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A.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B.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C.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题目
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

A.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B.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C.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相似考题
更多“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包括( )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钻孔压水D.大块取样
    E.原型观测


    答案:A,C,D,E
    解析:
    常用的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有物理监测、钻孔压水、大块取样和原型观测。

  • 第2题:

    现状监测布点: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范围内每个土壤类型的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受人为污染的区域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表层样监测点设置应考虑所在地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
    C.项目占地范围以及可能影响区域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在可能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
    D.现状监测点设置应与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B,C,D
    解析:

  • 第3题:

    环境监测方案中的监测计划一般不应包括()。
    A.监测井点布置
    B.取样深度
    C.监测的水质项目
    D.监测次数


    答案:D
    解析:
    对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影响区域、主要保护目标和与环保措施运行效果有关的内容提出具体的监测计划。一般应包括监测井点布置和取样深度、监测的水质项目和监测频率等。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A,B,C
    解析:

  • 第5题:

    现状监测布点数量:土壤现状监测中,柱状样监测点监测深度为10m,通常应采()个样。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澄清器正常监测,取样点一般设在()区。

    • A、混合;
    • B、反应;
    • C、过渡;
    • D、出水。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烟尘及污水监测计划中,烟尘取样频次为(),检验项目包括()、()、()、();取样点为生产车间主排污口的污水取样频次为(),执行标准为();取样点为自有污水厂主排污口的污水取样频次为(),执行标准为()


    正确答案:1次/周;烟尘排放浓度;烟气黑度;SO2;氮氧化物;1次/周;排往污水厂的执行三级标准,排往其它区域的执行一级标准或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标准;1次/周;执行一级标准或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标准

  • 第8题:

    混凝土施工质量常用的检查和监测方法有()等。

    • A、物理监测
    • B、原型观测
    • C、钻孔压水检查
    • D、大块取样试验
    • E、承包商自检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浓缩取样方法有()。

    • A、溶液吸收取样
    • B、填充小柱取样
    • C、低温冷凝取样
    • D、滤料取样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浓缩取样方法有()。
    A

    溶液吸收取样

    B

    填充小柱取样

    C

    低温冷凝取样

    D

    滤料取样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包括( )
    A

    物理监测

    B

    化学监测

    C

    钻孔压水

    D

    大块取样

    E

    原型观测


    正确答案: A,E
    解析: 常用的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有物理监测、钻孔压水、大块取样和原型观测。物理监测就是采用超声波、丫射线、红外线等仪表监测裂缝、空洞和弹模。钻孔压水通常用地质钻机取样,进行抗压、抗拉、抗剪、抗渗等各种试验。大块取样,可采用1m以上的大直径钻机取样,同时,人可直接下井(孔)进行观察,也可在廊道内打排孔,使孔与孔相连,成片取出大尺寸的试样进行试验。原型观测应同时进行位移、沉降等外部观测。

  • 第12题:

    单选题
    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中,一般在混凝土浇筑中埋设电阻温度计监测运行期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是( )。
    A

    物理监测

    B

    钻孔压水

    C

    大块取样

    D

    原型观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0年)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包括( )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钻孔压水
    D.大块取样
    E.原型观测

    答案:A,C,D,E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

    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B,C
    解析:

  • 第15题:

    现状监测布点数量: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范围内的每个土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柱状样监测点
    D.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一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调查范围内的每个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
    B. 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
    D. 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A,B,C,D
    解析:
    7.4.2 布点原则
    7.4.2.1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采用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査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
    7.4.2.2 调査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未受人为污染或相对未受污染的区域。
    7.4.2.3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表层样监测点。
    7.4.2.4 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根据可能影响的深度适当调整。
    7.4.2.5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
    7.4.2.6 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7.4.2.7 线性工程应重点在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及维修场所等)设置监测点,涉及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的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或厂区内的平面布局情况确定监测点布设位置。
    7.4.2.8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现有工程厂界外可能产生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监测点。
    7.4.2.9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以反映降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4.2.10 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结合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査情况,在可能受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取样深度根据其可能影响的情况确定。
    7.4.2.11 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 第17题:

    一般常规生物监测中,河流宜在水面下()m左右采样,可不分层取样。在湖泊、水库采样,若水深不超过2m一般可仅在()取样。若透明度很小,可在()加取一样,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


    正确答案:0.5;表层;底层

  • 第18题:

    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检查和监测的方法包括( )

    • A、物理监测
    • B、化学监测
    • C、钻孔压水
    • D、大块取样
    • E、原型观测

    正确答案:A,C,D,E

  • 第19题:

    就地监测与取样监测相比,探测下限一般()。

    • A、较低
    • B、较高
    • C、相当
    • D、可以忽略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


    正确答案:网格法

  • 第21题:

    填空题
    一般常规生物监测中,河流宜在水面下()m左右采样,可不分层取样。在湖泊、水库采样,若水深不超过2m一般可仅在()取样。若透明度很小,可在()加取一样,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

    正确答案: 0.5,表层,底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土壤取样监测深度单位宜用()。
    A

    km

    B

    m

    C

    dm

    D

    c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

    正确答案: 网格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