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34岁,牙痛,并放射到耳根部3天,疼痛加剧12小时,护士为其进行冷疗法,以减轻疼痛,其机制是A.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B.血管收缩,增加神经末梢的敏感性C.血管扩张,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D.血管扩张,增加神经末梢的敏感性E.血管扩张,加速致痛物质的运出

题目

患者,男,34岁,牙痛,并放射到耳根部3天,疼痛加剧12小时,护士为其进行冷疗法,以减轻疼痛,其机制是

A.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B.血管收缩,增加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C.血管扩张,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D.血管扩张,增加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E.血管扩张,加速致痛物质的运出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34岁,牙痛,并放射到耳根部3天,疼痛加剧12小时,护士为其进行冷疗法,以减轻疼痛,其机制是A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65岁。因晚期肺癌入院,近日来主诉呼吸困难,疼痛加剧,护士在指导其采取减轻疼痛的措施中,不妥的是

    A、松弛疗法

    B、给予安慰剂

    C、听轻音乐

    D、遵医嘱应用镇痛药

    E、鼓励患者适当参加娱乐活动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牙痛用冷疗法减轻疼痛,其机制是 ( )

    A、血管收缩,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

    B、血管收缩,末梢神经敏感性增高

    C、血管扩张,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

    D、血管扩张,末梢神经敏感性增高

    E、血管扩张,加速致痛物质运出


    参考答案:A

  • 第3题:

    高热、中暑的患者使用冷疗法的目的是

    A: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B:减轻疼痛
    C:控制炎症扩散
    D:降低体温
    E:使患者舒适

    答案:D
    解析:
    冷疗法中低温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使患者舒适,因而适用于高热、中暑。

  • 第4题:

    患者男,30岁,患H1N1型流感。护士为其采集咽拭子标本时间宜安排在餐前1小时,其原因是

    A、减轻疼痛

    B、防止污染

    C、减少口腔细菌

    D、保持细菌活力

    E、防止呕吐


    参考答案:E

  • 第5题:

    患者男,20岁。软组织损伤,护士指导其在24小时内可用冰块局部冷敷,以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是

    A、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B、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活力

    C、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D、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

    E、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肿胀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