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总承包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 1:某工程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负责人对该项目监理工作提出以下 2 点要求: (1)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有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2)如建设单位设计方案有重大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发生变化,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应 及时组织修订监理规划的内容。 事件 2:总监理工程师在签订委托

题目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总承包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 1:某工程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负责人对该项目监理工作提出以下 2 点要求:
(1)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有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2)如建设单位设计方案有重大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发生变化,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应 及时组织修订监理规划的内容。
事件 2:总监理工程师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即开始组织编制监理规划,编制完成后总监理工程 师签字后,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项目监理机构将项目监理规划报送建设单位。会后,结合工程开工 条件和建设单位的准备情况,又将项目监理规划修改后直接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 3:总监理工程师在审批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时发现只有专业工程特点和监理 工作流程,认为内容不足,要求补充。
事件 4: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需要见证取样的一批钢筋抽取试样后,报请项目监理机构确认。
监理人员确认试样数量后,通知施工单位将试样送到检测单位检验。
问题:
1.指出事件 1 中监理单位负责人所提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作法。
2.指出事件 2 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 3 中总监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还应有那些
4.指出事件 4 中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相似考题

1.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认为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不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仅具有工程师职称和5年工程实践经验,要求监理单位更换新的人员,监理单位不同意。 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专业分包工程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总承包单位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 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 问题: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协调处理? 3.事件3中,分包单位的资格应审查哪些内容? 4.事件3中,写出正确做法。 5.事件4中,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答:(1)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有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不妥。
正确做法: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还应有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2)修订监理规划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组织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
2.答:事件2 不妥之处:
(1)总监理工程师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即开始组织编制监理规划
理由: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
(2)编制完成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就报送给了建设单位
理由:监理规划编制完后需要经过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才能报送给建设单位
(3)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报送监理规划。
理由:应在第一次会议之前报送。
(4)修改后项目监理规划直接报送建设单位。
理由:监理规划修改后,应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建设单位。
3.答:总监工程师的做法正确,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还应有:监理工作要点和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4.答:(1)施工单位取样后报请项目监理机构确认不妥。
正确做法:应通知监理人员见证取样。
(2)监理人员确认试样数量后,通知施工单位将试样送到检测单位检验不妥。
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正确做法:应见证施工单位取样、封样和送检。
更多“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总承包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5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6-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同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5:00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1: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同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
    正确做法: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0.2MPa),并应掺膨胀剂。
    不妥之处2:次日上午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
    正确做法:蓄水试验至少24小时,即至少要到次日下午5:00才能进行验收。

  • 第2题:

    (2013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室内装饰工程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经批准后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的某装饰材料交付时间延误,导致工作 F 的结束时间拖延 14 天,为此,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建设单位延误供应材料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 14 天的申请
    【问题】
    (1)事件三中室内装饰工程的工期为多少天?并写出该网络计划的的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2)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 14 天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P181。
    根据题目给出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可知室内装饰工程工期为 84d(共 12 周)。
    本工程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所有总时差为 0 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其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⑧→⑨→⑩。
    (2)P151。
    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 14d 的说法不成立。
    理由:虽然该事件是由于加工材料交付时间延误造成的,属于非承包商原因,但受到影响的工作 F 并未处于关键线路上,其总时差为 7d(1 周)。因此,施工单位提出索赔时,应将总时差的 7d 扣除,可索赔工期为 14-7=7(d)

  • 第3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6-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在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时间内,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 C 的实际施工时间为 35 天。施工总承包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进度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 21 天的要求
    【问题】
    (1)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写出其计算工期、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分别计算工作 C与工作 F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单位:周)。
    (2)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P181。
    计算工期为 15 周,关键线路:A→D→E→H→I。
    工作 C 的总时差为 3 周,自由时差为 2 周;
    工作 F 的总时差为 1 周,自由时差为 1 周。
    (2)P151。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不成立。
    理由: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 C 拖延 21 天属于非承包方的原因引起,但工作 C 为非关键工作,且其总时差为 3 周=21 天,拖延时间未超过总时差,不影响工期。

  • 第4题:

    (2013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该子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监理工程师审核相关资料时,发现欠缺结构实体检验资料,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的要求。
    【问题】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指出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要求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P291。
    错误之处: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的要求。
    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 第5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一家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将部分工程分包。因设计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为了不影响按期开工,建设单位要求将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修改后的草图先行开工。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开工后,总监理工程师在未经建设单位允许的情况下又担任了另一个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于是安排一名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理人员的调配,调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分包单位的选择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开工是否妥当 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2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施工总承包单位开工不妥。
    理由:根据《建设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二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修改后的草图先行开工违反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2.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在开工后又担任了另一个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
    理由:一名注册监理工程师可担任一项建设T程监理合同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工作。当需要同时担任多项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总监理工程师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且最多不得超过3项。
    (2)不妥之处:安排一名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理人员的调配,调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
    理由: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理人员的调配,调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是总监理工程师的权利,不能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实施。
    3.事件2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不妥之处: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
    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2)不妥之处: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
    理由: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整理、保管技术资料。
    (3)不妥之处:分包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理由:分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 第6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全权进行施工阶段监理,分别与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合同。在施工工程中,总承包单位没有做屋面防水的专门技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赶在雨季前做完屋面防水,业主代表选择了一家专业防水施工队,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了出去(合同未签),并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了通知,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配合屋面防水分包单位施工。业主代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业主代表的做法不正确,原因如下:业主代表自行肢解工程进行分包,承包合同违约;业主代表未通过监理方直接向施工单位发通知,监理合同违约;业主代表自行选择分包单位,监理合同违约。

  • 第7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全权进行施工阶段监理,分别与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合同。在施工工程中,总承包单位没有做屋面防水的专门技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赶在雨季前做完屋面防水,业主代表选择了一家专业防水施工队,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了出去(合同未签),并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了通知,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配合屋面防水分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施工完毕后,向监理单位报送了工程款支付申请和工程结算书,你认为监理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监理方应做如下处理:退回分包单位的申请,监理方不直接审核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发监理通知,督促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进行结算。

  • 第8题: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熟悉设计文件时发现部分设计图纸有误,即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口头汇报。建设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设计交底会,并向设计单位指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在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在工程定位放线期间,总监理工程师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安排监理员到现场复验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总承包单位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即进行隐蔽。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针对事件3,写出总承包单位的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针对事件3,总承包单位的正确做法:工程具备了隐蔽条件,总承包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并在隐蔽前48h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 第9题: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熟悉设计文件时发现部分设计图纸有误,即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口头汇报。建设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设计交底会,并向设计单位指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在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在工程定位放线期间,总监理工程师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安排监理员到现场复验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总承包单位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即进行隐蔽。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协调处理?


    正确答案: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协调,要求施工单位代为调换,但发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根据成本预测资料,计算该项目的直接成本(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措施费=287.4+504.5+155.3+104.2=1051.4万元
    解析: 此题考察工程施工成本的构成。本题考核的是项目的直接成本,也就是施工现场发生的、与建筑物本身直接相关的成本。本题中所指的管理费是指的施工管理费,明显不是施工现场所发生的费用,是该项目经理部的上级单位(企业)管理本工程所发生的费用。而税金不属于成本范围,因此本工程的直接成本应是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措施费,总计1051.4万元。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 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和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了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分包单位,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接监理机构审批。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根据背景资料,项目经理部的具体施工成本管理任务还应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项目经理部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还包括:(1)施工成本计划;(2)施工成本控制;(3)施工成本核算;(4)施工成本分析;(5)施工成本考核。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到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责任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前者反映组织对项目成本目标的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把项目成本在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的运行有机地连接起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第13.1.1条,项目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应包括两个层次:(1)组织管理层。负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决策,确定项目的合同价格和成本计划,确定项目管理层的成本目标。(2)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成本的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成本目标。由此可见,成本预测的环节在投标阶段由企业负责,中标后,项目的成本目标由企业直接下达给项目经理部,也不属于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内容。于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第13.1.2条中规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课题,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不同的管理过程。在项目施工前,根据自身掌握的市场要素等按照成本构成的要素进行成本计划;然后将成本计划按照不同的岗位进行分配,形成全员的成本管控;每月将成本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归集和汇总核算,将汇总核算的成本对照成本节点计划,分析哪项成本超支或者节约,究其缘由,是客观造成的还是主观造成的,按照各自承担的责任进行考核。只有如此,成本管理的工作才能扎实到位,成本管理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 第13题:

    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八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实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土建、水电、通风空调、内外装饰、消防、园林景观等工程全部由中标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经公开招投标,A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中:
      事件一、A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按照“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方式开展相关工作。
      事件二、A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与F劳务公司进行了主体结构劳务分包洽谈,约定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计入承包总价,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A施工总承包单位将玻璃幕墙工程分包给B专业分包单位施工。A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将通风空调工程分包给C专业分包单位施工。C专业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工程合同总价收取8%的管理费后分包D专业分包单位。
      【问题】
      1.事件一中,A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工程的哪些管理目标全面负责?除交钥匙方式外,工程总承包方式还有哪些?
      2.事件二中,哪些分包行为属于违法分包,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A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或工期)、造价管理目标全面负责;
      总承包方式还有设计-施工总承包(或D-B)、设计-采购总承包(或E-P)、采购-施工总承包(或P-C)。
      2.事件二中违法分包及理由的有:
      不妥之一:A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将通风空调工程分包给C专业分包单位施工;
      理由: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未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
      不妥之二:C专业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工程合同总价收取8%的管理费后分包D专业分包单位;
      理由:分包单位不得将其建设工程再次分包。
      不妥之三:A总承包单位将模板、脚手架分包给劳务单位;
      理由:总承包单位只能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单位(或不得将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劳务单位)。

  • 第14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6-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同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 5:00 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 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P206。
    不妥之处 1: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同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
    正确做法: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
    (0.2MPa),并应掺膨胀剂。
    不妥之处 2:次日上午 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
    正确做法:蓄水试验至少 24 小时,即至少要到次日下午 5:00 才能进行验收。

  • 第15题:

    (2015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6-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在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时间内,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时间单位:周)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实际施工时间为35天。施工总承包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进度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21天的要求。
    【问题】
    (1)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写出其计算工期、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分别计算工作C与工作F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单位:周)。
    (2)事件四种,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计算工期为15周,关键线路:A→D→E→H→I。
    工作C的总时差为3周,自由时差为2周;
    工作F的总时差为1周,自由时差为1周。
    (2)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不成立。
    理由: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拖延21天属于非承包方的原因引起,但工作C为非关键工作,且其总时差为3周=21天,拖延时间未超过总时差,不影响工期。

  • 第16题:

    (2013年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室内装饰工程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经批准后按此组织实施。

    室内装饰工程时标网络计划图(时间单位:周)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的某装饰材料交付时间延误,
    导致工作F的结束时间拖延14天,为此,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建设单位延误供应材料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14天的申请。
    【问题】
    (1)事件三中室内装饰工程的工期为多少天?并写出该网络计划的的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2)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14天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参见教材P181。
    根据题目给出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可知室内装饰工程工期为84d(共12周)。
    本工程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所有总时差为0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其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⑧→⑨→⑩。
    (2)参见教材P151。
    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14d的说法不成立。
    理由:虽然该事件是由于加工材料交付时间延误造成的,属于非承包商原因,但受到影响的工作F并
    未处于关键线路上,其总时差为7d(1周)。因此,施工单位提出索赔时,应将总时差的7d扣除,可索赔工期为14-7=7(d)

  • 第17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选择了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

    • A、监理员
    • B、安全监理员
    • C、监理工程师
    • D、见证员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全权进行施工阶段监理,分别与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合同。在施工工程中,总承包单位没有做屋面防水的专门技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赶在雨季前做完屋面防水,业主代表选择了一家专业防水施工队,将屋面防水工程分包了出去(合同未签),并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了通知,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配合屋面防水分包单位施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监理单位应按什么程序协调有关方的关系?


    正确答案: 监理方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协商: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召开有关方协调会,中止业主违约行为;由监理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核和确认,并报业主;由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 第19题: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熟悉设计文件时发现部分设计图纸有误,即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口头汇报。建设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设计交底会,并向设计单位指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在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在工程定位放线期间,总监理工程师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安排监理员到现场复验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总承包单位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即进行隐蔽。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分别指出事件4中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1)事件4中总监理工程师的不妥之处: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正确做法:在收到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竣工报验单和全部竣工资料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承包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要求承包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而竣工验收报告是在竣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竣工验收报告。
    (2)事件4中,建设单位的不妥之处:收到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正确做法:建设单位收到竣工验收报告后,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机构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工程进行验收。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第20题: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熟悉设计文件时发现部分设计图纸有误,即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口头汇报。建设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设计交底会,并向设计单位指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在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在工程定位放线期间,总监理工程师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安排监理员到现场复验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总承包单位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即进行隐蔽。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事件1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时,应审查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事件1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时,应审查的内容包括:
    (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
    (2)分包单位的业绩。
    (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
    (4)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 第21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选择了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的资金出现困难,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支付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支付申请。请问,监理可以受理吗?()

    • A、建设单位同意的话,可以
    • B、甲施工单位同意的话,可以
    • C、不可以
    • D、可以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指出事件一、二、三中总承包单位说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理由:专业分包单位与建设单位无合同关系,专业分包单位只能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再向建设单位索赔。事件二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理由:总承包单位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应对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承担连带责任(或专业分包单位项目安全管理应纳入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事件三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正确做法:专业分包工程的档案应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制整理,由总承包单位汇总归档后,一并上报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应接收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
    解析: 此题考查施工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首先理清楚索赔的定义与概念,索赔是一个合同术语,只有存在合同关系,才能发生索赔,合同甲乙双方中任一方均可以提出向对方的索赔。但并不是每项索赔都成立、均合法,索赔成立的前提主要有三点:(1)双方存在合同关系;(2)造成工期损失或费用损失(增加);(3)非提出方原因。由此判断,事件一中专业分包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是错误的。随着工程体量的加大以及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分包单位的现象十分普遍。在专业分包管理工作中,总承包单位不能存在类似问题中“以包代管”的做法,而是将专业分包各项工作纳入自己的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总包管理的职责,对专业分包工程进行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相应的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专业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承担自身的各项管理责任。故事件二中,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范围同样承担管理责任。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的规定,工程资料移交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2)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3)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4)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5)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件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工程档案应为原件。显然,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不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应报总承包单位。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八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实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土建、水电、通风空调、内外装饰、消防、园林景观等工程全部由中标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经公开招投标,A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中:事件二、A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与F劳务公司进行了主体结构劳务分包洽谈,约定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计入承包总价,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A施工总承包单位将玻璃幕墙工程分包给B专业分包单位施工。A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将通风空调工程分包给C专业分包单位施工。C专业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工程合同总价收取8%的管理费后分包D专业分包单位。【问题】事件二中,哪些分包行为属于违法分包,并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 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相同抗渗等级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5:00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