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 第2题: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生物因素(性激素、大脑半球);认知因素;社会性因素(家庭、家庭外因素)。

  • 第3题:

    学前儿童智育的特点是()

    • A、强调按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加以引导
    • B、强调学前儿童发展的系统性
    • C、强调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 D、强调智慧发展的启蒙性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有哪些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怎样?


    正确答案: (1)前语言阶段。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是说出词的准备和理解词的准备,包括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萌芽阶段。
    (2)言语发生阶段。1~3岁是言语发生阶段。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言语发生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词语很少;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儿童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速发展,为以后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 第5题: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 第6题: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及特点如下: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学前儿童智育的特点是()
    A

    强调按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加以引导

    B

    强调学前儿童发展的系统性

    C

    强调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D

    强调智慧发展的启蒙性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生物因素(性激素、大脑半球);认知因素;社会性因素(家庭、家庭外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独自游戏阶段。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阶段中游戏的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在平行游戏时,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或游戏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3)联合游戏阶段。幼儿到大约4岁以后,他能够留意身边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更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相互交谈。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然以幼儿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 第14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言语真正形成思维能力;出现自我意识萌芽。

  • 第15题:

    试述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及其教育。


    正确答案: (1)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发音器官为语音的发生做好最基本的物质准备。
    (2)咕咕出声阶段(21天―5个月):声音听辨能力有较大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的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
    (3)牙牙学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连续发音的节奏感加强,发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出现许多类似语言的语调。这阶段显著的特征是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4)学说话阶段(1岁―1岁半):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一些单词,无意义的音节减少,这是一个由无意的音节过渡发展大词音的过渡阶段。
    (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开始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发音和发出的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未成熟,会出现许多语音“错误”。

  • 第16题:

    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游戏内容的特点:游戏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游戏形式的特点;游戏受事物的直接支配到从分配角色开始到坚持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的特点:从独自一人到集体性游戏。

  • 第17题: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 第18题: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游戏内容的特点:游戏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游戏形式的特点;游戏受事物的直接支配到从分配角色开始到坚持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的特点:从独自一人到集体性游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发展的高速度。
    (2)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3)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有哪些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怎样?

    正确答案: (1)前语言阶段。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是说出词的准备和理解词的准备,包括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萌芽阶段。
    (2)言语发生阶段。1~3岁是言语发生阶段。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言语发生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词语很少;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儿童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速发展,为以后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正确答案: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言语真正形成思维能力;出现自我意识萌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