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李老师想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用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老师给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可是课堂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组合电子报刊的现象。 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3)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什么?

题目
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李老师想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用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老师给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可是课堂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组合电子报刊的现象。
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3)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李老师想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用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老师给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可是课堂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组合电子报刊的现象。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老师,在静物素描课上,给大家讲解素描知识后,积极示范绘画方法和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素描绘画练习,最后表扬了优秀的学生作品。李老师的课堂的问题出现在哪?( )。

    A.李老师课堂组织完整,没有问题。
    B.李老师课堂没有引导学生练习素描。
    C.李老师没有带领学生重点欣赏素描作品。
    D.只以优秀的作品为评价标准,没有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答案:D
    解析:
    D选项,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应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李老师只以优秀的作品为评价标准,没有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综上,D选项正确。
    A选项,李老师课堂组织虽然相对,完整,但设置上任有问题,故排除;
    B选项,题干中明确了李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素描练习了,故排除;
    C选项,本堂课以素描技法学习为主要内容,素描作品的欣赏不应为重点教学内容,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项。

  • 第2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你认为如何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作品评价法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个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评价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对于作品评价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分层评价体系,即在完成基本的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其次。根据新课改所提倡的评价观,采用多元评价,运用灵活的自评、小组互评、班内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突出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的价值,使评价真正发挥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第3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李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

    A.安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这种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故选D。

  • 第4题:

    会计电算化简单地说就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A、会计理论
    B、会计准则
    C、电子信息技术
    D、会计法规

    答案:C
    解析: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第5题: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理解中,正确的选项为()

    • A、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也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创建一个协同的环境
    • B、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些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完成的,使用了信息技术就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
    • C、在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中,教师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教师的工作已经不再重要
    •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的角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电子产品,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 A、性能和价格越来越高
    • B、操作方式越来越简单
    • C、功能设计越来越个性
    • D、人机交互越来越友好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请一名学生回答,结果这名学生答不上来。李老师很生气,冲着这名学生说道:“整天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太笨了,坐下!”李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激发学生的羞耻心,帮助其上进
    • B、错误,不应该对学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
    • C、错误,批评不应该在课堂上,应下课后到办公室进行
    • D、无所谓对错,这是教师个人的教育风格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学校的教学评估小组评定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优秀,下列是评估小组对李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其中不能够达到优秀标准的是()

    • A、李老师课堂上的引导的方式很好,能让学生积极发言
    • B、李老师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调整讲课的速度以及难点讲解次数
    • C、李老师课讲得很精彩,课堂时间利用效率高,不让学生无用的发言占用课堂时间
    • D、李老师能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恰当的学习资源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小学英语学科李老师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以下方法恰当且采用了技术支持的有()

    • A、 课堂上,李老师诵读,学生跟读
    • B、 李老师带着学生进入语音实验室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 C、 李老师让学生自己使用“英语流利说”软件锻炼口语
    • D、 李老师利用区里提供的“与国外小朋友面对面”项目为学生提供与外国小朋友直接交流的机会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力?


    正确答案: (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2)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3)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联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
    (4)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 第11题:

    问答题
    在某节信息技术课上,李老师想让大家熟练地掌握“邮件合并”。“邮件合并”是在Office中,先建立两个文档:一个Word包括所有文件共有内容的主文档(比如未填写的信封等)和一个包括变化信息的数据源Excel(填写的收件人,发件人,邮编等),然后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在主文档中插入变化的信息,合成后的文件用户可以保存为Word文档,可以打印出来,也可以以邮件形式发出去。课上李老师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函的主题是即将进行的第十届金鹰节。同学们看到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在长沙举行吧?”“金鹰女神是谁呀?会是刘诗诗吗?”李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小声议论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她只能开始讲解邮件合并的优点和操作方式。之后她为同学们布置了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制一张家长会的邀请函。问题: (1)你认为李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的“第十届金鹰节”邀请函,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哪些? (2)你认为李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任务可以怎么改进? (3)你觉得李老师犯了什么错误?要是你该如何改进?

    正确答案: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在此基础上激起学生学习用Word做邮件合并的动机。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家长会的邀请函,组长做好人员分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得锻炼。
    (3)选择的内容太过新潮,导致学生关注重点偏向了金鹰节而不是邀请函的制作。可以选取不是特别新潮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例如生日宴会邀请函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请一名学生回答,结果这名学生答不上来。李老师很生气,冲着这名学生说道:“整天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太笨了,坐下!”李老师的做法()。
    A

    正确,激发学生的羞耻心,帮助其上进

    B

    错误,不应该对学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

    C

    错误,批评不应该在课堂上,应下课后到办公室进行

    D

    无所谓对错,这是教师个人的教育风格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强调的学生观,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 第13题:

    案例:
    在进行“多途径下载文件”单元的教学时.李老师准备了学生学习的资料。课前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李老师使用电子教室软件将学生学习资料从教师机分发到学生机时突然出现“意外”.文件传输到“60%”就停止了,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经过检查发现,网络连接正常.原来是电子教室软件分发功能出现异常。这时上课铃声响起,“怎么办 ”李老师急中生智,根据他对这个班学生的了解,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既符合本课主题,又能完成教学任务。
    于是,李老师上课时向学生们说明了情况。提出了问题:“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如何共享下载资料 ”随后请学生给出建议。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
    生1:李老师,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共享。
    李老师:好,那你来演示一下吧。
    生2:可以通过FTP下载,还可以用QQ传递!
    生3:还可以先上传到论坛上,然后去下载!
    生4: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啊!……
    接下来的课堂中,李老师简要介绍了FTP的功能.请学生演示了FTP下载资料的方法。学生们还分组尝试了其他方法。虽然李老师并没有用到之前为学生准备的资料.但围绕着“文件的下栽”这样一个主题,也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问题:
    (1)结合教学片断,试分析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10分)
    (2)李老师恰当地处理了课堂“意外”,试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其成功的原因。(10分)


    答案:
    解析:
    (1)本节讲授的内容是“多途径下载文件”,老师将学习资料传到学生机上,发生了“意外”,这时,李老师急中生智,根据他对学生的了解,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符合本课主题,李老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给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这样既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预设是静态的,生成是动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生成的教学留有空间,还要依靠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积累和教学机智。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务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为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对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使之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
    (2)李老师成功的原因就是对班级同学的情况充分了解,而他分配给学生的任务也是适合的.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又能让同学们顺利完成任务,因此保证了课堂的效果。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视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意外”是课堂的生长点,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李老师的课堂意外,给了同学们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地非常积极,献计献策,下载是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当中经常用到的一项功能。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老师的合理处理及师生的共同配合,使得发生了“意外”的课堂教学任务也顺利地完成了。

  • 第14题:

    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李老师想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用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老师给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可是课堂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组合电子报刊的现象。 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 (3)怎样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答案:
    解析:
    (1)李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2)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任务是主线。李老师提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任务比较单一,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缺少足够的吸引力。由此,设计的任务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没有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内在驱动力。
    (3)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师主导下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使信息技术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应该注意下面的问题:任务的设计要恰当,任务要真实、有趣、开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留有自主开拓的余地.学生才会迸发出真正的内在驱动力,驱动他们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进行创作。

  • 第15题:

    李老师工作很认真,仔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由于学校说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上课过程中李老师让学生自由讨论,课堂气氛好,同学们上他的课都很开心。但是在旁听课的老师说李老师授课内容知识性不够,没有效果。李老师的课堂中不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备课不充分
    C.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D.没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答案:A
    解析:
    李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参与到课堂中,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所以A错误。 但是其他老师认为教学中对知识方面的传授不够,所以备课准备不到位、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间的差异、没有引导好学生都有可能是课堂问题所在,B、C、D正确。

  • 第16题:

    会计电算化简单地说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A、会计理论
    B、会计准则
    C、会计法规
    D、电子信息技术

    答案:D
    解析: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第17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你认为应如何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作品评价法,简单说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个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首先,作品评价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好的作品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品评价中,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而每个学生的起点、能力等都不一样,如果单纯地强调完成作品的优秀与否,就容易挫败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关于作品评价,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分层的评价体系,即在完成基本的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再次,应该运用灵活的自评、小组互评或班内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尝试评价的多元参与。让作品评价更科学合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方法包括丰富评价内容、改变评价准则、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及几种新的评价方式。

  • 第18题:

    从电子商务的概念来分析,电子商务的含义包括()。

    • A、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买卖方式
    • B、电子商务造就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
    • C、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的集合
    • D、电子商务是一种理念,而非简单的采用电子设施完成商务活动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时代感很强的课程,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有班级授课,全班或分组集体上机,分组协作学习,个别指导,现场教学等

  • 第20题:

    李老师计划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在前端分析部分,李老师需要考虑的是()

    • A、学生的认知水平
    • B、学生的作品集展示
    • C、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
    • D、教学课件的制作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李老师想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用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老师给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可是,课堂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进行简单地复制粘贴,组合电子报刊的现象。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3)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李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2)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任务是主线。李老师提出的任务是“制作关于CPU的发展历史的电子报刊”,任务比较单一,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缺少足够的吸引力。由此,设计的任务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没有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内在驱动力。
    (3)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师主导下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使信息技术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应该注意下面的问题:任务的设计要恰当,任务要真实、有趣、开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留有自主开拓的余地,学生才会迸发出真正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进行创作。

  • 第22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某节信息技术课上,李老师想让大家熟练地掌握“邮件合并”。邮件合并是在Office中,先建立两个文档:一个Word包括所有文件共有内容的主文档(比如未填写的信封等)和一个包括变化信息的数据源Excel(填写的收件人、发件人、邮编等),然后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在主文档中插入变化的信息,合成后的文件用户可以保存为Word文档,可以打印出来,也可以以邮件形式发出去。课上李老师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函的主题是即将进行的第十届金鹰节。同学们看到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在长沙举行吧?”“金鹰女神是谁呀?会是刘诗诗吗?”李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小声议论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她只能开始讲解邮件合并的优点和操作方式。之后她为同学们布置了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制一张家长会的邀请函。问题: (1)你认为李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的“第十届金鹰节”邀请函,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哪些? (2)你认为李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任务可以怎么改进? (3)你觉得李老师犯了什么错误?应如何改进?


    正确答案: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学习用Word做邮件合并的动机。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家长会的邀请函,组长做好人员分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锻炼。
    (3)选择的内容太过新潮,导致学生关注重点偏向了金鹰节而不是邀请函的制作。可以选取不是特别新潮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例如生日宴会邀请函等。

  • 第23题:

    问答题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力?

    正确答案: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联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