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 )。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 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 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

题目
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 )。

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
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
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

相似考题
更多“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设项目拟使用所在地附近气象站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到 大气环境》,判断该资料使用价值的依据是( )。
    A.气象站等级 B.气象站方位
    C.气象站海拔高度D.气象站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及二者地理环境条件差异


    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老大气导则(93年)气象观測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现已替代为新大气导则(2008年),以下各题均为老大气导则,考生应进行 对比学习,以新大气导则为准。

  • 第2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 第3题:

    某新建项目排气筒距自然保护区边界2km,估算模式计算的Pm=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



  • 第4题: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
    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数据
    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题中,该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虽然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但是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一致,故无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5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调查距项目最远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答案:A
    解析: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38km)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评价范围(55km)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有关距该气象台(站)地面(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

    A.1200m
    B.1500m
    C.1700m
    D.2000m

    答案:B
    解析:
    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

  • 第7题:

    某建设项目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第9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10题: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源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6.8%。评价范围包含自
    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C.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


    答案:B
    解析:

  • 第1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调查时,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 A、逐日
    • B、逐次
    • C、逐次、逐时
    • D、逐日、逐次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

    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探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 第15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不应少于( )个。
    A. 10 B. 8 C. 6 D. 3


    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規定。答案显然。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时,必须收集的地面气象资料是( )。
    A.年、季(期)地面温度 B,年、季(期)风玫瑰图
    C.月评价风速随月份变化 D?季(期)小时评价风速的日变化


    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測资料调查要求。答案显然。

  • 第17题:

    某新建项目排气筒距自然保护区边界2km,估算模式计算的Pm=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2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本题锅炉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按照表2则该执行三级标准,但是风景名胜区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 第19题: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
    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数据
    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答案:C
    解析:
    C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综上,本题答案选C。

  • 第20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8.3.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C错误)。8.3.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 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D错误)。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第2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 A、一级评价项目
    • B、二级评价项目
    • C、一、二级评价项目
    • D、各级评价项目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调查时,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A

    逐日

    B

    逐次

    C

    逐次、逐时

    D

    逐日、逐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