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面谱例中,D.S.记号的正确表述是()。A.歌曲演唱至此结束B.歌曲演唱至此要从头反复C.歌曲演唱至此要从记号处开始反复D.歌曲演唱至此要跳至尾声

题目
下面谱例中,D.S.记号的正确表述是()。



A.歌曲演唱至此结束

B.歌曲演唱至此要从头反复

C.歌曲演唱至此要从记号处开始反复

D.歌曲演唱至此要跳至尾声

相似考题
更多“下面谱例中,D.S.记号的正确表述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是(  )的作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勃拉姆斯

    D.柴可夫斯基

    答案:D
    解析:
    谱例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

  • 第2题:

    与下面谱例相同的调性是( )。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调式分析。第一看调号,是

    大调的调号。第二看尾音,落在C上。第三看调号与尾音的关系,两者之间为小三度,属于关系大小调。第四,根据主音(尾音)排音列,可以发现中间出现了增二度音程,而增二度音程是c和声小调中的特性音程。因此,为c和声小调。

    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3题:

    下面谱例中的全音阶所缺的音是( )。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下面谱例为古琴曲《流水》的片段,其中音符上方的圆圈符号为( )



    A.泛音记号
    B.高八度记号
    C.跳音记号
    D.延长音记号


    答案:A
    解析:
    音符上方的圆圈符号为泛音记号。

  • 第5题:

    下面谱例为古琴曲《流水》的片段,其中音符上方的圆圈符号为()。

    A.泛音记号
    B.高八度记号
    C.调音记号
    D.延长音记号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下面谱例中,关于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调式调性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调式相同
    B.调主音相同
    C.主和弦相同
    D.调号相同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对调式的判断。第一行乐谱是一个完整乐句,尾音停留在A上,是a和声小调,旋律中#D、D以及#C是临时变化音;第二行明确标记了三个升号,围绕A大调的V级音为骨干音发展,视唱发现这是A自然大调。因此,两行乐谱主音都是A。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7题:

    下面谱例的正确指挥图示是( )。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指挥图示。题干的谱例中展示的是 4/4 拍的歌曲,应当选择4/4 拍的指挥图示。选项中,B项是 4 拍子指挥图示。B项正确。

    A项:是5拍子指挥图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是3拍子指挥图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是2拍子指挥图示。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8题:

    下面谱例2对谱例1中的旋律片段进行了哪种变奏?( )

    A.扩大
    B.缩小
    C.加花
    D.倒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旋律发展手法的运算。题干中,旋律2的骨干音来源于旋律1,但在旋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形。C项正确。

    A项:扩大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扩张,如八分音符变四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缩小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紧缩,如四分音符变八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倒影是以某音为轴线,上下方旋律形成倒影,如345和321。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9题:

    下面谱例中第2至第3小节的虚线标记,指挥应如何指示合唱队员演唱?( )

    A.延长记号处不改变力度
    B.延长记号后迅速换气
    C.延长记号处演唱滑音
    D.延长记号处不换气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合唱记谱的理解。通常在自由延长记号之后,演唱者可以进行短暂的呼吸,通过换气来调整自己的气息,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准备;但如果遇见虚线相连的标记,则表示此处不换气,该乐句需要一气呵成地演唱。

  • 第10题:

    下面谱例中第 2 至第 3 小节的虚线标记, 指挥应如何指示合唱队员演唱? ( )

    A. 延长记号处不改变力度
    B. 延长记号后迅速换气
    C. 延长记号处演唱滑音
    D. 延长记号处不换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谱例,一般情况下,在音乐进行中延长记号之后音乐会出现短暂的停顿,在演唱(奏)中都以换气、调整状态,准备下一乐句;但该谱例中延长记号后出现的虚线应意为此处不换气(不停顿),由歌词也可以看出来这是完整的一句,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D。

  • 第11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10分)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两问,内容都是围绕复调发展手法展开的。(1)第一问是分析并列举旋律中的模进关系,如1234和2345就属于模进,并且是上行二度模进关系的代表。因此,这一问只需要仔细观察谱例,细心梳理出模进的旋律即可。(2)第二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对比手法的理解,简单来说,一旦乐谱中出现了与之前旋律完全不同的主题,那么这样就形成了对比,通常对比类乐剧可以出现在四句类乐段的第三句,或乐曲的高潮部分等。

  • 第12题:

    下面谱例的指挥图示是( )




    答案: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乐谱中看到D.S.记号表示( )。

    A.从头反复
    B.从记号处复
    C.跳过该部分
    D.单小节重复

    答案:B
    解析:
    B选项,D.S.记号表示从记号处反复。

    故正确答案是B项。

  • 第14题: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要求:(1)将下面谱例的旋律改写为3/4拍的摇篮曲,可以改变时值,是否弱起均可。
    (2)为改写后的摇篮曲标明合适的速度和表情记号。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下面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




    A.宫调式???
    B.羽调式
    C.小调式???
    D.大调式

    答案:D
    解析:
    贝多芬《命运》足交响曲,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交响音画,舒伯特《鳟鱼》是艺术歌曲,维瓦尔第《四季》是小提琴协奏曲。
    @##

  • 第16题:

    下面谱例中,音乐动机的发展手法是()。



    A.重复

    B.模进

    C.模仿

    D.对比

    答案:B
    解析:
    该作品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二度模进。

  • 第17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答案:
    解析:
    (1)此旋律中一共出现两对模进关系,分别是①1—4小节与5—8小节,属于上行三度模进关系;②第9小节与第10小节,属于下行二度模进关系。 (2)这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音区对比,这段旋律运用的是利用不同音区,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句和旬之间,有时也用在段和段之间,由于音区不同,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 第18题:

    下面谱例中,两个声部的关系是( )。

    A.对比

    B.模仿

    C.重复

    D.模进

    答案:A
    解析:
    谱子中的两个声部多用三、六、五、八度对位原则进行创作,此外两个声部在旋律和节奏上均有对比,因此为对比关系。

  • 第19题:

    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下面谱例中,1-2小节正确的和声编配是( )。

    A.Ⅱ-Ⅰ
    B.Ⅳ-Ⅰ
    C.Ⅴ-Ⅰ
    D.Ⅳ-Ⅴ-Ⅰ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和声配写的判断。第1小节中包括F和G两个音,属七和弦G-B-D-F可以满足配写要求;第2小节中包括E和G两个音,主和弦C-E-G可以满足配写要求。因此判断1-2小节应当配写为V7-I。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1题:

    下面谱例中,密集排列的和弦有( )个。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四部和声排列法的判断。在四部和声中,和弦的排列指和弦在纵向写作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音程距离关系。目前和弦的排列有两种方法:密集排列法与开放排列法。其中,上方三个声部中每一对相邻声部(高音部与中音部,中音部与次中音部)之间的距离是三度或四度,叫密集排列法;而上方三个声部中相邻声部的距离是五度、六度或八度,叫开放排列法。观察题干共四小节,第一小节上三声部S-A声部为6度,A-T声部为5度,属于开放排列;第二小节上三声部S-A声部为6度,A-T声部为5度,属于开放排列;第三小节上三声部S-A声部为4度,A-T声部为3度,属于密集排列;第四小节上三声部S-A声部为6度,A-T声部为6度,属于开放排列。因此,题干中属于密集排列的和弦只有第三小节1个。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2题:

    下面谱例中变化音程的数量是( )



    答案:C
    解析:

  • 第23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的作者是(  )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肖邦

    答案:A
    解析:
    谱例旋律是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的旋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