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湖泊经过200年的时间演变成了一片草场,该区域原来的许多生物种群被新的种群所替代。对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最恰当的解释是( )。A.原先的物种灭绝 B.群落结构的改变 C.生态环境的变化 D.外来物种的入侵

题目
某湖泊经过200年的时间演变成了一片草场,该区域原来的许多生物种群被新的种群所替代。对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原先的物种灭绝
B.群落结构的改变
C.生态环境的变化
D.外来物种的入侵

相似考题
更多“某湖泊经过200年的时间演变成了一片草场,该区域原来的许多生物种群被新的种群所替代。对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最恰当的解释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D

  • 第2题:

    生物富集是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想on给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

    •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叫做()。


    正确答案:多态现象

  • 第5题:

    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 B、种群的基因库不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
    •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 D、达尔文进化理论能正确解释所有新物种形成现象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B、不同时期种群基因库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意味着形成新的物种
    • D、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 D、该种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若同一物种的个体受到地理上的隔离形成了两个小的种群。每个种群可以在许多世代内发生突变和重组,最终使这两个种群不再能够()

    • A、发生基因突变
    • B、形成新种
    • C、彼此交配繁殖
    • D、适应新的生境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群生物的总和。

    • A、生物群落
    • B、生态系统
    • C、生物链
    • D、食物链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

    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

    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

    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若同一物种的个体受到地理上的隔离形成了两个小的种群。每个种群可以在许多世代内发生突变和重组,最终使这两个种群不再能够()
    A

    发生基因突变

    B

    形成新种

    C

    彼此交配繁殖

    D

    适应新的生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
    •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基因频率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很快将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 B、两个同种种群一旦产生隔离就形成了两个新的物种
    • C、种群的产生是地理隔离形成的
    • D、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 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 D、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特有的特征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资源利用原则()

    • A、最佳生境原则
    • B、可持续利用原则
    • C、最恰当生存种群理论原则
    • D、种群最大持续产量原则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某动物种群中BB、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6和0.1,请回答:如果该种群后来形成了新的物种,则一定产生了()隔离。


    正确答案:生殖

  • 第18题:

    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动物种群中BB、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6和0.1,请回答: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在这一理想条件下,该种群是否能进化()(能、不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16;不会;不能;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第20题: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该植物种群A的基因频率是()


    正确答案:基因库;55%

  • 第21题:

    短时间内种群数量猛增造成种群爆发或大发生,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


    正确答案:种群爆发(种群大发生)

  • 第22题:

    单选题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
    A

    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

    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

    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

    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该生物发生了进化,A正确,B错误。没有达到生殖隔离就不是产生了新物种,C、D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B

    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C

    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

    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特有的特征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