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怎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正确答案: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盥洗、大小便及生活自理与互助等。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神经、精神发育的特点,采用示范法、结合法、反复练习法、定位法、督促检查法等方法,适当提前训练孩子,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附: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1.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儿童必须全部离开。 2.紫外线有效距离较短,一般距照射物不注意超过2.5米,空气消毒时,10—15m2面积装一只30瓦的紫外线灯每次照射40—60分钟,活动室一般为50—60m2,一般需3—4盏紫外线灯同时进行消毒。桌面、玩具、图书等消毒时,距离为1米,时间为30分钟。 3.每二周用酒精棉花轻擦拭灯管表面一次,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否则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效果。 4.每次用后记录使用时间,一般紫外线灯的使用时间为1000h,应及时更换。臭氧消毒灯也应及时增加臭氧。 5.房间内消毒时,空气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否则影响消毒效果。 6.消毒图书、衣物、玩具等时,要定时翻动,使各个面都得到紫外线的照射。

  • 第2题:

    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答案:
    解析: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 第3题: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参考答案】(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 第4题: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正确答案: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 第5题:

    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答案:
    解析: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