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为工业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分布代表的产业是( )。

    A.一、二、三
    B.一、三、二
    C.二、一、三
    D.三、二、一

    答案:B
    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并最终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 第2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问题。

    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南向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A
    解析:
    由图中的方向标可以判定,A在B的南方。A处附近有河流,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由此可以判断出A海拔低于8。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由南向北。

  • 第3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第下题。



    乘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A
    解析:
    图中给出的北方向标是与A到B的缆线是平行方向。A处附近有河流,河流为海拔低处向高处突出。可以判断为A为低地,B为高地。故A到B为方向为由南向北。故选A。

  • 第4题: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中M处噪声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

    A.工业生产
    B.公路运输
    C.城市公园
    D.商业中心

    答案:A
    解析:
    由题可知,公路运输呈条带状分布,城市公园减小噪音,所以B、C不准确,据图可以看出,M地位于交通干线旁,所以M处应该是工厂。答案选择A。

  • 第5题: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N处噪声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的自然减弱

    答案:B
    解析:
    N处噪声等值线呈条带状分布,该地可能为交通线路,噪声减少,主要是因为修建绿化带,减少噪声向外传播。而A、C、D三项与噪声关系不大。

  • 第6题: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题,



    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答案:C
    解析:
    从相应风带风向来看,可以得出该海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其中的纬线大约为300N.由此可判断a为暖流,流向应是自南向北,该题选C。

  • 第7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四处中,属于向斜成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层弯曲状况和地表形态,可判定丁地为向斜成岭。

  • 第8题: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题。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查看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丁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是由内力作用即岩浆活动形成的。

  • 第9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的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此次涌入欧洲的难民主要来源地是( )。
    ①北非 ②南亚 ③西亚 ④中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难民主要来自两部分地区,第一来自地中海以南地区为北非。第二部分主要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家属于西亚地区。故选B。

  • 第10题:

    下图为美国,加拿大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甲乙丙三个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乙>丙>甲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从相同纬度来看,海港的结冰期要比淡水港口的结冰期短,且甲海港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所以甲结冰期最短,乙地纬度比丙地高,乙地结冰期较长,所以三地结冰期从长到短为:乙>丙>甲,故选A。

  • 第11题: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题。



    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查看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甲为海浪侵蚀地貌,乙为风力堆积地貌,丙为流水侵蚀地貌,丁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

  • 第12题: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瀑布的高度可能为()

    • A、20m
    • B、50m
    • C、90m
    • D、120m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下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B.动态跟踪交通信息
    C.储存网络信息
    D.分析与管理空间信息

    答案:D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就是对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存储、管理、制图,此外还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故选D。

  • 第14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的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造成此次难民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经济差异
    B.就业困难
    C.自然灾害频繁
    D.战乱频发

    答案:D
    解析: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乱向邻近的欧洲各国迁移,形成难民潮。因此,引起2015欧洲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战争频发,故D正确。

  • 第15题:

    下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 )。
    ①减少城市拥堵 ②提升服务功能 ③加快资源消耗 ④缓解老龄化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功能,还借助3S对城市进行相应管理,可知城市发展越来越合理;而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服务,所以智慧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是减少城市拥堵、提升服务功能,智慧城市无法缓解老龄化问题。故选A。

  • 第16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问题。

    甲处为陡崖,其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18米

    B.30米

    C.60米

    D.65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甲处陡崖的汇集的等高线为两条,等高距为20米,所以陡崖的高度大于20米、小于60米。正确答案为B。

  • 第17题: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面积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统计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沙漠和半沙漠气候区的土壤,所经受的最强成土作用的是( )。

    A.钙化作用
    B.灰化作用
    C.富铁钙化作用
    D.潜育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钙化过程指由于季节性淋溶,使矿物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易溶性盐类大部分淋失,碳酸钙镁等盐类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故选A。

  • 第18题: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面积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统计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6中冰川面积最大区域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A.4000~4400米
    B.4400~4800米
    C.4800~5200米
    D.200~5600米

    答案:C
    解析:
    从4800到5200米的范围内,冰川面积由20平千米增加到了100平方千米,说明此区域冰川面积是最大的。故选C。

  • 第19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第下题。



    甲处为陡崖,其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18米
    B.30米
    C.60米
    D.65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悬崖的汇集的等高线为两条,等高距为20米,所以陡崖的高度大于20米。陡崖最高海拔为无限接近高于甲地的最近等高线,陡崖最低海拔为无限接近陡崖下一级等高线。最高处海拔减去最低处海拔可知小于60米。故选B。

  • 第20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题。



    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为(  )。查看材料

    A.10米
    B.40米
    C.60米
    D.80米

    答案:B
    解析:
    由上题可知,乙处有瀑布。该处的陡崖有两条等高线相交,陡崖相对高度最低为20米,而最高则不超过60米,高差为20米~60米。

  • 第21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导致④自然带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寒流

    答案:D
    解析:
    导致④自然带向北延伸的原因主要是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D。

  • 第22题: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题,



    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是(  )。查看材料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秘鲁寒流

    答案:C
    解析:
    根据上一题的结论可以判断,若为太平洋,则a为日本暖流;若为大西洋,则a为墨西哥湾暖流。

  • 第23题: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题。



    该沙丘位于(  )。查看材料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答案:D
    解析:
    首先注意审题干,“中游宽谷”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人海口,再结合题干“爬升沙丘”考虑,因此选项A、B、C都可排除,河漫滩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