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不同的测量波长,采用钼蓝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蓝色配合物-钼蓝,它的最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不同的测量波长,采用钼蓝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蓝色配合物-钼蓝,它的最大吸收是().

    • A、248.3nm
    • B、660nm
    • C、410nm
    • D、530nm
    • E、620nm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总磷含量的测定过程中,磷钼蓝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20nm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影响钼蓝比色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磷含量的因素。


    正确答案: (1)还原剂的种类:氯化亚锡:灵敏度高,显色快,操作方便,但蓝色稳定时间短,易受干扰离子的影响;抗坏血酸:生成的兰色稳定,干扰离子的影响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还原剂,但显色慢,在温度低时需要加温。
    (2)酸度:过低,显色快,但稳定时间短;过高,试液颜色浅,显色慢。
    (3)试剂浓度:钼酸铵浓度和还原剂用量要适宜。严格控制酸与钼试剂的比例。
    (4)干扰离子的影响:Fe3+、As5+、Si4+

  • 第4题:

    简述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元素磷经苯萃取后,在苯相加入氧化剂,氧化形成的磷钼酸被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 第5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洗衣粉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使用的测定波长是()

    • A、510nm
    • B、560nm
    • C、650nm
    • D、525nm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磷时,平行测定两个水样,其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较小结果的5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水样中含砷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的量分别为元素磷含量的()倍、()倍、()倍时,对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元素磷无明显干扰。


    正确答案:100;200;300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元素磷经苯萃取后,在苯相加入氧化剂,氧化形成的磷钼酸被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采用钼兰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兰色配合物——钼兰在多少nm处有最大吸收()。
    A

    550nm

    B

    660nm

    C

    410nm

    D

    450nm

    E

    620nm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总磷含量的测定过程中,磷钼蓝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20nm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总磷含量的测定过程中,磷钼蓝的最大吸收波长在710nm处。

  • 第11题:

    问答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元素磷,简述水样的预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1)废水中元素磷含量大于0.05mg/L时,采取水相直接比色。其预处理过程分为3步骤:萃取:用苯萃取;氧化:在苯相中先后加入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硫酸溶液、高氯酸进行氧化;用水稀释定容。
    (2)废水中元素磷含量小于0.05mg/L时,采取有机相萃取比色。移取适量的上述氧化稀释液于硝酸溶液中,加入钼酸溶液和乙酸丁酯进行萃取,向有机相加入钼酸溶液和乙酸丁酯进行萃取,向有机相加入氯化亚锡溶液和无水乙醇,弃去水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活性磷酸盐与()反应生成磷钼黄,用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后,于()波长测定吸光值。

    正确答案: 钼酸铵,882 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总磷含量的测定过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在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用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五氧化二磷时,需配制混合显色剂,这是因为钼酸铵与抗坏血酸混合后加入,可避免硅钼蓝生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当铁水中磷含量<0.250%时,应采用()光度法测定生铁中磷含量。

    • A、高氯酸氧化磷钼蓝
    • B、硫硝混酸溶样磷钼蓝
    • C、硅钼蓝
    • D、硝酸铵氧化磷钼蓝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元素磷,简述水样的预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1)废水中元素磷含量大于0.05mg/L时,采取水相直接比色。其预处理过程分为3步骤:萃取:用苯萃取;氧化:在苯相中先后加入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硫酸溶液、高氯酸进行氧化;用水稀释定容。
    (2)废水中元素磷含量小于0.05mg/L时,采取有机相萃取比色。移取适量的上述氧化稀释液于硝酸溶液中,加入钼酸溶液和乙酸丁酯进行萃取,向有机相加入钼酸溶液和乙酸丁酯进行萃取,向有机相加入氯化亚锡溶液和无水乙醇,弃去水相。

  • 第17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废水中磷时,元素磷含量小于0.05mg/L时,采取____萃取比色。


    正确答案:有机相

  • 第18题:

    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废水中磷时,元素磷含量大于()mg/L时,采取水相直接比色。


    正确答案:0.05

  • 第19题:

    判断题
    用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五氧化二磷时,需配制混合显色剂,这是因为钼酸铵与抗坏血酸混合后加入,可避免硅钼蓝生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不同的测量波长,采用钼蓝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蓝色配合物-钼蓝,它的最大吸收是().
    A

    248.3nm

    B

    660nm

    C

    410nm

    D

    530nm

    E

    620n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采用钼蓝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蓝色配合物--钼蓝在一定纳米处有最大吸收。这里的“一定纳米”是
    A

    450nm

    B

    550nm

    C

    410nm

    D

    660nm

    E

    620n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硅钼蓝法原理:活性硅酸盐在酸性介质中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硅钼黄,当加入含有()还原剂,硅钼黄被还原为硅钼蓝,于()波长测定其吸光值。

    正确答案: 草酸的对甲替氨基苯酚-亚硫酸钠,812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钼蓝比色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磷含量的因素。

    正确答案: (1)还原剂的种类:氯化亚锡:灵敏度高,显色快,操作方便,但蓝色稳定时间短,易受干扰离子的影响;抗坏血酸:生成的兰色稳定,干扰离子的影响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还原剂,但显色慢,在温度低时需要加温。
    (2)酸度:过低,显色快,但稳定时间短;过高,试液颜色浅,显色慢。
    (3)试剂浓度:钼酸铵浓度和还原剂用量要适宜。严格控制酸与钼试剂的比例。
    (4)干扰离子的影响:Fe3+、As5+、Si4+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