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某试题得分分布如下表所示,该试题得分的众数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试题图1-1所示的传动系统图,Ⅳ轴可以有( )种转速。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试题(50)、(51)

    某工程有10项工作,其相互的依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双代号网络计划绘制正确的是(50),其关键路径时间为(51)天。


    正确答案:A,A
    试题(50)、(51)分析这是一个根据工作先后依赖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进而计算关键路径的计算题。首先需要弄明白各工作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需要注意虚工作的影响。根据题干要求,此处显然E工作的紧前工作C、D以及I工作的紧前工作F、H需要用到虚工作连接。只要看到这点,则可以使用排除法,快速找到答案,得到网络图,自然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关键路径是:A、B、D、E、G、H、I、J,时间为36天。参考答案(50)A、(51)A

  • 第3题:

    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是()

    A.难度低
    B.效度低
    C.信度低
    D.区分度低

    答案:D
    解析:
    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掂的差异情况或离散情况的统计量数,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差异量数包括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方差,标准差等,常用的有标准差和方差。本题中,标准差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小,很集中,也可以说明考试中大家的成绩集中,并没有拉 拉开差距,所以说这个卷子的区分度小。

  • 第4题:

    某项目,有甲、乙、丙、丁四个设计方案,通过专业人员测算和分析,四个方案功能得分和单方造价如下表所示。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应选择实施的方案是()

    A、甲方案,因为其价值系数最高
    B、乙方案,因为其价值系数最低
    C、丙方案,因为其功能得分最高
    D、丁方案,因为其功能得分最低

    答案:A
    解析:
    价值=功能/成本。Fi甲=98/(98+96+99+94)=98/387=0.253,Ci甲=2500/(2500+2700+2600+2450)=2500/10250=0.244,Vi甲=Fi甲/Ci甲=0.253/0.244=1.04。Fi乙=96/(98+96+99+94)=96/387=0.248,Ci乙=2700/(2500+2700+2600+2450)=2700/10250=0.263,Vi乙=Fi乙/Ci乙=0.248/0.263=0.94。Fi丙=99/(98+96+99+94)=99/387=0.256,Ci丙=2600/(2500+2700+2600+2450)=2600/10250=0.254,Vi丙=Fi丙/Ci丙=0.256/0.254=1.01。Fi丁=94/(98+96+99+94)=94/387=0.243,Ci丁=2450/(2500+2700+2600+2450)=2450/10250=0.239,Vi丁=Fi丁/Ci丁=0.243/0.239=1.02。所以,选择价值系数最大的,即A。

  • 第5题:

    某单位招聘面试,每次从试题库调用一道试题,若调用的是A类型试题,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并增补一道A类型试题和一道B类型试题入库,此次调题工作结束;若调用的是B类型试题,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此次调题结束。试题库中现有n+m道试题,其中有n道A类型试题和m道B类型试题,以x表示两次调题工作完成后,试题库中A类型试题数量。
    (1)求X=n+2的概率;
    (2)设n=m,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


    答案:
    解析:

  • 第6题:

    某三跨连续梁桥进行定期检查,经综合技术状况评定后,该桥评定为四类桥。结合上题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 )组得分有可能是该桥的评定得分。

    A.上部结构得分:60.2,下部结构得分:60.3,桥面系得分:40.2
    B.上部结构得分:60.2,下部结构得分:50.3,桥面系得分:40.2
    C.上部结构得分:40.2,下部结构得分:50.3,桥面系得分:60,3
    D.上部结构得分:30.2,下部结构得分:30.2,桥面系得分:60.3

    答案:B,C
    解析:
    当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为3类、桥面系等级为4类。且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40到60时,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等级可评定为3类。

  • 第7题:

    衡量测验质量的指标有()

    • A、测验的难易程度
    • B、测验的得分高低
    • C、测验的可信程度
    • D、测验的信度效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 A、试题内容分布
    • B、试题编制的问题
    • C、试卷的拼组问题
    • D、试题类型分布
    •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正确答案:A,D,E

  • 第9题: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满分为100分,全国公共科目考试试题和区域科目考试试题各占50分,两个科目均得分40分及以上为合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银行现行的风险水平评价指标均采用目标管理的计分方法,即对每项指标均设置目标值,达到目标值即得满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某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B

    某机构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为99%,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C

    某机构贷款分类偏离度为0.1‰,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D

    某机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99%,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S-P表排列的陈述中,有错误的是()。
    A

    把问题(或试题)列按答对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从右到左进行排列,使答对次数最多的问题排列在表的最右列,答对次数最少的题排列在表的最左列。

    B

    把学生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重新排列。即交换学生的得分行,使得分高的行移到上边,得分低的行在下边。

    C

    对相同得分的行处理。对于得分相同两行,首先求出各行为0的问题列的答对次数的和值,和小的得分行放在上边。

    D

    把问题(或试题)列按答对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从左到右进行排列,使答对次数最多的问题排列在表的最左列,答对次数最少的题排列在表的最右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试题区分度可由被试在()与()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程度越高,该试题区分度就越高。
    A

    各题平均分、该题得分、测验总分

    B

    该题得分、测验总分

    C

    测验总分、总平均分、该题平均分

    D

    该题得分、测验总分、总平均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试题区别指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则该试题的区别度越好。()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4题:

    某班举行数学测验,试题全部是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得分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已知,得分至少为3分的,人均2x分;得分最多为7分的,人均x分。这个班级总人数是: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得分至少为3分的人数为y,则全班总分数=2x×y+2×5+1×3=2xy+13①;得分至少为7分的人数为y+5+3+8-2-2-4=y+8,则全班总分数=(y+8)×x+2×10+2×9+4×8=xy+8x+70②。根据①=②,化简可得xy=8x+57,则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5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初三化学考试中设计了下面试题。
    【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某本书上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
    于是他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很活泼。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同时。他还做了如下实验:往碳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出现蓝色沉淀,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①请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上述探究.小明对其疑问得到的解答是什么
    【考试结果】经统计分析,学生在本试题②上的得分偏低。
    问题:
    (1)该试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2)试分析学生在②上得分偏低的可能原因。
    (3)如果你来讲评该试题,你将给予学生哪些学法指导


    答案:
    解析:
    (1)①反应方程式:②小明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是所有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是不能从硫酸铜当中置换出单质铜的,生成氢氧化铜说明是硫酸铜与碱溶液反应制得。
    (2)一方面多数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不清楚,即对概念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钠和水极易发生反应,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容易被已有的规律形成思维定式.当出现认知冲突的时候.对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的掌握缺乏探究精神 。
    (3)针对化学一般原理和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概念原理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建构,形成并应用概念。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①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通过钠不能置换出单质铜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活泼金属都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对应的不活泼金属。⑦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③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让学生明白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是有特例的.不是所有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④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对反应过程的讲解.说明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⑤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 第16题:

    某考生得分为81,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A.简单次数分布表
    B.分组次数分布表
    C.累加次数分布表
    D.相对次数分布表

    答案:C
    解析:
    累加次数分布表是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者由上而下累加在一起的次数分布表.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可以知道在总体数据中有多少个数据比某个分数大或比某个分数小,在本题中可知道的是有多少人的分数比81分高或有多少人的分数比81分低。

  • 第17题:

    某居住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时, 控制性均满足要求, 没有加分项, 评分项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则该居住建筑绿色建筑等级为()。

    A.一星级
    B.二星级
    C.三星级
    D.四星级

    答案:B
    解析:
    68×0.17+75×0.19+82×0.16+56×0.14+69×0.14+90×0.10+90×0.10
    =11.56+14.25+13.12+7.84+9.66+9+9
    =74.43 分

  • 第18题:

    对四年级三班40个学生进行一次数学测验,各题得分情况如下图,用Excel求各试题的难度.


    答案:
    解析:
    第一步:单击C23单元格;
    第二步:在C23中直接输入“ =SUM(C3:C22)/(COUNT(C3:C22)* 2) ”,回车,则在此单元格返回难度系数为0.8;
    第三步:再单击C23,拖动右下角填充柄,往右拖动复制到填空题结束,本例到E23,则其他难度系数也分别自动算出;
    j第四步:把E23的公式复制到F23,再把其中的“ *2”改为“ *5”(因为分值不同),即分值由2分改 j为5分;
    第五步:单击F23,并拖动F23的填充柄往右复制。
    依上操作方法,可以用计算机很快算出各题难度。
    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各试题的难度系数都大于0.5,所以此试卷的难度是合适的。

  • 第19题:

    试题区分度可由被试在()与()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程度越高,该试题区分度就越高。

    • A、各题平均分、该题得分、测验总分
    • B、该题得分、测验总分
    • C、测验总分、总平均分、该题平均分
    • D、该题得分、测验总分、总平均分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的是()。

    • A、张某在高考前出售考试答案
    • B、李某系某企业人事部主管,向参加该企业员工录用考试的堂兄提供了试题及答案
    • C、王某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出售试题及答案
    • D、伍某为参加全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汪某提供考试试题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银行现行的风险水平评价指标均采用目标管理的计分方法,即对每项指标均设置目标值,达到目标值即得满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某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 B、某机构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为99%,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 C、某机构贷款分类偏离度为0.1‰,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 D、某机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99%,该指标得分为满分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A

    试题内容分布

    B

    试题编制的问题

    C

    试卷的拼组问题

    D

    试题类型分布

    E

    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测验难度的要求,一般为测验总分接近常态分布(  )。
    A

    如呈正偏态分布,大多数得分集中在低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来说偏难

    B

    如呈正偏态分布,大多数得分集中在低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来说偏易

    C

    如呈负偏态分布,大多数得分集中在高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来说偏易

    D

    如呈负偏态分布,大多数得分集中在高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来说偏难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正负偏态是用平均数与众数的关系来区分的。正偏态是指平均数与众数的差为正数的情况,这时大多数得分在低分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偏难。负偏态指平均数与众数之差为负数的情况,这时大多数得分在高分端,说明测验对样本团体偏易。如果测验总分呈正态分布,则表明测验难度适当,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区分度、信度、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