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查看材料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题目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查看材料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①地附近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④地为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A、B、D三项错误。
更多“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6~17题。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答案:B
    解析:
    大型商城要求有大量的消费人口,该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靠便利的城际铁路和公路可以把大量的消费人口吸引到该商城,顾客来源广,故B项正确。

  • 第2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右下角居民点(100~200米),最高点为④处附近(500~600米),计算可知高差为300~500米。故A项正确。

  • 第3题:

    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

    A. 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
    B. 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
    C. 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
    D. 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某科考队结束了四个月的海上考察,于5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表形势图。读图回答题。



    此时图示区域最主要的天气系统是(  )。查看材料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中分布的闭合等压线以及风向可知,控制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为气旋。

  • 第5题:

    领导干部个别提拔任职考察时,实行差额考察,考察对象一般应当比拟任职务()。

    • A、多1人
    • B、至少多1人
    • C、多2人
    • D、至少多2人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华润置地物业工程前期介入手册》规定,物业前介小组应安排人员到项目现场进行考察并编制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应于现场考察后()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提交至地产公司项目部/设计部门。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论述河流的地质作用(以下苇甸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为例)。


    正确答案: 1.河流的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前者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而后者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使河床弯曲,河谷变宽、变直的过程。
    下蚀作用形成V字形河谷、急流、瀑布,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加长河谷。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叫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凹岸遭受侵蚀,凸岸接受沉积,使河道变得更加弯曲,形成蛇曲,并可发生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与此同时,河谷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直,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如地壳抬升,河漫滩可转变成阶地。
    2.河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河水将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从上游往下带走,此过程即河流的搬运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从上游到下游,其颗粒由粗变细;其外形由于被磨圆而呈圆形,或碎屑物质被分选而使得某个粒径颗粒碎屑集中在一起。对于扁平的砾石,其扁平面微倾向上游(即扁平面为迎水面)。
    河流由于运力降低,将搬运物在河床或河口堆积下来,即为河流的沉积作用。最粗的砾石在河床底部沉积;在河流的凸岸形成边滩沉积(主要以砂为主,在上游可夹些砾),在洪水期可在边滩上沉积河漫滩物质(以黏土为主,上游可夹些砂),形成二元结构的沉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叫冲积物,在野外可见有层理构造,其中砾石呈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上游,砾石的磨圆度好,冲积物的分选性也好,且具有二元结构。

  • 第8题:

    组织考察团到国外参观考察,就是一种()。

    • A、实验室观察
    • B、非参与观察
    • C、参与观察
    • D、自然考察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野外考察是一种模象直观形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判断题
    矿相学研究仅需要室内研究,而不必进行野外考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河流的地质作用(以下苇甸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为例)。

    正确答案: 1.河流的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前者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而后者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使河床弯曲,河谷变宽、变直的过程。
    下蚀作用形成V字形河谷、急流、瀑布,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加长河谷。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叫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凹岸遭受侵蚀,凸岸接受沉积,使河道变得更加弯曲,形成蛇曲,并可发生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与此同时,河谷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直,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如地壳抬升,河漫滩可转变成阶地。
    2.河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河水将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从上游往下带走,此过程即河流的搬运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从上游到下游,其颗粒由粗变细;其外形由于被磨圆而呈圆形,或碎屑物质被分选而使得某个粒径颗粒碎屑集中在一起。对于扁平的砾石,其扁平面微倾向上游(即扁平面为迎水面)。
    河流由于运力降低,将搬运物在河床或河口堆积下来,即为河流的沉积作用。最粗的砾石在河床底部沉积;在河流的凸岸形成边滩沉积(主要以砂为主,在上游可夹些砾),在洪水期可在边滩上沉积河漫滩物质(以黏土为主,上游可夹些砂),形成二元结构的沉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叫冲积物,在野外可见有层理构造,其中砾石呈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上游,砾石的磨圆度好,冲积物的分选性也好,且具有二元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野外考察是一种模象直观形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改正:野外考察是一种实物直观形式。

  • 第13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题。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右下角居民点(100~200米),最高点为④处附近(500~600米),计算可知高差为300~500米。故A项正确。

  • 第14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查看材料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答案: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①地附近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④地为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A、B、D三项错误。

  • 第15题:

    某科考队结束了四个月的海上考察,于5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表形势图。读图回答题。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0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查看材料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答案:D
    解析:
    出发时间与返回时间大约与3月21日对称,又因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出发目的昼长就是返回日的夜长。因此返回的昼长=24-10=14。故选D。

  • 第16题:

    某科考队结束了四个月的海上考察,于5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表形势图。读图回答题。



    此时风力较弱的地方是(  )。查看材料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②处等压线最为稀疏,因此风力最弱。

  • 第17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考察了黄道婆墓,江南制造总局原址(江南造船厂内)和大新公司原址(第一百货商店)三处历史文物建筑后,讨论拟定一个研究课题。能完整体现本次考察内容的课题是()。

    • A、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上海经济
    • B、上海由手工业向工业的渐进
    • C、近代向现代变迁的上海社会
    • D、上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程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必要时可对投标单位进行现场考察,考察小组不得少于2人且分属不同部门,考察结束后应向()提交考察报告。


    正确答案:招标工作小组

  • 第19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不包括()。

    • A、实地考察、访谈
    • B、问卷调查
    • C、做习题
    • D、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

    • A、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
    • B、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
    • C、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
    • D、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简述监督考察小组的组成。


    正确答案:一般由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的社区干部、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小组成员、公安民警或其他相关人员组成,至少3人。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考察方式,野外考察和调查方法可分为()。
    A

    徒步踏查

    B

    访问

    C

    专家咨询

    D

    征询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考察了黄道婆墓,江南制造总局原址(江南造船厂内)和大新公司原址(第一百货商店)三处历史文物建筑后,讨论拟定一个研究课题。能完整体现本次考察内容的课题是()。
    A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上海经济

    B

    上海由手工业向工业的渐进

    C

    近代向现代变迁的上海社会

    D

    上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