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

题目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5岁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______。


    正确答案:
    主动性

  • 第2题:

    简述埃里克森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 第3题:

    埃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答案:错
    解析:

  • 第4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中学生处于第五个阶段,其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 第5题:

    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


    答案:错
    解析:
    12 18岁,正是中学阶段,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 第6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勤奋感对自卑感
    • C、亲密感对孤独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信任感
    • B、自主感
    • C、勤奋感
    • D、主动感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

    • A、皮亚杰
    • B、埃里克森
    • C、桑代克
    • D、华生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 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 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A

    自主感对羞愧感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亲密感对孤独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中公专家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6到11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此年龄段正是小学阶段。

  • 第11题:

    判断题
    根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

    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

    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 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正确答案:D
    【精析】D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一感。

  • 第14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B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此年龄段正是小学阶段。

  • 第15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


    答案:勤奋感,
    解析:

  • 第16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统一感

    答案:A
    解析:
    A勤奋感

  • 第17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当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
    B.获得自主感
    C.获得亲密感
    D.获得同一感

    答案:D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婴儿期(零岁至一岁半):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一岁半至三岁):自主感对羞耻感;学前期(三岁至六七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六七岁至十二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十二岁至十八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十八岁至二十五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二十五岁至五十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五十岁至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中学生处于第五个阶段——青年期,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

  • 第18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感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性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勤奋感对自卑感
    • C、亲密感对孤独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个体解决了冲突,完成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埃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
    (1)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
    (3)学前期(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春期(12~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7)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个体解决了冲突,完成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埃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
    (1)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
    (3)学前期(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春期(12~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7)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

    勤奋感

    B

    主动感

    C

    自主感

    D

    自我统一感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发展勤奋感

    B

    培养主动性

    C

    形成亲密感

    D

    建立自我同一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勤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