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胃肠道不适B.皮肤黏膜出血C.骨髓抑制D.骨髓活跃E.肝功异 ”相关问题
  • 第1题:

    药物治疗本病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不适

    B.皮肤黏膜出血

    C.骨髓抑制

    D.骨髓活跃

    E.肝功异常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皮肤黏膜出血
    B、骨髓抑制
    C、骨髓活跃
    D、肝功异常
    E、胃肠道不适

    答案:C
    解析: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包括一些免疫抑制药,此类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 第3题:

    患者,女性,31岁,工人。因腕及掌指关节肿痛,伴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而入院。入院血液检查:血沉70mm/h,白细胞总数4.10×10/L,红细胞计数3.6×10/L,血红蛋白110 g/L。免疫学检查: C3、C4均增高,RF(+),尿蛋白(-)。伴有晨僵。

    药物治疗本病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不适
    B.皮肤黏膜出血
    C.骨髓抑制
    D.骨髓活跃
    E.肝功异常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者女,34岁。因腕及掌指关节肿痛,伴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伴有晨僵而入院。入院血液检查:血沉70mm/h,白细胞总数5.10×10/L,红细胞计数3.7×10/L,血红蛋白110g/L。免疫学检查:C3、C4均增高,RF(+),尿蛋白(-)。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不适
    B.骨髓活跃
    C.骨髓抑制
    D.皮肤黏膜出血
    E.肝功能异常

    答案:B
    解析:
    1.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血沉加快。白细胞多正常,轻至中度贫血。急性期和活动期血清补体升高,类风湿因子(RF)阳性。故选C。解题关键:类风湿关节炎:RF(+);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关节痛和功能障碍,晨僵;血沉加快;血清补体升高。
    2.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关节制动,在恢复期进行功能锻炼;②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应用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和进展而定。应遵医嘱给予消炎止痛剂,定时定量服药,不可随意加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故选A。解题关键: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卧床休息、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包括:①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损害某些组织如胃黏膜、肾等而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甚至胃黏膜溃疡、出血、穿孔。因肾排钠功能一过性受抑制而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②改变病情抗风湿药:不良反应: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疹。③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引起继发感染、无菌性骨坏死、骨质疏松等症状。故选B。解题关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疹、骨髓抑制。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1岁,工人。因腕及掌指关节肿痛,伴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而入院。入院血液检查;血沉70mm/h,白细胞总数4.10*109/L,红细胞计数3.6*1012L,血红蛋白110g/L。免疫学检查:C3、C4均增高,RF(+),尿蛋白(-)。伴有晨僵。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不适
    B:皮肤黏膜出血
    C:骨髓抑制
    D:骨髓活跃
    E:肝功异常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