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联系实际,谈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综合有关研究及理论,可以将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

  • 第2题:

    试论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在下面几方面:第一.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导致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如不加选择地盲目模仿;只会说,不会做,缺乏行为技能;缺乏主动调控自己言行的意识等。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教师制定具体规定并检查);二是过渡阶段(体会到纪律要求并遵守,但尚未形成自觉纪律);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小学儿童违反纪律或缺乏自觉纪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存在着年龄差异与个别差异。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 第3题:

    “道德教育”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依据,“小学生品德发展”是促进“道德教育”的力量。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第4题:

    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正确答案:略

  • 第5题:

    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
    (2)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