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题目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①处于山谷中,②镇、③镇、④镇、乙村受地形阻挡,在①处无法看到。
更多“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读下列等高线地图(图5-2),其中字母与地形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山谷
    B.山峰
    C.鞍部
    D.盆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A点等高线弯曲方向朝向低值区,因此A地的地形为山脊;B点所在区域为鞍部;C图表示的是山顶;D图中心海拔低于四周,应为盆地地形,故D选项正确。

  • 第2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3~4题。



    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为(  )。查看材料

    A.10米
    B.40米
    C.60米
    D.80米

    答案:B
    解析:
    由上题可知,乙处有瀑布。该处的陡崖有两条等高线相交,陡崖相对高度最低为20米,而最高则不超过60米,高差为20米~60米。

  • 第3题:

    以50米为等高距,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图中包括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要素及其注记,并简要概括讲解绘制和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过程要点。(12分)


    答案:
    解析:


    (1)明确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大小的选取、方向、图例的标识。~
    (2)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
    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特点,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
    (3)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和判读方法~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疏密特点和数值变化等,判别地形图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 第4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问题。

    甲处为陡崖,其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18米

    B.30米

    C.60米

    D.65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甲处陡崖的汇集的等高线为两条,等高距为20米,所以陡崖的高度大于20米、小于60米。正确答案为B。

  • 第5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题。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查看材料

    A.③镇、乙村
    B.I山山顶、②镇
    C.④镇、II山山顶
    D.甲村、I山山顶

    答案:D
    解析:
    ①处于山谷中,②镇、③镇、④镇、乙村受地形阻挡,在①处无法看到。

  • 第6题:

    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由图中等高线可知甲海拔介于300-350米之间,乙地海拔介于0-50米之间,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250米至350米之间,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7题:

    读长沙市浏阳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该区域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所以河流由④流向①河段。①河段经过了湖泊的调节,水位季节变化小。选A。

  • 第8题:

    精密进近地形图的平面图上的等高线应以()为间隔。

    • A、5米
    • B、3米
    • C、2米
    • D、1米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回答问题。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

    • A、等高线重合处
    • B、等高线密集处
    • C、等高线稀疏处
    • D、等高线闭合处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步骤为:()。


    正确答案:单线追索、划分块段、总体概括

  • 第11题:

    多选题
    在识读园林设计平面图时,主要应从()等几个方面顺序进行识读。
    A

    读标题栏

    B

    读会签栏

    C

    看南北方向

    D

    看等高线水位线

    E

    读坐标及尺寸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在识读园林竖向设计图时,主要应从()等几个方面顺序进行识读。
    A

    平面尺寸标注

    B

    图幅规格、图框线

    C

    标题栏、指北针、说明

    D

    等高线、标高、坐标网

    E

    地面排水系统安排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例如,图1.34中,甲地的海拔为1 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图1.35)。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15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地形图判读的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2)教学过程要点:
    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边观察.教师边讲解: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
    教师展示“地面高度的计算”示意图,请学生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 它们的单位是什么 有什么区别 (强调:计算地面高度时,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和阅读教材得出结论: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 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提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请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和等高线模型,并自己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强调: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教师出示自制的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回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各地的高低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只要读出地面各地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各地点的高低。
    教师指出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而且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度的陡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 哪个缓
    学生根据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分布疏密的关系。
    教师出示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判断从A、B两个地点(在左右山坡上标上A、B两点)爬到山顶,从哪个地点容易 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从A点容易,因为A点到山顶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缓。
    教师多媒体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示意图,让学生思考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断这些地形呢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
    鞍部:几条等高线重合的部位。
    教师根据等高线原理讲解海洋中的等深线,最后进行总结。

  • 第14题:

    根据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000),

    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米,50米
    B.140米.100米
    C.140米,150米
    D.700米.150米

    答案:B
    解析:
    据比例尺可计算出坝长为140米(120000×0.7厘米);坝顶海拔为150米,坝底海拔为50~100米,则坝高为50~100米,最大坝高为100米。

  • 第15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题。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

    A.6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200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最高处在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在600~1000米之间,B项正确。

  • 第16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题。



    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为(  )。查看材料

    A.10米
    B.40米
    C.60米
    D.80米

    答案:B
    解析:
    由上题可知,乙处有瀑布。该处的陡崖有两条等高线相交,陡崖相对高度最低为20米,而最高则不超过60米,高差为20米~60米。

  • 第17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


    A.6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200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最高处在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 000—1 2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在600~1 000米之间,B项正确。

  • 第18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从a处至桥梁这一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可知a~b路段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 第19题:

    读长沙市浏阳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示区域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650米
    B.590米
    C.500米
    D.450米

    答案:B
    解析:
    图示区域海拔的最小值介于400~450米之间,最高值介于950~1 000米之间,所以区域的最大高差是500~600米之间,选B。

  • 第20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问题。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A、M线
    • B、N线
    • C、P线
    • D、Q线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A、600米
    • B、900米
    • C、1000米
    • D、1200米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交叉口施工图的识读要求()

    • A、了解相交道路的坡度和坡向
    • B、了解设计范围和施工范围
    • C、掌握旧路现况等高线和设计等高线
    • D、了解方格网的尺寸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多选题
    交叉口施工图的识读要求()
    A

    了解相交道路的坡度和坡向

    B

    了解设计范围和施工范围

    C

    掌握旧路现况等高线和设计等高线

    D

    了解方格网的尺寸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