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A.4800 B.6500 C.800

题目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A.4800
B.6500
C.8000
D.10000

相似考题
更多“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高层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800mm,桩长15m,单桩承担竖向受压荷载2000kN,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设计采取的下列哪些构造措施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

    A. 纵向主筋配8ф20
    B. 桩身通长配筋
    C.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D.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答案:A,B,D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1.1条第1、3款规定,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ф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ф10,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800mm为大直径桩,配8根20mm钢筋,配筋率为8×3.14×102/(3.14×4002)=0.5%,满足要求。
    B项正确,第4.1.1条第2款规定,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该桩端为中风化花岗岩,近似认为为端承桩。
    C项错误,第4.1.2条第1款规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
    D项正确,第4.1.2条第2款规定,混凝土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 第2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拟采用一柱一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J-1,桩身内径d=1.0m,护壁采用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厚度为150mm,以⑤层硬塑状黏土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剖面及地基土层相关参数见题6-8图(图中Es为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
    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粉质黏土可按黏土考虑。

    假定,桩A采用直径为1.5m、有效桩长为15m的等截面旋挖桩。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桩顶附加荷载为4000kN。不计桩身压缩变形,不考虑相邻桩的影响,承台底地基土不分担荷载。试问,当基桩的总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0.6时,基桩的桩身中心轴线上、桩端平面以下3.0m厚压缩层(按一层考虑)产生的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②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0.45,Ip,11=15.575,Is,11=2.599

    A.10.0
    B.12.5
    C.15.0
    D.17.5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下图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
    A.850 B.1000 C.1700 D.2000


    答案:B
    解析:
    根据《桩规》第5.4.6条式(5.4.6-1),

  • 第4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非挤土灌注桩,桩径d为600mm,桩长z=30m,灌注桩配筋、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情况如图5-17所示,第③层粉砂层为不液化土层,桩身配筋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1.1条灌注桩配筋的有关要求。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A.2500
    B.2800
    C.3400
    D.3800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王楼范围的灌注桩采取桩端后注浆措施,注浆技术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的有关规定,根据地区经验,各土层的侧阻及端阻提高系数如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估算得到的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500 B.6000 C8200 D10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5.3.10条,
    根据《桩规》表5.3.6-2,桩身直径为800mm,故侧阻和端阻尺寸效应系数均为1.0,桩端后注浆的影响深度应按12m取用,因此:

  • 第6题:

    对某桩径为1.1m的嵌岩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的采用钻芯法检测,下列哪些钻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 A、钻入桩端持力层3.5m
    • B、钻入桩端持力层3.2m
    • C、钻入桩端持力层3.0m
    • D、钻入桩端持力层3.8m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某建筑场地地下水位为地表面下2.5m,地层为黏性土夹有砾石,桩径为1.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砾岩,则应采用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为()。

    • A、沉管灌注桩
    • B、冲击成孔灌注桩
    • C、人工挖孔灌注桩
    • D、螺旋钻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 A、设计桩长
    • B、持力层深度
    • C、贯入度
    • D、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A,D,E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下列(  )情况下不适合采用静压预制桩。
    A

    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B

    桩身穿越碎石层

    C

    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D

    桩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附录A表A.0.1规定,静压桩在下列情况下有可能采用:桩身穿越土层为粉土、砂土、碎石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间有硬夹层、中间有砂夹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为碎石土。在下列情况下不宜采用:桩身穿越土层为中间有砾石夹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为软质岩石和风化岩石。

  • 第11题:

    单选题
    地下土层构造为砂土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线距地面0.7m,采用桩基础应选择哪种灌注桩?
    A

    套管成孔灌注桩

    B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C

    人工挖孔灌注桩

    D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A

    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B

    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C

    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答案:A,D,E
    解析:
    对于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当采用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的控制以标高为主,并以贯入度(或贯入速度)为辅; 对于端承桩,当采用钻、挖、冲成孔时,必须保证桩孔进入硬土层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并将孔底清理干净;当采用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的控制以贯入度(或贯入速度)为主,与设计持力层标高相对照为辅。

  • 第14题: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主楼范围的灌注桩采取桩端后注浆措施,注浆技术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规定,根据地区经验,各土层的侧阻及端阻提高系数如图16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算得到的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0
    B.6000
    C.8200
    D.10000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图16(Z)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

    A.850
    B.1000
    C.1700
    D.2000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主楼范围的工程桩桩身配筋构造如上图,主筋采用HRB400钢筋,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桩的水平变形系数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按固接考虑。试问,桩身轴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 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提示:撤泥土层按液化土、
    A.4800 B.6500 C.8000 D.10000


    答案:A
    解析:
    根据《桩规》第5.8.2条及第5.8.4条,

  • 第17题:

    某工程桩桩径为2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请问钻进桩端持力层孔数和桩端下持力层厚度为()时较合适。

    • A、1孔,2m
    • B、2孔,4m
    • C、3孔,6m
    • D、3孔,4m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 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 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 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地下土层构造为砂土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线距地面0.7m,采用桩基础应选择哪种灌注桩?()

    • A、套管成孔灌注桩
    • B、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C、人工挖孔灌注桩
    • D、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端承型桩:当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必须保证()

    • A、设计桩长
    • B、持力层深度
    • C、贯入度
    • D、桩端进入持力层设计深度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在()情况下不宜采用静压预制桩。

    • 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 B、桩身穿越碎石层
    • 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 D、桩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情况下不宜采用静压预制桩。
    A

    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B

    桩身穿越碎石层

    C

    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D

    桩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面正确的是()。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

    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

    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

    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

    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