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一(1)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三级跳远。教学重点与难点:踏板准确性,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场地:标准田径场一块、胶带、标志线若干。 按上述信息,设计10分钟准备活动(以表格形式)。 (1)3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拉伸”练习。 (2)2种与教学难点相关的“跑跳”练习。 (3)3种与教学重点相关的“跑准”练习。

题目
高一(1)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三级跳远。教学重点与难点:踏板准确性,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场地:标准田径场一块、胶带、标志线若干。
按上述信息,设计10分钟准备活动(以表格形式)。
(1)3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拉伸”练习。
(2)2种与教学难点相关的“跑跳”练习。
(3)3种与教学重点相关的“跑准”练习。



相似考题
更多“高一(1)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三级跳远。教学重点与难点:踏板准确性,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场地:标准田径场一块、胶带、标志线若干。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材料,请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同时说明如何下达“向右转走”的口令。
    高一(3)班,学生40人,田径场1块,教学内容为“队列队形中的行进间向右转走和向左转走”。


    答案:
    解析:
    行进间向右转走的方法:
    口令:向右转——走




    口令下达要点:预令(向右转)从右脚开始,动令(走)落在右脚。
    动作方法:学生听到口令后,左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0,身体向右转900时,左脚不转动,同时出右脚按照原步法向前行进。

  • 第2题:

    某校初二(1) 班体育课, 男、 女生各 25 人, 教学内容为“蹲踞式跳远” 技术(如图 1)。 本单元共 4 个学时, 分 8 次课。 第 1 次课的内容为“腾空步”, 第 2 次课的内容为“助跑与起跳”。
    要求: 依照提供的表格样式, 请设计出第 2 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基本部分的教学步骤(不少于 4步)。



    答案:
    解析:





  • 第3题:

    初三(1)班,人数45人,教学内容:跨越式跳高(见图),教学条件:跳高架6副、横杆6支、橡皮筋6条、垫子6块。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并设计两种克服“起跳过杆”恐惧心理的练习方法。





    答案:
    解析:
      一、课题:跨越式跳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和安全练习的方法;通过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以及对同伴练习的观察与讨论,能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通过练习手段的变换,较好地把跨越式跳高融入到游戏中,激发练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有效地促进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运动兴趣;增强协作精神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自信心,体验学会技能时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确定起跳腿和摆动腿,双腿依次过杆。
      四、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日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组织:成四列横队。
      2.趣味游戏热身
      游戏:小鸭快跳
      游戏规则: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在指定的圆圈内跳动(直径5米),一人蒙眼在圈中间,用橡皮杆在地面划圈平扫,由慢到快,灵活扫动,扫到哪里,学生必须采用跳起躲开的方法躲闪。
      3.热身操(2x8拍)
      (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振臂运动;(4)转体运动;(5)腹背运动;(6)弓步压腿;
      (7)弓步侧压腿;(8)膝关节运动;(9)手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成体操队形散开。
      (二)基本部分
      1.新课导人
      同学们!刚刚我们进行了小鸭快跳的游戏,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双脚起跳越过橡皮杆,有些同学是单脚起跳的,还有些同学用了简单的跨越姿势跳过障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刚刚讲过的三种方式哪种能更好地跳过障碍呢?同学们非常棒,都回答了跨越姿势。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跨越式跳高,你们准备好了吗?
      2.新课讲授
      (1)首先,请同学们传阅一下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图,下面老师给大家做个动作示范。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请同学们思考老师是在哪个方向助跑的,腾空过杆时老师的空中动作是怎样的?
      (2)跨越式跳高的辅助性练习。教师示范并提出要求,介绍辅助性练习的方法:①原地单、双脚交叉跳;②模仿两腿依次过杆的练习;③原地左右练习跨越竹竿。同学们5人一组自主结合进行跨越式跳高的辅助性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要相互帮助,相互指导。
      (3)学习过杆动作。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同学们5人一组,自主结合,进行过杆动作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要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在练习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过杆才能做到臀部不坐杆。小组讨论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4)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师示范,请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自主分组练习。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示范一次完整的动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完整动作。小组讨论并作评价。
      老师(预设):同学们,老师刚刚在做跨越式跳高动作中有哪些地方你们觉得不合理?
      学生答(预设):①老师是直线助跑;②老师腾空过杆的动作不是骑跨式。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这就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希望大家在练习中尽量避免。
      3.巩固提高
      游戏“鲤鱼跃龙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游戏中提高跨越式跳高技术。
      用“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发起尝试跳高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基础,自主分组,尝试跨越横杆,起跳高度自定,部分同学可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或过斜杆来完成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以《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为主题,教师唱或同学齐唱,让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些节奏轻快,难度小的动作放松肌肉,缓和情绪,恢复体力。
      2.教师集合学生,回收器材。进行总结以鼓励为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志奠定基础。

  • 第4题:

    跳远技术的教学难点是()。

    A.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B.助跑
    C.起跳后的空中动作
    D.起跳

    答案:A
    解析:
    跳远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阶段,其中助跑和起跳的衔接是影响跳跃成绩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获得最佳成绩需要起跳时身体通过助跑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角度,是教学难点。故答案选A。

  • 第5题:

    体育教学中跳跃类项目的教学重难点是(  )

    A.动作技术
    B.呼吸方法
    C.助跑
    D.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助跑和起跳是影响跳跃成绩的主要阶段,而起跳阶段又是跳跃技术的关键部分。

  •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 教学对象:七年级
    ? 教学内容:学唱《可爱的家》
    ? 要求:.
    ? (1)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 (2)针对重点与难点写出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25分)
    可爱的家





    答案:
    解析:
    《可爱的家》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2.教学难点:弱起小节。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组家庭视频(歌曲为《让爱住我家》,画面为家庭图片),邀请会唱的同学跟着轻轻
    唱一唱。
    设问:照片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们都在笑?听了背景音乐,你们又想到了
    什么?(板书:可爱的家)
    设问:家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讨论;那些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可爱的家》。
    (二)新课教授
    1.欣赏完整歌曲(合唱版本)并简单介绍这首歌。
    设问: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
    3.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来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
    设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应该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用单手打击节奏,学生轻声随琴跟唱。男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主动引导学生找出弱起小节并加以讲解。
    5.分析歌曲结构,加入歌词,采用男生、女生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1)请学生们画出这首歌的结构,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歌曲结构,教师加以启发指导。
    (3)首先女生演唱高声部歌曲,其次男生演唱低声部歌曲,最后男女生合唱,教师进行指导。
    6.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老师用钢琴伴奏)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绪,有感情地演唱,完整合唱歌曲。
    (三)巩固与提高
    1.请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
    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并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四)小结与作业
    这首歌的歌词带给我们的是家的幸福和温馨,说到家,说到家中的父母,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在学校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我们应该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珍惜这份家庭的缘分,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 第7题:

    学习活动设计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包括对()的分析。

    • A、内容结构
    • B、教学重点
    • C、教学难点
    • D、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跳远教学中,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练习时,应强调()

    • A、做到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
    • B、起跳前身体重心不下降,不出现停顿,不改变跑的姿势。
    • C、起跳前调整跑的节奏和步长,作到准确踏板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田径课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高一(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接力棒20个,田径场一块。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1.学会传接棒的正确手法掌握正确的摆臂及奔跑姿势:2.感受跑动中正确的传接棒方法,提高奔跑能力,发展协调能力;3.发现自己与同伴之间协作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及时解决;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共享成功传接棒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行进间传接棒的两种正确手法:2.接棒人的预先启动时机。
    三、教学过程:开始部分:(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准备部分:利用接力棒“8字”跑;活动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活动腕、踝、膝关节。基本部分:1.介绍传接棒的两种方法:上挑式和下压式(两人一组);2.学习上调式传接棒的方法(和一个学生配合完成);3.两人30米上挑式传接棒练习(两人一组);4.4×30米上挑式传接棒练习(4人一组);5.学习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两人一组);6.两人30米下压式传接棒练习(两人一组);7.4×30米下压式传接棒练习(4人一组)。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瑜伽式放松,散点式静坐);2.小节:3.回收器材:4.师生再见。

  • 第10题:

    判断题
    在跳高、跳远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应该把助跑和起跳的衔接作为重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跳远教学中,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练习时,应强调()。
    A

    做到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

    B

    起跳前身体重心不下降,不出现停顿,不改变跑的姿势

    C

    起跳前调整跑的节奏和步长,作到准确踏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同时说明重要步骤中的设计思想。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3)班,学生40人。场地器材:田径场1块,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教学内容: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

    正确答案: 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运动模块田径必修单元投的基础知识、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铅球成绩的远近;间接影响学生对成功感的体验和对田径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影响投掷学习时间的相互衔接和教学质量。同时,本课的教学可以融运动技能、运动体能、身体健康和合作、参与为一体,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要求”;符合新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全班同学了解铅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术和关键点,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意识。技能目标:让85%以上的同学基本掌握铅球的最后用力的技术,减少错误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动作,并能在其后的学习中和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能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性;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爆发式的最后用力技术。难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法、学法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学法定教法。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的竞争、对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在铅球最后用力的学习中,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技术重点,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练习。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思考、分析、对比、总结、示范等,让学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减少多余和错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身体练习教学中,采用集体分组游戏的方式,把体能练习融入团队间的竞争和对抗中,让学生既能提高体能,又能体会到合作、参与的乐趣。寓教于乐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15分钟)1.组长带领组员(共六人)自由活动10分钟。2.0到5分钟完成教学常规和准备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关节和腰的活动。3.通过小黑板的形式明确(文字、挂图)教学任务、目标。设计思想:六个人为一组的分组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发挥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体育骨干带头的作用。把准备活动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热身,不但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有效时间。学生的自由活动监督由各组组长完成。对于不能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教师统一安排热身。此间,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热身器械(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二)主要内容(25分钟)1.教师边做示范,边用“顺口溜”的方式说出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要点,并把写有口诀的黑板和技术挂图摆放在固定位置。最后提出激励、引导练习的问题和竞争动员,以及安全要求。(3分钟)2.以组为单位进行实心球的练习,练习方式和练习密度由小组自定。(12分钟)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答疑、帮助各组解决问题并强调重点、关键点,同时要用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信心。4.每组选出技术和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组与组间相互评价和竞争。(5分钟)5.身体练习游戏,抱球接力。成绩落后者做俯卧撑。(5分钟)设计思想: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任务的明确是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目标和界限。以上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课堂中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作用;用各组推选优秀同学的方法突出榜样带头作用。并把榜样的成功感扩大到组。而对于落后的同学,能够有效地激励组之间的斗志,有利与学习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强化技术要点,形成同学间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整体达到教学目标。身体游戏练习以接力形式出现,能够变枯燥为热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达到锻炼体能的目的。(三)放松总结(5分钟)1.以组为单位进行放松。2.教学小结。3.收器械。设计思想:在学生放松中,进行教学小结。
    (四)心率预计和练习密度心率最高140~150/分,估计第35~38分钟出现。练习密度45~55%。
    (五)场地设计和器材用1/3个田径场。器材: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出20分钟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场地布置。
      某学校初二(1)班,班级人数40名,教学内容为障碍跑。
      教学条件:田径场l块,体操垫4块,跨栏架8副,沙袋20个,标志杆4根,提示板l块。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在跳远教学中,教师运用击掌和发声的方式诱导学生完成助跑与起跳衔接动作,这种教法称为()。

    A.助力诱导
    B.阻力诱导
    C.定向诱导
    D.领先诱导

    答案:D
    解析:
    条件诱导与限制是以某种条件为诱导或限制,以达到直观目的。体育教学中的条件诱导与限制的形式很多,如助力、阻力、定向和领先等形式。助力和阻力是借助外力的帮助,对抗阻碍与限制,使学生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体验正确的用力时机、大小,辨别动作的时间、空间特点,以直接体会动作要领。定向诱导是以具体的或形象的方向标志物,给学生指示动作的方向、幅度、轨迹和用力点。领先诱导主要是利用超前的信号和某种视听手段,对学生进行刺激或引导,以利于完成某一动作的直观方法。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 第15题:

    阅读材料.根据所提供的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水平四,初中二年级(2)班,人数:40。
    教学内容:手部力量和腰腹练习,100米快速跑。
    教学条件:田径场,秒表一块。


    答案:
    解析:




  • 第16题:

    田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学的难点在于( )
    A.助跑速度
    B.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C.空中动作
    D.落地动作


    答案:B
    解析:
    助跑和起跳,使人体由向前运动转为向上运动,从而获得适宜的腾起角度和最快的腾起初速度。这种快速改变用力方向和用力方法的技术,在跳远技术中足最复杂的,同时也是对跳远效果影响最关键的技术。所以,助跑和起跳相应结合的技术是跳远技术的教学难点。

  • 第17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表2的格式,设计30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练习次数。
    高一(2)班男生有40人,授课内容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图1),课型为新课型。授课条件:田径场1片,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挂图l幅,实心球20个,短绳40条。




    答案:
    解析:



  • 第18题:


    动作方法: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为30-60度, -般助跑6-8步;左脚起跳的在右侧跑,右脚起跳的在左侧助跑;助跑渐加速,在距横杆垂直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脚跟先着地,快速过渡到全脚掌并屈膝,以前脚掌快速有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向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过杆时上体前倾,摆动腿,大腿靠近胸部,摆至横杆.上后稍内旋,积极下压;过杆后上体稍前倾并向横杆方向扭转,接着起腿迅速向上摆起,高抬外旋,两腿相继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翻落地,屈冲。
    问题:
    (1)试简述跨越式跳高的重点,难点;
    (2 )如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重点为起跳和过杆技术;难点为过杆时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后起跳腿高抬外旋,动作协调。(10分)
    (2)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自由选择高度跳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跳跃的练习,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练习中愿意说出内心想法并积极改正自身不足。(10分)
    (3)①助跑单脚起跳手触悬挂物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自由选择高度
    【教学意图】复习跳跃性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②示范之后提问:老师做示范的时候,过杆时摆动腿的姿势是什么?那么过杆后起跳腿的姿势又是什么呢?
    ③讲解动作要点:直线助跑有节奏;起跳快速且有力;摆腿内旋并下压;上体前倾转向杆;落地屈膝要缓冲。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④练习
    a原地起跳摆动腿过高低杆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远侧高于手的近侧,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摆动腿尽量抬高
    b原地起跳起跳腿过高低竿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近侧高于手的远侧,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起跳腿尽量抬高。
    c近距离过低高度皮筋练习。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可能发有多同学在过杆的时候有坐杆现象。所以教师提醒学生练习过程中要起跳充分,起跳腿用力起跳后摆动腿积极上抬,同学之间可以用“语言提示法”来互相提示。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过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
    d完整的过皮筋练习。
    组织教学:四个不同的高度皮筋组成的正方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度跳过,同时进行安全提示。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理念的体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⑤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意图】在展示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 第19题:

    在教案设计时,提取教学重难点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的内容,因此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确定教学难点
    • B、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它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地位
    • C、教学难点总是和教学重点不一致,而且不是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
    • D、教学难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教师较难讲授的部分
    • E、教学重点通常集中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正确答案:A,B,E

  • 第20题:

    在跳高、跳远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应该把助跑和起跳的衔接作为重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同时说明重要步骤中的设计思想。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3)班,学生40人。场地器材:田径场1块,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教学内容: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


    正确答案: 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运动模块田径必修单元投的基础知识、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铅球成绩的远近;间接影响学生对成功感的体验和对田径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影响投掷学习时间的相互衔接和教学质量。同时,本课的教学可以融运动技能、运动体能、身体健康和合作、参与为一体,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要求”;符合新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全班同学了解铅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术和关键点,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意识。技能目标:让85%以上的同学基本掌握铅球的最后用力的技术,减少错误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动作,并能在其后的学习中和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能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性;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爆发式的最后用力技术。难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法、学法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学法定教法。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的竞争、对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在铅球最后用力的学习中,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技术重点,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练习。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思考、分析、对比、总结、示范等,让学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减少多余和错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身体练习教学中,采用集体分组游戏的方式,把体能练习融入团队间的竞争和对抗中,让学生既能提高体能,又能体会到合作、参与的乐趣。寓教于乐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15分钟)1.组长带领组员(共六人)自由活动10分钟。2.0到5分钟完成教学常规和准备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关节和腰的活动。3.通过小黑板的形式明确(文字、挂图)教学任务、目标。设计思想:六个人为一组的分组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发挥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体育骨干带头的作用。把准备活动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热身,不但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有效时间。学生的自由活动监督由各组组长完成。对于不能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教师统一安排热身。此间,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热身器械(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二)主要内容(25分钟)1.教师边做示范,边用“顺口溜”的方式说出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要点,并把写有口诀的黑板和技术挂图摆放在固定位置。最后提出激励、引导练习的问题和竞争动员,以及安全要求。(3分钟)2.以组为单位进行实心球的练习,练习方式和练习密度由小组自定。(12分钟)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答疑、帮助各组解决问题并强调重点、关键点,同时要用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信心。4.每组选出技术和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组与组间相互评价和竞争。(5分钟)5.身体练习游戏,抱球接力。成绩落后者做俯卧撑。(5分钟)设计思想: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任务的明确是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目标和界限。以上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课堂中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作用;用各组推选优秀同学的方法突出榜样带头作用。并把榜样的成功感扩大到组。而对于落后的同学,能够有效地激励组之间的斗志,有利与学习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强化技术要点,形成同学间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整体达到教学目标。身体游戏练习以接力形式出现,能够变枯燥为热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达到锻炼体能的目的。(三)放松总结(5分钟)1.以组为单位进行放松。2.教学小结。3.收器械。设计思想:在学生放松中,进行教学小结。
    (四)心率预计和练习密度心率最高140~150/分,估计第35~38分钟出现。练习密度45~55%。
    (五)场地设计和器材用1/3个田径场。器材:实心球:10~12个,标志物4个,小黑板两块,教学挂图1张。

  • 第22题:

    填空题
    助跑的最后几步,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这几步助跑动作,能够影响起跳前的()、踏板的()和起跳动作的()。

    正确答案: 速度,准确性,合理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为了提高准确踏板的信心,使起跳前能够充分发挥跑速,在助跑时可以采用两个标志。第一个标志一般设在助跑的()上,第二个标志设在()后(助跑的反方向)6~8步的起跳脚的着地处。

    正确答案: 起动点,起跳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