出2 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建议调整在B~可流建设小型取水工程,因为B~可流划定为鱼类保护河流,且在B 洞河口上游0.3km 尚存2 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己开发河段鱼类资源严重萎缩可知,若建设B 汩的小型取水工程(B 河流量小5 旷/SI 工程取水80%) 1 将带来B~可流大量减水,难以保障生态流量。

    2.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A 河拟建大坝至流洞口上游0.5km 处; B 河流河口上0.3km 处。重点调查产卵期和枯水期。
    学员问题:
    l 、为何有枯水期?提干告知"支流B 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体现出流量危机。

    3.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凋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1)水量减少,影响A 润的鱼类产卵场、导致鱼类资源萎缩:
    (2)水流变缓,不利于喜流水性鱼类生存。

    4. 提出2 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1) 由于己开发问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故可采取增殖放流:
    (2) 由于虽然在A 洞河口上游及其支流B1可尚存2 处小型鱼类产卵场,但是随着本项目的开展,将影响到产卵场,故建议建设人工产卵场。

  • 第6题:

    K61~K62+600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建议?说明理由。 第五题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河为L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级电站已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级电站,与上游第3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
      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河河口上游约11.5km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址18k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经右岸引水隧洞引至下游10.5k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有支流B河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河河口上游约1km处修建1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万kW,设计最大坝高35m,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5km,水库面积0.1km2,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河河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A河流域共有6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洄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A河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已建3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河河口上游0.5km及支流B河河口上游0.3km尚存2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已审查通过的A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河应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提出2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K61~K62+600路段方案应采纳公众意见。   (2)理由如下:   ①以桥代替路基可以减少占地,减少取土,减少对湿地水力联系的破坏;   ②可满足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的迁徙活动。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的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及理由如下:   (1)取消在B河修建小型取水工程的计划。   理由:规划环评已提出支流B河应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   (2)将引水式电站改为堤坝式电站。   理由:引水式电站坝下会产生脱水段或减水段,改为堤坝式电站有利于减缓运行期坝下减、脱水段造成的水生生态不利影响。   (3)优化电站位置(或降低大坝高度或电站低水位运行)。   理由:保障有较长的流水河段,满足喜流水性鱼类生境的要求。(1)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有:上一级电站大坝至拟建本级电站坝下入A河河口段(或拟建电站库尾至入L江河口段)、支流B河。   (2)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要时段有:3~4月鱼类产卵及短距离迁移时段、枯水期。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1)坝下入A河河口上游0.5km处的鱼类产卵场生境改变。   (2)坝下流速变缓,对河道喜流水性鱼类造成不利影响。   (3)水位变化,引水式电站坝下减脱水导致水位降低或河床裸露,影响景观生态;日调节运行下游水位涨落导致水生和两岸陆生生境的改变。   (4)下游土地盐碱化。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及理由如下:   (1)设置过鱼设施。   理由:大坝阻隔了鱼的迁徙通道。   (2)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   理由: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 第7题:

    某河流拟建引水式电站,将形成6km长的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内无其他水源汇入,仅有取水口一个,取水量为2m3/s。若减水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m3/s,则电站至少应下放的流量为()。

    A:2m3/s
    B:8m3/s
    C:10m3/s
    D:12m3/s

    答案:D
    解析:
    电站至少应下放的流量=取水量+最少需水量=2+10=12(m3/s)。

  • 第8题: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答案:A,B,C
    解析:
    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水电水利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河道生态用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②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③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④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⑤水面蒸散量;⑥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⑦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环境需水量;⑧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 第9题:

    在河道上游筑闸或低坝取水,经人工引水道引水到河段下游来集中落差所建的水电站,成为()。

    • A、坝式水电站
    • B、引水道式水电站
    • C、混合式水电站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建筑物、厂房等组成。其拦河大坝采用()重力坝。

    • A、常态混凝土
    • B、碾压混凝土
    • C、预应力混凝土
    • D、素混凝土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
    A

    靠近支流管道出水口处的支流管道上

    B

    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

    C

    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

    D

    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³/s,坝址至厂房间 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³/s,农业用水量为1.5m³/s。为保障规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 的水量最小应为()。
    A

    2.0m³/s

    B

    3.5m³/s

    C

    5.5m³/s

    D

    6.5m³/s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

    A.2.0m3/s
    B.3.5m3/s
    C.5.5m3/s
    D.6.5m3/s

    答案:C
    解析:
    《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环办发[2006]11号),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时按5%取用)。由此计算下泄的水量最小=工业取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态用水量=2m3/s+1.5m3/s+20m3/s×10%=5.5m3/s,故选C。

  • 第14题:

    (2016年)某日调节水电站运营期工程分析中,对坝下河道水生态影响分析应关注的有( )。

    A.水库来水量
    B.下泄流量
    C.河水流速
    D.河水水位

    答案:B,C
    解析:
    公路项目工程分析应涉及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

  • 第15题: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有( )。

    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
    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
    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
    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答案:A,D
    解析:
    对于引水式电站,厂址间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河段,其水生生态、用水设施和景观影响较大;对于日调节水电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对于年调节电站,水库水温分层相对稳定,下泄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灌作物影响较大。生态流量,一般按10%(当多年平均流量小于80m3/s)或5%(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流量不会很大。水电站机组发电时,额定流量很大,一般都是三位数,足以满足下游生态流量。所以部分机组停机也不用考虑下游生态流量,单机发电的流量足以满足下游的流量。

  • 第16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答: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1)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 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 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 第17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2)B灌区;(3)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河段;(4)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5)供水城市新区。


    2.(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洄游。(2)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 2 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3)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4)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5)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6)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4)A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5)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6)景观用水。


    4.(1)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而B灌区农灌用水为:0.7*1 04 hm2/*1 5*500 m3/(亩·a)=0.525*1 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1 00 000人*300 L/(人·a)*365d÷1 000=0.109 5*108 m3,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要,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汇水口下游的Ⅳ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本题是根据20 1 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20 1 2年版“九 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1.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本“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考点完全一致。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考点完全一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18题: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给出该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 (1 ) A 河: 库区及上游集水区, 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 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
    (2) B 灌区:
    (3 ) 清水河:A 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问段:
    ( 4 ) 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
    ( 5 )供水城市新区。
    2 . 指出该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晌,并说明理由。
    答: (1) 对下游泪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 河上建设大坝,造成问道生境切剖, 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泪游。
    ( 2) 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 A 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 km 的问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
    (3 ) 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 4 ) 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 三场" 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 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 特别是鱼类" 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 5 ) 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该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 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地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 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 6) 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 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 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 . 为确定该工程大坝下;h1河流的最小需水量, 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 (1) 维持A 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 2 ) 维持A 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
    ( 3 ) A 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 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 4 ) 维持A 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 5 ) 景观用水。
    4 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 (1 )能满足B 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 而B 灌区农灌用水为: 0.7X 104hnl X 15 X500m3/ (亩?a )= 0.525 X 10^8 m3/a ,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 100000 人X 300 L/ ( 人?a ) X 365 d÷1 000=0.1095 X 10^8 m3 , 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 5% 。
    (2) 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 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需求。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 A 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水口下游的IV 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 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号点分析】
    该案例试题是根据2012 年案例分析考试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 给出该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判定坪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第1 题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 指出该工程对节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晌,并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第3 题考点完全一致。
    3. 为确定该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6 坝后式水利枢纽工程"第1题考点完全一致。
    4. 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 第19题: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

    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
    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
    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
    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答案:A,D
    解析:
    对于引水式电站,厂址间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河段,其水生生态、用水设施和景观影响较大;对于日调节水电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对于年调节电站,水库水温分层相对稳定,下泄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灌作物影响较大。生态流量,一般按10%(当多年平均流量小于80m3/s)或5%(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流量不会很大。水电站机组发电时,额定流量很大,一般都是三位数,足以满足下游生态流量。所以部分机组停机也不用考虑下游生态流量,单机发电的流量足以满足下游的流量。

  • 第20题: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

    • A、靠近支流河道出口处的支流河道上
    • 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
    • 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
    • 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

    • A、靠近支流管道出水口处的支流管道上
    • 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
    • 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
    • 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
    A

    靠近支流河道出口处的支流河道上

    B

    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

    C

    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

    D

    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河汉上修建大坝,拦蓄河道来水,抬高上游水位并形成水库,集中河段落差获得水头和()。
    A

    水量

    B

    流量

    C

    水位高度

    D

    抬高水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