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三个问题:苏联高尔基《母亲》现代主义作品?最后提到的那些20世纪亚非拉的民族爱国作品(如泰戈尔、鲁迅的作品)算现代主义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现代主义作品吗?那属于什么作品啊?书上没有写明。到底是什么啊!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人教版的

题目
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

三个问题:

苏联高尔基《母亲》现代主义作品?

最后提到的那些20世纪亚非拉的民族爱国作品(如泰戈尔、鲁迅的作品)算现代主义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现代主义作品吗?

那属于什么作品啊?书上没有写明。

到底是什么啊!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

人教版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因此以上三部作品均不属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因此以上三部作品均不属于现代主义
19世纪中后期是现实主义文学开始,20世纪是现代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揭露社会的黑暗,由于工业革命,现代化导致,现代主义不仅有批判,还有赞扬啥的,内容相对丰富
19世纪中后期是现实主义文学开始,20世纪是现代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揭露社会的黑暗,由于工业革命,现代化导致,现代主义不仅有批判,还有赞扬啥的,内容相对丰富
更多“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 三个问题:苏联高尔基《母亲》现代主义作品?最后提到的那些20世纪亚非拉的民族爱国作品(如泰戈尔、鲁迅的作品)算现代主义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现代主义作品吗?那属于什么作品啊?书上没有写明。到底是什么啊!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人教版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5,该作品所属的艺术派是( )。

    A.现代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波普艺术
    D.光效应艺术

    答案:D
    解析:
    它是运用几何图形和色彩对比在二度空间中制造各种光色效果,刺激观者的视觉,使之产生幻觉效果的抽象艺术,也称“欧普艺术”就是视觉效应。

  • 第2题: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 B、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 D、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画派
    •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鲁迅写作《复仇》的动机是什么?你知道鲁迅还有哪些同主题的作品吗?


    正确答案: 鲁迅希望通过文学批判和疗救——“麻木旁观”这民族劣根性。《示众》、《药》、《娜拉走后怎样》、《且介亭杂文末编》、《坟》、《摩罗诗力说》等。

  • 第5题:

    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等表现受到,突出了()和()


    正确答案:变形;荒诞;象征;虚幻性;假定性

  • 第6题:

    下面关于电影《苏州河》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演是娄烨
    • B、纪实风格的作品
    • C、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
    • D、小成本制作的片子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

    • A、《野草》
    • B、《女神》
    • C、《赵阎王》
    • D、《微雨》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多选题
    问题一:从作品的类型来看,《甲思想录》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

    委托作品

    B

    汇编作品

    C

    职务作品

    D

    演绎作品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汇编作品是汇集已有的作品、作品片段、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在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体现独创性的作品,包括报纸、期刊、百科全书、选集、文集、数据库等。《甲思想录》全部内容是由甲的100篇文章组成,故属于汇编作品。

  • 第9题:

    问答题
    鲁迅写作《复仇》的动机是什么?你知道鲁迅还有哪些同主题的作品吗?

    正确答案: 鲁迅希望通过文学批判和疗救——“麻木旁观”这民族劣根性。《示众》、《药》、《娜拉走后怎样》、《且介亭杂文末编》、《坟》、《摩罗诗力说》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具有()、()和装饰主义三个特征。

    正确答案: 引喻主义,文脉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问题一:《父亲最后的来信》属于什么种类的作品?请作选择回答。[2018年真题]
    A

    职务作品

    B

    汇编作品

    C

    合作作品

    D

    委托作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等表现受到,突出了()和()

    正确答案: 变形,荒诞,象征,虚幻性,假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贝聿铭的作品属于()。

    • A、早期现代主义
    • B、晚期现代主义
    • C、现代主义
    • D、古典主义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论述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有哪几位?他们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作品是什么?赖特独有的建筑道路是什么?


    正确答案: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主要有有四位,分别是格鲁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赖特。
    (一)建筑大师格鲁皮乌斯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
    1.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形式
    2.表现现代技术和材料
    3.建筑走工业化的道路
    4.设计在发展中创新
    5.井然有序的功能和良好的空间比例
    6.提倡建筑净化
    7.精确的形式、清新的对比、良好的秩序、形体与色彩的统一合谐
    8.美学观念随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9.鼓励和启发想像力
    “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
    主要作品:
    1.法古斯工厂鞋楦车间
    2.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
    3.包豪斯校舍
    4.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二)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
    1.新建筑的出路在于革命
    2.提倡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3.建筑本身存在着标准
    4.建筑由内而外开始,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5.建筑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造价
    主要作品: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萨伏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圣玛丽亚修道院、印度昌迪加尔法院、朗香教堂、关于城市和居住的设想方案
    (三)现代建筑大师—密斯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德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宿舍,范斯沃斯住宅。
    (四)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独特道路: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主要思想:有机建筑论:内在的—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特定的—整体和局部应与环境协调
    草原式住宅:奇特新鲜的建筑空间.利用地形、地貌和当地建材.反对大城市和工业化建筑
    主要作品:罗伯茨、罗比、威立茨住宅、拉斯金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考夫曼)别墅、东京帝国饭店、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

  • 第15题:

    最早明确的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的大师是谁?他具有代表性的两本著作分别是什么?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
    2.《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3.栗子山庄别墅、BASCO展示中心等。

  • 第16题: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荒诞派的重要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风靡西方剧坛。
    《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两幕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剧中的主要人物两个流浪汉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卑微、低贱、丑恶。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些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天的事也不记得了,只是按照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类应有的尊严,胆战心惊地向人乞讨吃剩扔掉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可以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本质,成为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失去了个性的小零件。剧中所有的人物只是某种习俗、思想感情的代表,它代表的只是类型,而不是个性。
    贝克特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连串无意义的失败和痛苦的记录。他力图通过自己的剧作来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为此,他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艺术形式——“荒诞”。剧作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简直使观众倒胃。这不可思议的东西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作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生活是痛苦的、零碎的,人与人的关系任凭理性是永远也说不清的。因此,他认为在剧中表现连贯的情节是胡编乱造,蒙哄观众。而他所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剧中还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剧中人物疯疯癫癫、充满梦幻意识的外观和舞台布景的莫名其妙,都源于人们的痛苦、恐怖的内心。这种隐藏在荒诞外形下的痛苦和恐怖,也正是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死亡的惨淡人生和苦闷绝望的心态。

  • 第17题:

    试论张爱玲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正确答案: 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较少表现的,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在这一点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 第18题:

    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寻找自我是一个永恒的母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在20世纪初形成,其代表作品有()

    • A、绘画作品《泉》
    • B、《未来主义诗集》
    • C、电影《卡里加里博士》
    • D、小说《尤利西斯》
    • E、文学作品《可溶解的鱼》

    正确答案:B,C,D,E

  • 第20题:

    单选题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B

    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D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张爱玲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正确答案: 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较少表现的,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在这一点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有哪几位?他们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作品是什么?赖特独有的建筑道路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主要有有四位,分别是格鲁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赖特。
    (一)建筑大师格鲁皮乌斯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
    1.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形式
    2.表现现代技术和材料
    3.建筑走工业化的道路
    4.设计在发展中创新
    5.井然有序的功能和良好的空间比例
    6.提倡建筑净化
    7.精确的形式、清新的对比、良好的秩序、形体与色彩的统一合谐
    8.美学观念随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9.鼓励和启发想像力
    “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
    主要作品:
    1.法古斯工厂鞋楦车间
    2.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
    3.包豪斯校舍
    4.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二)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
    1.新建筑的出路在于革命
    2.提倡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3.建筑本身存在着标准
    4.建筑由内而外开始,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5.建筑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造价
    主要作品: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萨伏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圣玛丽亚修道院、印度昌迪加尔法院、朗香教堂、关于城市和居住的设想方案
    (三)现代建筑大师—密斯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主要思想: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德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宿舍,范斯沃斯住宅。
    (四)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独特道路: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主要思想:有机建筑论:内在的—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特定的—整体和局部应与环境协调
    草原式住宅:奇特新鲜的建筑空间.利用地形、地貌和当地建材.反对大城市和工业化建筑
    主要作品:罗伯茨、罗比、威立茨住宅、拉斯金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考夫曼)别墅、东京帝国饭店、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荒诞派的重要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风靡西方剧坛。
    《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两幕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剧中的主要人物两个流浪汉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卑微、低贱、丑恶。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些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天的事也不记得了,只是按照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类应有的尊严,胆战心惊地向人乞讨吃剩扔掉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可以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本质,成为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失去了个性的小零件。剧中所有的人物只是某种习俗、思想感情的代表,它代表的只是类型,而不是个性。
    贝克特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连串无意义的失败和痛苦的记录。他力图通过自己的剧作来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为此,他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艺术形式——“荒诞”。剧作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简直使观众倒胃。这不可思议的东西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作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生活是痛苦的、零碎的,人与人的关系任凭理性是永远也说不清的。因此,他认为在剧中表现连贯的情节是胡编乱造,蒙哄观众。而他所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剧中还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剧中人物疯疯癫癫、充满梦幻意识的外观和舞台布景的莫名其妙,都源于人们的痛苦、恐怖的内心。这种隐藏在荒诞外形下的痛苦和恐怖,也正是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死亡的惨淡人生和苦闷绝望的心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