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二(5)班男生28人,篮球场2块,篮球14个。教学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教学步骤:①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熟悉球性练习;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教师强调动作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法,难点:跳起投篮的时机;③学生分组练习:原地投篮练习10次;④上一步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⑤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请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教师讲

题目
高二(5)班男生28人,篮球场2块,篮球14个。
  教学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①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熟悉球性练习;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教师强调动作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法,难点:跳起投篮的时机;③学生分组练习:原地投篮练习10次;④上一步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⑤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请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教师讲评;⑦素质练习,蹲起跳20次三组,俯卧撑20次两组;⑧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跳投篮10次),宣布下课,收器材。
指出该案例教学步骤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考题
更多“高二(5)班男生28人,篮球场2块,篮球14个。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初二(2)班32人,本次课教学内容为篮球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条件:篮球16个,篮球场1块。请设计8~10min的专门性准备活动。
    要求:给出4种运球技术的熟悉性练习方法、组织形式与时间安排。


    答案:
    解析:
    专门性准备活动:
    (1)球性练习一:单手行进间运球
    组织形式:学生分为两组,每组一个球,在底角外呈对角纵向列队。每名队员沿边线单手行进间运球至对面底线后,换另一只手单手行进间运球返回并将球给下一名队员。队员接球后进行单手行进间运球往返。依此类推,每人完成一次后结束。
    时间:3分钟
    (2)球性练习二:原地单手运球
    体会五指自然分开,以手指触球,小臂柔和地随球上下拍动,尽量做到运球时不看球。
    组织形式: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运球一人观摩。运球人每只手原地快速运球5次后将球传给对方交换练习,练习3~5组。
    时间:2分钟
    (3)球性练习三: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将球放于右脚前地面上。练习时,用右手推球右侧使球沿地面滚至身体左前方,然后换左手再推滚球左侧,使球沿地面滚至身体右前方。要求用力协调,身体随球向左、右移动,手不离球,球滚动要平稳。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左、右手推滚球一次后换另一人练习,反复轮流练习多次后结束。
    时间:2分钟
    (4)球性练习四:运球急停急起。在快速运球中,突然急停时,手拍按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要迅速起动拍按球的后上方,要注意用身体和腿保护球。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以篮球场的两条边线为起点和终点,一人运球一人下口令。每一名队员运球时要求双手交替运球,并在另一名同伴的口令下进行急起急停,到达边线后交换。
    时间:3分钟。

  • 第2题:

    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圈上沿高3.05,场中圈直径()米。


    正确答案:3.6

  • 第3题:

    篮球场地的边线长度为()米,宽度为()米。篮球圈水平面距离地面为()米。


    正确答案:28;15;3.05

  • 第4题:

    篮球场由中线分割为前场和后场两部分,准确的讲,篮球场的后场比前场()。


    正确答案:

  • 第5题:

    标准篮球场地线宽为()厘米。


    正确答案:5

  • 第6题:

    标准篮球场长()米,宽()米,篮球圈上沿高()米,场中圈直径()米。


    正确答案:28;15;3.05;3.6

  • 第7题:

    篮球场上的红色区域是指()区。


    正确答案:三秒

  • 第8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程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高二(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毽子20个,篮球场一块。教学内容:学习踢毽子的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教材分析:毽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现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两亿人会踢毽子。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毽子已走向世界。项目特点:
    (1)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活动锻炼。
    (2)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3)动作有难有易,不受年龄限制。
    (4)投入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毽子的盘踢等几种踢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互相配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毽子的学习,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教学重点:基本踢法教学难点:动作的连续性。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热身和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第一阶段--动作的学习过程:1.盘踢;2.外踢;3.跳打提;4.跳起屈膝踢;5.跳起套踢注:4、5动作较难,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逐渐掌握。第二阶段--动作连接过程:1、2连接;1、3连接;1、2、3连接;1、4连接。第三阶段--动作组合创新过程:学生分组随意地创编组合,只要不用手臂接触即可。集合以后各组展示组合。第四阶段--动作运用过程:学生分六组围圈踢毽子,应用各种动作,要求尽量使毽子不落地。结束部分:素质练习和简单放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所高中调查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发现在象棋社社员中,只要是高二(3)班学生,则其一定也是校篮球队的队员。由此可以推出:
    A

    甲是象棋社社员,且甲是篮球队队员,则甲是高二(3)班学生

    B

    乙是象棋社社员,且乙不是篮球队队员,则乙不是高二(3)班学生

    C

    丙不是象棋社社员,且丙不是篮球队队员,则丙不是高二(3)班学生

    D

    丁是高二(3)班学生,且丁是篮球队队员,则丁是象棋社社员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汇文中学的体育设施主要表现在:()。
    A

    有高尔夫场地

    B

    篮球场有10几个

    C

    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D

    有3个室内体育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今天下午4点整,高二(1)班和高二(3)班举行女子篮球赛。
    A

    我们3∶00放学

    B

    我们一起去看吧

    C

    球赛非常激烈

    D

    高二(1)班赢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篮球场分为前场和后场,中线属于()场。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依据下列提供的教学条件, 设计一份发展学生体能的循环练习方案, 用图示说明其练习方法、 组织形式与时间分配。
    场地: 篮球场 1 块。
    对象: 高一男生 40 人。
    器材: 篮球 10 个、 跨栏架 10 个、 哑铃 10 付、 标志筒 5 个、 体操垫 10 个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练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几种体能训练的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组组合技能的训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循环练习等方法,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对篮球项目的兴趣。
    二、练习重难点
    重点:合理把握组间的练习时间。
    难点:能够完成练习,达到训练强度。
    三、练习步骤.
    1.开始部分:(3分钟)
    ①集合整队;②师生问好,报告人数;③检查服装;④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⑤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10分钟)
    ①绕篮球场慢跑两圈;②教师带领做徒手操—并口令指挥:a.头部运动;b.体转运动;c.腹背运动;d.正压腿、侧压腿;e.手腕脚踝运动。
    3.基本部分:(27分钟)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篮球运动员想要在赛场上赢得比赛,除了需要具有超强的技战
    术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体能,进而顺势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发展体能的循环练习。
    (2)示范:教师在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三组练习动作的示范。分别为:单脚跳、跨步跳;哑铃弯举、侧平举;运球绕障碍物投篮动作。
    (3)讲解:分三组分别在三个区域进行下肢力量练习、腰腹力量练习、手臂力量练习,技术动作练习。
    (4)练习(如图所示):
    第一组:跳跃练习(10人)
    将跨栏架倒放间隔3米放置,5个栏架为一组,分两组分别进行双脚连续跳、跨步跳练习,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跨栏架10个)
    第二组:力量练习(20人)
    哑铃弯举10次,侧平举1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在体操垫上进行仰卧起坐20次,练习两组。
    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哑铃10付,体操垫5个)
    第三组:运球绕障碍物投篮练习(10人)
    5个标志筒每个之间间隔5米,5个体操垫每个之间间隔5米,分两组分别进行运球绕障碍物投篮练习,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篮球10个,体操垫5个,标志筒5个)
    练习一、二、三为一次循环,本次课循环两次。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纠错指导,强调安全等注意事项。
    4.结束部分:(5分钟)
    ①放松活动;②师生总结;③回收器材。

  •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程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高二(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毽子20个,篮球场一块。教学内容:学习踢毽子的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教材分析:毽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现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两亿人会踢毽子。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毽子已走向世界。项目特点:
    (1)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活动锻炼。
    (2)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3)动作有难有易,不受年龄限制。
    (4)投入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毽子的盘踢等几种踢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互相配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毽子的学习,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教学重点:基本踢法教学难点:动作的连续性。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热身和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第一阶段--动作的学习过程:1.盘踢;2.外踢;3.跳打提;4.跳起屈膝踢;5.跳起套踢注:4、5动作较难,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逐渐掌握。第二阶段--动作连接过程:1、2连接;1、3连接;1、2、3连接;1、4连接。第三阶段--动作组合创新过程:学生分组随意地创编组合,只要不用手臂接触即可。集合以后各组展示组合。第四阶段--动作运用过程:学生分六组围圈踢毽子,应用各种动作,要求尽量使毽子不落地。结束部分:素质练习和简单放松。

  • 第15题:

    篮球场分为前场和后场,中线属于()场。


    正确答案:

  • 第16题:

    篮球场短边的边线叫()。


    正确答案:端线

  • 第17题:

    汇文中学的体育设施主要表现在:()。

    • A、有高尔夫场地
    • B、篮球场有10几个
    • C、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 D、有3个室内体育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标准篮球场长()米,宽()米,篮球圈上沿高(),场中圈直径()米.


    正确答案:28;15;3.05;1.8

  • 第19题:

    填空题
    篮球场上的红色区域是指()区。

    正确答案: 三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标准篮球场地线宽为()厘米。

    正确答案: 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高二(3)班的一些学生因热爱打篮球,自己组织成立了篮球运动小组,并约定在每周五放学后进行篮球比赛,以提高打篮球的水平。这种群体组织属于()。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学习小组

    D

    班集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篮球场由中线分割为前场和后场两部分,准确的讲,篮球场的后场比前场()。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标准篮球场长()米,宽()米,篮球圈上沿高()米,场中圈直径()米。

    正确答案: 28,15,3.05,3.6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