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河流控制断面重金属铜的水质目标为1.0mg/L,该断面允许负荷按设计枯水流量10m3/s确定,控制断面以上铜的非点源污染可以忽略不计,近期枯水期断面实测铜浓度0.8mg/L,同步实测流量20m3/s,可以推断出目前控制断面以上铜负荷()。A:超过断面允许负荷60%B:超过断面允许负荷20%C:未超过断面允许负荷D:尚可增加20%负荷

题目
某河流控制断面重金属铜的水质目标为1.0mg/L,该断面允许负荷按设计枯水流量10m3/s确定,控制断面以上铜的非点源污染可以忽略不计,近期枯水期断面实测铜浓度0.8mg/L,同步实测流量20m3/s,可以推断出目前控制断面以上铜负荷()。

A:超过断面允许负荷60%
B:超过断面允许负荷20%
C:未超过断面允许负荷
D:尚可增加20%负荷

相似考题
更多“某河流控制断面重金属铜的水质目标为1.0mg/L,该断面允许负荷按设计枯水流量10m3/s确定,控制断面以上铜的非点源污染可以忽略不计,近期枯水期断面实测铜浓度0.8mg/L,同步实测流量20m3/s,可以推断出目前控制断面以上铜负荷()。”相关问题
  • 第1题:

    采用两点法实测确定COD 的一阶降解吸收k,比较理想的条件包括( ) 。

    A 洞断面向无排放源
    B 两断面间河段断面较均匀
    C 实测期间内河流流量稳定
    D 两断面之间有支流汇入

    答案:A,B,C
    解析:

  • 第2题:

    (2017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所以河口段的超标水不会上溯到水库及水库上游的河段,X断面的上游和X-Y河段现已达标,题目问的要全部控制面达标,X段上游和X-Y段已达标,那么有效的是针对超标河段,故AB不选;减少COD排放量对Y—Z河段和Z断面下游都可改善,故选CD。

  • 第3题: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A:200011(s·km2)
    B:0.002L/(s·km2)
    C:2000mm
    D:0.002mm

    答案:A
    解析:
    径流模数公式M=1000Q/F(式中:Q为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m3/s;F为流域面积,km2),表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L/(s·km2),将题中数据代入,解得M=2000L/(s·km2)。

  • 第4题:

    某入海坷流在下游修建水库阻拦感潮上溯,河流、水库、洞口短控制断面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XYZ 前占标率分别为10% , 70%, 110%,减少COD 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 X 断面上游
    B X-Y 河段
    C Y-Z 河段
    D Z 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 第5题:

    在己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
    A. 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B. 水力学公式法
    C. 浮标测流法
    D. 实测;可宽、水深计算法


    答案:A,B
    解析:
    选项C和D不全面,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

  • 第6题:

    顺直均匀河道,断面水质浓度变化负荷指数衰减规律C=C0exp(-kx/u),已知区间无污染源汇入且流量稳定,COD断面平均浓度每4km下降6%,原始断面COD浓度为10mg/L,下游16km处COD浓度为( )mg/L。

    A.8.8
    B.8.3
    C.7.8
    D.7.6

    答案:C
    解析:
    已知断面水质浓度变化负荷指数衰减规律公式为C=C0exp(-kx/u),式中,C0为原始断面浓度。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下游16km处COD浓度C=10×(1-0.06)16/4=7.8mg/L。

  • 第7题: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
    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
    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
    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答案:A,D
    解析:
    由于污染物一级降解规律、二级降解规律不符合线性响应关系,只有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降解系数为零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简单线性叠加。

  • 第8题:

    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答案:D
    解析:
    计算型。弄明白参数与题中各项数据的对应关系后,代入计算。由题,S为盐通量, 为平均流速, 为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题中,X向海为正,则远河口断面x=-8000m,S-8000=18.2‰,近河口断面S0=30‰, =0.01m/s,代入 计算, ,求得 =160.1,选D。

  • 第9题:

    黄河水量调度断面流量控制是指水文断面实际流量必须符合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确定的断面流量控制指标。控制河段上游断面流量与控制指标有偏差或者区间实际来水流量与预测值有偏差的,下游断面流量控制指标(),但不得低于预警流量。

    • A、不变
    • B、可以相应增加
    • C、可以相应减小
    • D、可以相应增减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4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2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  )。
    A

    0. 33

    B

    0.50

    C

    0.66

    D

    2.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A

    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B

    水力学公式法

    C

    浮标测流法

    D

    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正确答案: D,A
    解析: 选项C和D不全面,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

  • 第12题:

    不定项题
    河流某断面枯水期BOD5 、NH3-N、COD达标,DO超标,若要DO达标,断面上游可削减负荷的污染物有()
    A

    DO

    B

    BOD5

    C

    COD

    D

    NH3 -N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 第13题: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所以河口段的超标水不会上溯到水库及水库上游的河段,X断面的上游和X-Y河段现已达标,题目问的是超标河段,故AB不选;减少COD排放量对Y—Z河段和Z断面下游都可改善,故选CD。

  • 第14题:

    (2017年)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某评价项目排污河段下游的省控断面COD水质目标为20mg/L,河段枯水期设计流量50m3/s条件下,预测省控断面处现有COD达标率占70%,项目排污断面到省控断面的COD衰减率为20%。在忽略项目污水量的情况下,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

    A:25.92t/d
    B:31.10t/d
    C:32.40t/d
    D:86.40t/d

    答案:C
    解析:
    本题需考虑环境容量,COD占标率为70%,即河段还剩30%的环境容量,则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50*3600*24*1000*20/(1-20%)*(1-70%)=32.4t/d。

  • 第16题:

    (2012年)某评价项目排污河段下游的省控断面COD水质目标为20mg/L,河段枯水期设计流量50m3/s条件下,预测省控断面处现有COD占标率达70%,项目排污断面到省控断面的COD衰减率为20%。在忽略项目污水量的情况下,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 )。

    A.25.92t/d
    B.31.1 t/d
    C.32.40 t/d
    D.86.4 t/d

    答案:C
    解析:
    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放浓度为:20*(1-0.7)/(1-20%)=7.5mg/L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7.5x 50x 24 x 3600/ 1000000= 32.4 t/d。

  • 第17题:

    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2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1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

    A:0.33
    B:0.50
    C:0.66
    D:2.00

    答案:B
    解析:
    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10/20=0.50。

  • 第18题: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要求型。题中,控制断面X、Y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说明X断面上游和X-Y河段全部达标;控制断面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0%、110%,说明Y--Z河段的部分河段和Z断面下游已超标,减少这两个河段的氨氮排放量对减排氨氮有效。故选CD。几乎同2016年90题。

  • 第19题: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 )。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
    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
    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
    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答案:A,D
    解析:
    由于污染物一级降解规律、二级降解规律不符合线性响应关系,只有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降解系数为零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简单线性叠加。

  • 第20题:

    流速仪法实测的各断面部分流量依次为99.6m3/s、203m3/s、389m3/s、246m3/s和86.2m3/s,则该次实测断面流量为()m3/s。

    • A、1023
    • B、1024
    • C、1023.8
    • D、1020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 A、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 B、水力学公式法
    • C、浮标测流法
    • D、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正确答案:A,B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
    A

    <p>2000L/(s•km<sup>2</sup>)</p>

    B

    <p>0.002L/(s•km<sup>2</sup>)</p>

    C

    2000mm

    D

    0.002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 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
    A

    2000L/(s•k㎡)

    B

    0.002L/(s•k㎡)

    C

    2000mm

    D

    0.002mm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