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
    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 第2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中国 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 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产生了 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然而这种对西方 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 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 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 的统治,于1901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 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 制度、课程设置具雏形。

  • 第3题:

    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第二,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第三,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人的个性是由个人的自身条件与特定生活环境造成的。良好的个性,对于一个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可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现在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开发、引导也不够注意,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进。

  • 第4题:

    试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 意识,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 改善和提高。
    (2)转变学生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 主动性。因此,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基础 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 尊、自重、自主、自律。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 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 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完善课程体系’优 化教学过程。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营造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 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 第5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 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 中国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 缺口,产生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 然而,这种对西方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 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 治,于lWl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 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 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已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