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冷。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保温,正确的方法是( )A、袋内水温为60℃B、热水袋外裹毛巾C、热水袋置于腹部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热水袋内热水

题目

患者,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冷。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保温,正确的方法是( )

A、袋内水温为6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腹部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热水袋内热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患者,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冷。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7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1月前因脑梗死入院。右侧偏瘫,查体见右侧上肢肌力1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屈髋肌的运动神经平面为()

    A.C7

    B.T1

    C.L2

    D.L3

    E.S1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病人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凉。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保暖,正确的方法是()。

    A.袋内水温为6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腹部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袋内热水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患者男,28岁。因车祸后脾破裂入院,入院在全麻下行脾切除术。术后安返病房,尚未清醒。目前患者宜取的体位是A、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B、中凹卧位

    C、侧卧位

    D、屈膝仰卧位

    E、头低脚高位

    术后患者四肢冰凉,护士使用热水袋为其保暖。热水袋水温不超过A、50℃

    B、60℃

    C、70℃

    D、80℃

    E、90℃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 第4题:

    患者,男,77岁,突然腹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询问病史
    B.通知医生
    C.给热水袋以缓解疼痛
    D.测生命体征
    E.安慰患者

    答案:C
    解析:
    患者突然腹痛,如用热可缓解疼痛,但掩盖了病情的真相,可能贻误诊断和治疗。

  • 第5题:

    患者,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冷。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保温,正确的方法是( )

    A.袋内水温为6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腹部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热水袋内热水

    答案:B
    解析:
    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温时,应特别注意。水温宜在50°左右,热水袋外裹毛巾,注意观察皮肤颜色。

  • 第6题:

    54岁男患者,入院前2小时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尚清醒,双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偏瘫,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偏瘫,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80/105mmHg。为明确诊断首选哪项检查()

    • A、头CT
    • B、头MRI
    • C、脑血管造影
    • D、腰穿
    • E、脑血流图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老年女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史30年,高血压史15年,房颤10年,吸烟40年,10支/天。近日因天气寒冷、房颤诱发心衰而入院接受治疗。今日卧床休息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偏盲,意识模糊,半小时后右侧肢体完全呈弛缓性瘫痪状态,且出现严重感觉障碍,并伴失语。 作为主管护士,应该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情况等
    • B、保持患肢关节功能位置
    • C、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活动
    • D、用热水袋给患者取暖
    • E、指导患者避免各种诱因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 A、传导
    • B、辐射
    • C、对流
    • D、抑制下丘脑
    • E、蒸发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5岁。因外伤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反应迟钝,处于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其意识障碍属于(  )。
    A

    深昏迷

    B

    昏迷

    C

    嗜睡

    D

    浅昏迷

    E

    意识模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和深昏迷。①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嗜睡能够被唤醒,醒后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和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②昏睡:病人处于熟睡状态,较重的痛觉或较响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简单、模糊的进行不完全应答话题,自发性言语少,当停止外界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状态;③浅昏迷:是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眼眶上压迫)病人可出现痛苦的表情和躲避反应。没有语言应答,并且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可有无意识的自发动作。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和角膜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④深昏迷:病人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和角膜反射等均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因哮喘入院,护士在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应该重点观察()。
    A

    体温

    B

    脉搏

    C

    呼吸

    D

    血压

    E

    意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77岁,突然腹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

    询问病史

    B

    通知医生

    C

    给热水袋以缓解疼痛

    D

    测生命体征

    E

    安慰患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突然腹痛,如用热可缓解疼痛,但掩盖了病情的真相,可能贻误诊断和治疗。

  • 第12题:

    单选题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一般什么时候开始?(  )
    A

    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72小时

    B

    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24小时

    C

    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10~14天

    D

    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48小时

    E

    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即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47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1月前因脑梗死入院。右侧偏瘫,查体见右侧上肢肌力1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患者上肢可进行的运动训练为()

    A.被动运动训练

    B.主动运动训练

    C.抗阻训练

    D.主动一辅助训练

    E.精细运动训练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患者,男性,55岁,因外伤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反应迟钝,处于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应判断为( )

    A.昏迷

    B.浅昏迷

    C.嗜睡

    D.深昏迷

    E.意识模糊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男,65岁,脑梗死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冷。护士用热水袋为其进行保温,正确的方法是

    A.袋内水温为6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腹部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热水袋内热水


    正确答案:B
    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温时,应特别注意。水温宜在50。左右,热水袋外裹毛巾,注意观察皮肤颜色。

  • 第16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A.传导
    B.辐射
    C.对流
    D.抑制下丘脑
    E.蒸发

    答案:A
    解析:

    测量体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粗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汁,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等。
    高热指体温在39.1~41.0℃。
    测量脉搏常选择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为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在测脉搏后手不离开诊脉部位。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度可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因此测量脉搏时需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与其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如高热时用冰袋降温。
    高热患者做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17题:

    男,68岁,因发烧待查入院,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应通过的护理措施是()

    • A、护理教育
    • B、护理科研
    • C、基础护理
    • D、专科护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54岁男患者,入院前2小时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尚清醒,双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偏瘫,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偏瘫,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80/105mmHg。该患者治疗不应包括()

    • A、保持呼吸道通畅
    • B、给甘露醇静点
    • C、保护脑组织治疗
    • D、西咪替丁
    • E、静脉注射降血压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患者男,50岁,因哮喘入院,护士在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应该重点观察()

    • A、体温
    • B、脉搏
    • C、呼吸
    • D、血压
    • E、意识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患者,男,77岁,突然腹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询问病史
    • B、通知医生
    • C、给热水袋以缓解疼痛
    • D、测生命体征
    • E、安慰患者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男,68岁,因发烧待查入院,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应通过的护理措施是()
    A

    护理教育

    B

    护理科研

    C

    基础护理

    D

    专科护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36岁,诊断为“胃溃疡”入院,患者意识清醒,语言表达准确,近期便血频繁,身体虚弱。护士进行护理评估时,收集资料的直接来源为
    A

    患者亲属

    B

    门诊病历

    C

    文献资料

    D

    患者自己

    E

    医生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

    抑制下丘脑

    E

    蒸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