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学生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A.思想模型 B.方法模型 C.数学模型 D.物理模型

题目
学生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


A.思想模型
B.方法模型
C.数学模型
D.物理模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生物教学模型的分类与概念。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物质模型具体分为实物模型与模拟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模拟模型。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更多“学生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盘绕,呈右手螺旋;碱基位于螺旋内部,磷酸与糖在外侧,核苷酸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DNA分子骨架;分子表面有两条螺旋凹槽,根据宽窄深浅分称大沟和小沟。

  • 第2题: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正确答案:两条DNA链反向平行;亲水骨架在外侧,疏水碱基在内侧,形成右手螺旋;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两条DNA链靠氢键结合;A=T,G=C配对;碱基堆集力协同氢键一起使DNA双螺旋更稳定。

  • 第3题:

    遗传分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由()提出。


    正确答案:沃森和克里克

  • 第4题:

    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
    ②磷酸和脱氧核酸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
    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 第5题:

    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时间是()。

    • A、1950
    • B、1953
    • C、1956
    • D、1948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以形象化方法构建的物理模型为()。

    •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B、呼吸作用过程图解
    • C、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 D、内环境模式图

    正确答案:A

  • 第7题:

    Watson-CrickDNA结构模型中:()

    • A、DNA为双螺旋结构
    • B、碱基在双螺旋结构的外部
    • C、A与G、C与T之间有配对关系
    • D、碱基、戊糖骨架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阐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示:本题目为阐述题,请先从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的外部到内部,再到一些细节进行详细描述。


    正确答案:DNA由两条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绕一假想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两条链走向相反,一条为5’→3’,另一条3’→5’;其骨架是由交替出现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位于双螺旋中央,并垂直于戊糖环;两条链同一水平上的一对碱基按“碱基配对原则”(即A=T,G≡C),以氢键配对连接;同一DNA分子中的两条链,称为互补链;同一水平上的两个碱基,称为互补碱基;10个碱基对上旋一圈,螺距3.4nm,直径2nm,上下相邻的碱基对板样堆积。维持该结构的作用力为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 第9题:

    试叙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正确答案:DNA双螺旋模型:
    A、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相互平行,方向相反,呈右手双螺旋结构
    B、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于双螺旋外侧,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与螺旋的纵轴平行。碱基位于内侧A-T、G-C配对,碱基对平面与纵轴垂直。
    C、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每一圈螺旋的螺距为3.4nm,包括10对碱基
    D、双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个小沟。

  • 第10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和()于()年提出的。


    正确答案:Watson;Crick;1953

  • 第11题:

    问答题
    阐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示:本题目为阐述题,请先从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的外部到内部,再到一些细节进行详细描述。

    正确答案: DNA由两条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绕一假想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两条链走向相反,一条为5’→3’,另一条3’→5’;其骨架是由交替出现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位于双螺旋中央,并垂直于戊糖环;两条链同一水平上的一对碱基按“碱基配对原则”(即A=T,G≡C),以氢键配对连接;同一DNA分子中的两条链,称为互补链;同一水平上的两个碱基,称为互补碱基;10个碱基对上旋一圈,螺距3.4nm,直径2nm,上下相邻的碱基对板样堆积。维持该结构的作用力为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的标志。

    正确答案: 分子生物学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的建立,为人类探索生命甚至改变生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准着遗传学走向了分子生物学。

    •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B、DNA分子结构
    • C、生物进化论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DNA的一级结构指的是()

    • A、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 B、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关系
    • C、DNA分子中的各碱基所占的比例
    • 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E、DNA分子中的碱基种类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和()提出的。


    正确答案:沃森;克里克

  • 第16题: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左手螺旋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在DNA双螺旋模型中,()处于分子外边,()则在中央呈螺旋状排列。


    正确答案:2个;3个

  • 第18题:

    材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可拆卸的DNA模型教具,把模型建构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三维动画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一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要求学生用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组装成脱氧核苷酸,组装好后,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共有多少种脱氧核苷酸。学生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纠正后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结论。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核苷酸”连接成DNA。通过教师的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更正,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的数量关系。根据材料回答:(1)该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很强的课堂组织技能,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2)简述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


    正确答案: (1)课堂组织的目的在于:①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③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包括:①可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引导观察的直观式”是用呈现的教具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观察中产生思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②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利用教具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出问题。③用于突出教学重点。简约化、形象化和模式化的直观教具可以生动、形象和逼真地突出教学重点。④用于突破教学难点。⑤用于揭示机理。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其抽象性、隐约性、连续性、变化性、复杂性,而直观教具的演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对生物活动机理的理性认识。⑥用于设置悬念。生物教学中,适时用教具设置悬念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⑦用于巩固知识。

  • 第19题: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DNA由两条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绕一假想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且两条链走向相反;其骨架是由交替出现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位于双螺旋中央,并垂直于戊糖环;两条链同一水平上的一对碱基按“碱基配对原则”以氢键配对连接;10个碱基对上旋一圈。维持该结构的作用力为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 第20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于()年提出的。


    正确答案:Watson-Crick;1953

  • 第21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的标志。


    正确答案:分子生物学诞生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
    ②磷酸和脱氧核酸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
    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盘绕,呈右手螺旋;碱基位于螺旋内部,磷酸与糖在外侧,核苷酸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DNA分子骨架;分子表面有两条螺旋凹槽,根据宽窄深浅分称大沟和小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