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9年)某供热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达标区,正确排放情况下,下列预测结果能作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条件的是( )。A.S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550ug/m3 B.N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85ug/m3 C.PM 2.5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13ug/m3 D.PM 10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20ug/m3

题目
(2019年)某供热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达标区,正确排放情况下,下列预测结果能作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条件的是( )。

A.S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550ug/m3
B.N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85ug/m3
C.PM 2.5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13ug/m3
D.PM 10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20ug/m3

相似考题
更多“(2019年)某供热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达标区,正确排放情况下,下列预测结果能作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条件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见原文8.9。

  • 第2题:

    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包含SO2、NO2、PM10、TSP,评价范围包括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通过对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SO2、NO2、PM10质量浓度均达标,甲乙丙三个行政区TSP质量浓度达标,但丁县超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判断和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 达标,因为TSP不作为区域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
    B. 不达标,因为丁县的TSP超标
    C. 达标,因为丁县不作为区域达标判断范围内
    D. 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6.4 评价内容与方法
    6.4.1 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
    6.4.1.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 2 、NO 2 、PM 10 、PM 2.5 、CO和O 3 ,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6.4.1.2 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如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县级或以上,下同),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若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
    6.4.1.3 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的,可按照HJ 663中各评价项目的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 3095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

  • 第3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调整时,考虑的因素可不包括()。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B、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C、评价区域的主导风向
    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9.3.预测范围
    9.3.1预测范围应捜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 围环境空气敏感区的位罝等,并进行适当调整。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二级评价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
    B.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
    C.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
    D.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 第5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新建燃煤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应包括()。

    A:烟囱高度方案
    B:非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C: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D:非正常排放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答案:A,B,C
    解析:
    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非正常排放无日平均质量浓度,排除D项。

  • 第6题:

    某建设项目拟建以一座锅炉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物源计算清单内容不包括 ( )。

    A.烟囱高度
    B.烟气黑度
    C.S02排放速率
    D.颗粒物排放速率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6.3.1.2点源调查内容,结合选项分析,B烟气黑度是不包括在调查清单内的。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
    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
    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采用物理模型法
    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定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B项,专业判断法能够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测,如对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的环境影响等,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其它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 第8题:

    某建设项目拟建以一座锅炉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物源计算清单内容不包括( )

    A. 烟囱高度 B. 烟气黑度

    C. S02 排放速率 D.颗粒物排放速率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坪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6.3 .1 .2 点源调查内容,结合选项分析, B烟气黑度是不包括在调查清单内的。

  • 第9题:

    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内容的是()。

    • A、确定污染源分担率并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 B、评价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能否满足环境管理要求
    • C、若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住的人群,应给出相应的搬迁建议或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
    • D、根据预测结果,比较污染源的不同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
    • E、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给出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

    正确答案:B,C,D,E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不达标区应预测(  )
    A

    正常排放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贡献值

    B

    正常排放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预测值

    C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贡献值

    D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预测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

    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C

    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D

    二级评价项目应进一步预测与评价,给出等浓度曲线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调整时,考虑的因素可不包括()。
    A

    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B

    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C

    评价区域的主导风向

    D

    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
    A.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B.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防护措施
    C.评价分析方案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D.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答案:D
    解析: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评价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答案:C,D
    解析:
    根据HJ2.2-2018中10.1.2原文?“a、达标规划未包含的新增污染源建设项目,需另有替代源的削减方案;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c、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d、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或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A选项应该是“短期浓度”,B选项应该是“年均浓度”。

  • 第15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10.2.2有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D正确)。

  • 第16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0.2.2 有场界元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佳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元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a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D 正确)。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若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下列属于达标区域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有()。

    A.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
    C.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
    D. 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A,B,D
    解析:
    1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0.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1.1 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叠加现状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在建、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叠加后的短期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
    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
    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采用物理模型法
    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规定环境影Ⅱ向评价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B项,专业判断法能够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测,如对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的环境影响等,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其它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均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 二级、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C. 三级评价项目需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D. 二级评价项目需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答案:B,D
    解析:
    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 一般性要求
    8.1.1 一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2 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8.1.3 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 第20题: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变化的预测。

    • A、各种环境质量参数
    • B、大气环境影响面积
    • C、生态系统整体性
    • D、各种环境容量参数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基本附表。

    • A、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 B、污染源调查清单
    • C、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
    • D、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
    • E、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达标分析表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内容的是()。
    A

    确定污染源分担率并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B

    评价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能否满足环境管理要求

    C

    若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住的人群,应给出相应的搬迁建议或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

    D

    根据预测结果,比较污染源的不同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

    E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给出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年的目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一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一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