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A:NH3、H2S、二噁英 B:H2S、二噁英 C:NH3、二噁英 D:NH3、H2S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

A:NH3、H2S、二噁英
B:H2S、二噁英
C:NH3、二噁英
D:NH3、H2S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监测计划内容应包括()。

    A.监测因子、监测频次
    B.监测网点布设
    C.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D.采样分析方法

    答案:A,B,C,D
    解析:

  • 第2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项()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

    A.监测因子
    B.监测频次
    C.监测时间
    D.监测方案

    答案:A,B
    解析:

  • 第3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必须选
    择的监测因子有( ) 。

    A.氯化氢
    B.二氧化氮
    C.二噁英
    D.二甲苯

    答案:A,C
    解析:

  • 第5题:

    对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其现状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其监测季节分别为( )。
    A夏季、冬季
    B夏季、秋季
    C春季、夏季
    D春季、秋季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 )。

    A.NH3、H2S、二噁英
    B.H2S、二噁英
    C.NH3、二噁英
    D.NH3、H2S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筛选现状监测因子的内容包括:①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中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 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③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则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NH3和H2S等。

  • 第7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要时可做1期监测
    B.应在冬季进行1期监测
    C.应在夏季进行1期监测
    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1期监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第7.3.2.1款规定,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2期(冬季、夏季)检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作2期检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检测。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

    A.3d
    B.7d
    C.15d
    D.一个月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

    A.污染源监测计划
    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现状质量现状监测计划
    D.验收监测计划

    答案:A,B
    解析:

  •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
    B.预测因子应根据现状评价因子而定
    C.预测因子应选择所有总量控制因子
    D.预测因子应选择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 第1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 第1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
    B:预测因子应根据现状评价因子而定
    C:预测因子应选择所有总量控制因子
    D:预测因子应选择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

    答案:A
    解析:
    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 第13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A. 短期浓度
    B. 长期浓度
    C. 季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答案:A
    解析:
    补充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短期浓度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 第15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主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耍时可做1 期监测
    B.应在冬季进行1 期监测
    C.应在夏季进行一期监测
    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一期监测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答案:A
    解析:
    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下列因子中,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须选择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有( )

    A. TSP B. H2S

    C. 二恶英类 D. 臭气浓度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7.3. 1. 1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
    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TSP ,且根据3.2 常规,污染物定义, T但是
    常规污染物,因此A 正确) 07.3. 1.2 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
    或者有TJ36-一79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硫化氢在TJ36-79 中有限
    佳,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9.3 ,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污染物,因此B
    正确) ,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选项D 臭气浓度根据《愚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3.2 定义可知,不是一种污染物,是恶臭气体稀释到刚好元臭时的稀释倍数,因此D 不选。选项C 属于生活垃圾焚烧中产生的污染物,因此
    不选C 。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布点。

    A:同心圆法
    B:网格法
    C:环境功能区法
    D:极坐标布点法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一、二、三级评价的布点方法为极坐标布点法。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须选择的监测因子有( )。

    A.氯化氢
    B.二氧化氮
    C.二噁英
    D.二甲苯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项目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镉、铊及其化合物,锑、砷、铅、铬、钻、铜、锰、镍及其化合物,二噁英类,一氧化碳。

  • 第21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民用机场建设工程》

    答案:B,C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后两项导则的制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环境要素和专题两种形式,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为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机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第22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

    A. 3d
    B. 7d
    C. 15d
    D. 一个月

    答案:B
    解析:

  • 第23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

    A.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 补充监测

    答案:A,C,D
    解析: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