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题目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记》中的教学方法”。
【名师详解】略
更多““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正确答案: (1)滋养对话精神。这包括创设民主、自然自由、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对话氛围;追求生成式的教学;贯彻全纳教学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2)更新学生观。包括:关爱学生;公正与平等;生命意识等。
    (3)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多向交往。

  • 第2题:

    对“报纸应当绝对放弃政治”这一提法进行尖锐批评的革命导师是()。

    • A、恩格斯
    • B、马克思
    • C、列宁
    • D、毛泽东

    正确答案:A

  • 第3题: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教学相长”的涵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
    (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
    (3)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 第5题: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的规律,适应这一规律的教学须做到()。

    • A、防微杜渐
    • B、因材施教
    • C、教学相长
    • D、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 A、《论语》
    • B、《学记》
    • C、《大学》
    • D、《中庸》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的规律,适应这一规律的教学须做到()。
    A

    防微杜渐

    B

    因材施教

    C

    教学相长

    D

    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教师即研究者”,试述你对这一提法的认识。

    正确答案: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行为。它不是为了写成报告或论文发表,也不是为了构建或填补某种理论。教师研究的立足点,首先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切合自身特点的、呈现教育教学原生态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为主。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的理论,在反思中形成的思想,才真正有用。“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发现的东西最有价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

    最早出现于《论语》

    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

    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教学相长”出自《学记》,这种提法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因素。

  • 第10题:

    单选题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

    最早出现于《论语》

    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D

    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教学相长”出自《学记》,这种提法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因素。

  • 第11题:

    “教师即研究者”,试述你对这一提法的认识。


    正确答案: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行为。它不是为了写成报告或论文发表,也不是为了构建或填补某种理论。教师研究的立足点,首先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切合自身特点的、呈现教育教学原生态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为主。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的理论,在反思中形成的思想,才真正有用。“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发现的东西最有价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第12题:

    联合国大会在()年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

    • A、1972
    • B、1980
    • C、1983
    • D、1987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试从“教学媒体到教学资源”这一提法的变化的角度,说明教育技术内涵的发展和变化。


    正确答案: 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传播阶段以前,人们习惯于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媒体的教学作用——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提供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
    随着媒体本身的发展以及传播理论及早期系统论对教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媒体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开始把媒体放到整个教学系统中考察,与教学过程等其他要素联系起来研究,形成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
    在教学媒体阶段,教育技术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效果,以及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性、经济性。
    教学资源的提出,反映了教育技术开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开始全面地分析问题(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运用技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如今,教学媒体只是作为教学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来被考察被利用。

  • 第14题: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 C、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 D、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教学相长


    正确答案: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 第17题:

    判断题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论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上,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正确答案: 法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联合国大会在()年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
    A

    1972

    B

    1980

    C

    1983

    D

    1987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