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患者,男性,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遵医嘱行青霉素过敏试验,过敏试验液的注入皮下剂量为A.50UB.10 ”相关问题
  • 第1题:

    (84~87题共用题干)

    魏某,25岁,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

    84.过敏试验液的注入皮下剂量为

    A.50U

    B.100U

    C.150U

    D.200U

    E.250U


    正确答案:A

    过敏试验液皮内注入0.1ml含青霉素20~50U。

  • 第2题:

    患者,男性,32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 青霉素。

    护士在青霉素过敏试验前才配置试验液的目的是
    A.防止挥发失效
    B.保持药液无菌
    C.防止药物过敏
    D.减少组胺的产生
    E.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

    答案:E
    解析:
    1.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30分钟,无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2.青霉素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青霉素烯酸。后者与人体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素烯酸蛋白而成全抗原。青霉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也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这些都是致敏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青霉素时须现配现用,以防止或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以降低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 第3题:

    患者,20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皮试。

    行过敏试验时,其皮内注射剂量正确的是
    A.500U
    B.100U
    C.5U
    D.50U
    E.2500U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性,16岁,化脓性扁桃体炎。护士遵医嘱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注射完试验液1分钟后患者出现濒危感,伴烦躁不安,出冷汗,血压下降,护士判断患者出现
    A.致病菌毒性反应
    B.晕针
    C.呼吸道过敏反应
    D.过敏性休克
    E.全身炎性反应

    答案:D
    解析:
    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皮肤瘙痒、胸闷、气促,还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细数、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2.肾上腺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产生兴奋α和β型效应,对心脏β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作用于骨骼肌β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兴奋β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对α受体兴奋,可使皮肤、黏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临床主要用于心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
    3.血清病型反应属于Ⅲ型变态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症状,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因此不可能是血清病型反应。

  • 第5题:

    患者,男性,16岁,化脓性扁桃体炎。护士遵医嘱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护士发现该患者过敏试验1分钟后,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发红,面色苍白,护士分析患者可能出现了一些反应,但应除外
    A.晕针
    B.血清病型反应
    C.呼吸道过敏反应
    D.消化道过敏反应
    E.皮肤过敏反应

    答案:B
    解析:
    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皮肤瘙痒、胸闷、气促,还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细数、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2.肾上腺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产生兴奋α和β型效应,对心脏β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作用于骨骼肌β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兴奋β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对α受体兴奋,可使皮肤、黏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临床主要用于心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
    3.血清病型反应属于Ⅲ型变态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症状,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因此不可能是血清病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