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题目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相似考题
更多“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第题。




    图中代表年降水量、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查看材料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图中地势最高处对应的气温值应较两侧低,而三条曲线中唯有②在该处升高,说明①③表示的是气温衄线,在我国,7月气温自然要高于1月,故①②③分别表示七月均温、年降水量和一月均温线。

  • 第2题: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10-11题。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丁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属于岩浆活动,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外力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3题:

    下图中,沿甲图的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是乙图、丙图。读图完成题。



    ①地比②地(  )。查看材料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答案:B
    解析:
    ①位于OE段,②位于OF段,从乙图可以看出OE段海拔高于OF段,但坡度相对小于0F段。故本题选B。

  • 第4题:

    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 .
    读图完成题。



    推测下列四地中,七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查看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该地为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当地盛行西南季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海拔较高,处于迎风坡,降水量最大。A正确。
    .

  • 第5题:

    下图中,沿甲图的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是乙图、丙图。读图完成6~8题。



    该地的地形是(  )。查看材料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答案:B
    解析:
    由E—F的剖面图得到0点位于海拔高度350米的斜坡上,甲图的中心海拔不是最高,该地地形就不可能是山峰;M—N剖面线中间高,两侧低,确定MN不可能是山谷和鞍部,鞍部和山谷的地形剖面图都应该是中间低,两侧高,山脊的地形剖面图则是中间高,两侧低。故该地的地形是山脊。

  • 第6题:

    下图中,沿甲图的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是乙图、丙图。读图完成题。



    该地的地形是(  )。查看材料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答案:B
    解析:
    由E—F的剖面图得到0点位于海拔高度350米的斜坡上,甲图的中心海拔不是最高,该地地形就不可能是山峰;M—N剖面线中间高,两侧低,确定MN不可能是山谷和鞍部,鞍部和山谷的地形剖面图都应该是中间低,两侧高,山脊的地形剖面图则是中间高.两侧低。故该地的地形是山脊。

  • 第7题:

    下图为美国,加拿大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甲乙丙三个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乙>丙>甲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从相同纬度来看,海港的结冰期要比淡水港口的结冰期短,且甲海港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所以甲结冰期最短,乙地纬度比丙地高,乙地结冰期较长,所以三地结冰期从长到短为:乙>丙>甲,故选A。

  • 第8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甲、乙气候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是(  )。查看材料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答案:B
    解析:
    甲、乙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说明是亚热带气候类型。其中甲地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第9题:

    下图中,沿甲图的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是乙图、丙图。读图完成6~8题。



    ①地比②地(  )。查看材料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答案:B
    解析:
    ①位于OE段,②位于OF段,从乙图可以看出OE段海拔高于OF段,但坡度相对小于OF段。故本题选B。

  • 第10题:

    夏季室外计算的平均风速应采用( )。

    A.累年最热月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B.累年最热月四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C.累年最热月五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D.累年最热月六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答案:A
    解析:
    夏季室外计算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月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 第11题: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

    • A、10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 B、10年最热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 C、累年最热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 D、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确定为()
    A

    10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B

    10年最冷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C

    累年最冷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D

    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四种类型人口年龄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上图所示的四种人口年龄结构,与我国目前情况最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我国人151结构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121的20.27%;15~59岁的人121为89742万人,占总人121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从图中可看出丙符合。故答案选C。

  • 第14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题。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和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查看材料

    A.甲与乙
    B.丙和丁
    C.丙和甲
    D.乙和丁

    答案:D
    解析:
    河流是沿着山谷发育的,由此可知,图中东侧地势较高,西侧地势较低。瀑布一般形成于河流流经陡崖处,陡崖乙处有河流经过,可形成瀑布。瀑布适宜一定距离仰视,所以丁地是适宜观赏位置。

  • 第15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四处中,属于向斜成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层弯曲状况和地表形态,可判定丁地为向斜成岭。

  • 第16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甲、乙气候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是(  )。查看材料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答案:B
    解析:
    甲、乙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说明是亚热带气候类型。其中甲地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第17题: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题。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查看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丁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是由内力作用即岩浆活动形成的。

  • 第18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全年高温多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 第19题: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题。



    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查看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甲为海浪侵蚀地貌,乙为风力堆积地貌,丙为流水侵蚀地貌,丁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

  • 第20题: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查看材料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本地降水较少,再依据降水的变化和山峰的分布可得知本区地形较为复杂。较大城市应布局在河流沿岸、地势平坦且降水较多的地区。故本题选C。

  • 第21题:

    冬季室外计算的平均风速应采用( )。

    A.累年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B.累年四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C.累年五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D.累年六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答案:A
    解析: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 第22题:

    下图为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方是()。查看材料

    A.甲、乙
    B.乙、戊
    C.乙、丙
    D.甲、丙

    答案:C
    解析:
    从房价等值线图中可得,甲地>6000,5000<乙地<6000,5000<丙地<6000,丁地<4000.戊<4000,所以乙地和丙地房价可能相等。

  • 第23题:

    判断题
    酸雨观测的K值月平均值为降水量加权的月平均K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