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A、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B、床档处放置棉垫C、用纱布包裹压舌板D、强行牵拉患儿肢体E、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题目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

B、床档处放置棉垫

C、用纱布包裹压舌板

D、强行牵拉患儿肢体

E、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女,18个月,因发热6个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患儿意识清楚,舌红,急性热病容,体温39.1℃,就诊时患儿突发抽搐,双目凝视,意识丧失,立即按压人中,约1分钟后患儿意识恢复,抽搐停止,引起患儿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颅内感染
    D.癫痫
    E.高血压脑病

    答案:A
    解析:
    患儿体温39.1℃,突发抽搐,双目凝视,意识丧失,可初步诊断为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由上感引起,典型热性惊厥的特点:①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男孩多于女孩。②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③发作时间短,在10分钟之内,发作后短暂嗜睡。④在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中再次发作。⑤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热退后1周做脑电图正常。B项,低钙惊厥多继发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C项,颅内感染可致惊厥,同时有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等表现。E项,高血压脑病在儿童中少见。

  • 第2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惊厥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立即送抢救室
    B:首先给予脱水处理
    C:大声喊叫唤醒患儿
    D:勿牵拉、按压肢体
    E:吸入纯氧

    答案:D
    解析:
    热性惊厥多由上感引起,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内,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应用抗惊厥药物能快速控制惊厥。一般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有困难可保留灌肠,另外在药物暂时缺如时可用针刺法解惊。惊厥发生时勿强行牵拉或按压肢体防止发生骨折、关节脱位。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小儿,再度高热会再次出现惊厥,因此出院时应向其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 第3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癫痫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
    热性惊厥多由上感引起,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内,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应用抗惊厥药物能快速控制惊厥。一般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有困难可保留灌肠,另外在药物暂时缺如时可用针刺法解惊。惊厥发生时勿强行牵拉或按压肢体防止发生骨折、关节脱位。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小儿,再度高热会再次出现惊厥,因此出院时应向其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 第4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

    该患儿现存的护理诊断除外
    A.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B.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液过多
    E.焦虑(家长)

    答案:D
    解析:
    1.典型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
    2.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注射,每分钟给量1mg,也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8~10mg/kg,肌内或静脉缓慢注射,一般用于惊厥控制后的维持治疗。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地西泮注射无效者,可用该药。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10%水合氯醛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每次0.4~0.6ml/kg加入1~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1次。
    3.惊厥时,应将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4.从患儿现有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上分析,A、B、C和E选项均符合。D选项不符合。

  • 第5题:

    患儿男,6个月。因支气管肺炎入院。体温39℃,心率185次/分,呼吸困难,口、唇黏膜青紫,心音低钝,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诊断该患儿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入院3天后患儿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出现昏迷、抽搐,测不出血压,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呼吸衰竭
    • B、高热惊厥
    • C、心跳呼吸骤停
    • D、感染性休克
    • E、癫痫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女,1岁。3小时前开始发热,测体温37.6℃,未处理。1小时前突然抽搐,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抖动,面色发绀。立即刺激人中、合谷穴,约5分钟后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楚,测体温为39.4℃。8个月时曾高热抽搐过一次。其父幼年有高热惊厥史。检查:T:38.5℃,P:120次/分,R:35次/分。精神差,咽部充血,心、肺、肝、脾均无异常。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惊厥。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护理诊断:
    (1)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潜在并发症,缺氧性脑损伤:与抽搐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患儿无意外伤害发生。
    (2)患儿无脑损害发生。
    (3)患儿体温逐渐降低并保持正常。
    护理措施:
    (1)防止意外损伤:注意患儿安全,要有专人守护,惊厥发生时,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
    (2)预防并发症:及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
    (4)缓解家长紧张情绪,解释病情,并给予安慰。
    (5)健康教育。

  • 第7题:

    单选题
    患儿8个月,因上感发热,体温39.8℃,突然出现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为: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38.5℃以上),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并伴有意识障碍。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

    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

    B

    床档处放置棉垫

    C

    用纱布包裹压舌板

    D

    强行牵拉患儿肢体

    E

    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例患儿出现惊厥发作,护理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档,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并在床档放置棉垫,或在患儿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及时清理患儿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压舌板应用纱布包裹,不能强行牵拉患儿肢体,故选D。解题关键:惊厥发作时应注意避免患儿受伤或坠床。 【考点】: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男,6个月。因支气管肺炎入院。体温39℃,心率185次/分,呼吸困难,口、唇黏膜青紫,心音低钝,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诊断该患儿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入院3天后患儿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出现昏迷、抽搐,测不出血压,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呼吸衰竭

    B

    高热惊厥

    C

    心跳呼吸骤停

    D

    感染性休克

    E

    癫痫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患儿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的重点是()
    A

    体格锻炼的方法

    B

    完成计划免疫

    C

    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D

    半年后做脑电图检查

    E

    做健康体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女,9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5℃,突然出现双目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首先采取哪项护理措施?(  )
    A

    立即针刺人中穴止惊

    B

    立即物理降温

    C

    立即给予吸氧

    D

    立即将患儿送入抢救室

    E

    立即测量血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对该患儿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

    针刺人中、百会等穴位以控制惊厥

    B

    寻找病因

    C

    应用抗惊厥药物

    D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E

    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


    正确答案: D
    解析: (1)体位:平卧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入气管内而引起窒息。
    (2)镇静止惊:指压人中或针刺百会、十宣、合谷、内关等穴位。立即给予快速、足量、有效的镇静、抗惊厥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
    (3)输氧:惊厥引起严重通气不良和呼吸暂停,导致低氧血症,需氧量增加,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分压。
    (4)对症处理:如低钙、低镁、低血糖、维生素D缺乏症等原因引起的惊厥,分别补充钙剂、镁剂、葡萄糖、维生素B等。
    (5)防止外伤:患儿惊厥时,应专人护理。

  • 第13题: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患儿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的重点是
    A.体格锻炼的方法
    B.完成计划免疫
    C.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D.半年后做脑电图检查
    E.做健康体检

    答案:C
    解析:

    1.热性惊厥多由上感引起,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内,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2.应用抗惊厥药物能快速控制惊厥。一般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有困难可保留灌肠,另外在药物暂时缺如时可用针刺法解惊。
    3.惊厥发生时勿强行牵拉或按压肢体防止发生骨折、关节脱位。
    4.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小儿,再度高热会再次出现惊厥,因此出院时应向其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 第14题:

    李红,女,9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突然出现双目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应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立即将患儿送入抢救监护室
    B.立即针刺入中穴止惊
    C.立即测量血压
    D.立即给予吸氧
    E.立即给予物理降温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
    B.床档处放置棉垫
    C.用纱布包裹压舌板
    D.强行牵拉患儿肢体
    E.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答案:D
    解析:
    本例患儿出现惊厥发作,护理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档,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并在床档放置棉垫,或在患儿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及时清理患儿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压舌板应用纱布包裹,不能强行牵拉患儿肢体,故选D。解题关键:惊厥发作时应注意避免患儿受伤或坠床。

  • 第16题:

    患儿男,8个月,急性上呼道感染发热,体温39.8℃,突然出现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出。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

    A.高热惊厥
    B.低血糖
    C.化脓性脑膜炎
    D.癫痫
    E.手足抽搐症

    答案:A
    解析:
    该患儿发热39.8℃,意识丧失,全身抽出,考虑为高热惊厥。

  • 第17题:

    患儿,男,6个月。因支气管肺炎入院。体温39℃,心率185次/分,呼吸困难,口、唇黏膜青紫,心音低钝,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诊断该患儿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入院3天后患儿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出现昏迷、抽搐,测不出血压,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呼吸衰竭
    • B、高热惊厥
    • C、心跳呼吸骤停
    • D、感染性休克
    • E、癫痫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患儿8个月,因上感发热,体温39.8℃,突然出现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该患儿惊厥的原冈可能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次/分,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该患儿现存的护理诊断除外()
    A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B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C

    清理呼吸道无效

    D

    体液过多

    E

    焦虑(家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入院,现发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该患儿首要的护理问题是()
    A

    体温升高

    B

    疼痛

    C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D

    急性意识障碍

    E

    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正确答案: E
    解析: 该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并且全身抽搐,意识丧失,这些临床表现提示颅内压增高。故该患儿首先的护理诊断是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 第21题:

    单选题
    男,10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入院,现发生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该患儿首选护理诊断是( )
    A

    潜在并发症:惊厥

    B

    疼痛

    C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D

    意识丧失

    E

    体温升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患儿,女,1岁。3小时前开始发热,测体温37.6℃,未处理。1小时前突然抽搐,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抖动,面色发绀。立即刺激人中、合谷穴,约5分钟后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楚,测体温为39.4℃。8个月时曾高热抽搐过一次。其父幼年有高热惊厥史。检查:T:38.5℃,P:120次/分,R:35次/分。精神差,咽部充血,心、肺、肝、脾均无异常。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惊厥。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护理诊断:
    (1)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潜在并发症,缺氧性脑损伤:与抽搐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患儿无意外伤害发生。
    (2)患儿无脑损害发生。
    (3)患儿体温逐渐降低并保持正常。
    护理措施:
    (1)防止意外损伤:注意患儿安全,要有专人守护,惊厥发生时,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
    (2)预防并发症:及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
    (4)缓解家长紧张情绪,解释病情,并给予安慰。
    (5)健康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7个月的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5℃。请问:说出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叙述其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是:①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②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
    护理措施主要如下:采取降温措施:①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湿度为55~65%;松解衣被以利散热;②给予物理降温,由于婴儿皮肤娇嫩,降温时先选用温水浴,患儿易于接受,效果不佳时可用30%乙醇擦浴,并配合用冷敷如冰枕、冷毛巾湿敷患儿前额或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等;物理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③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及退热药,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④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保证患儿摄入充足水分,以加快毒素排泄和降低体温;⑤及时给患儿更换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或过度保暖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⑥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记录。预防高热惊厥的护理:①婴幼儿体温超过38.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②密切观察有无惊厥先兆,若该患儿曾有高热惊厥史更应注意,当出现兴奋、烦躁、惊跳等惊厥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镇静药并同时采取降温措施;③发生惊厥时按惊厥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