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桩竖向承载力值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确定C、初步设计时可按桩侧阻力,桩端承载力经验参数估算D、采用现场静载实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且不应少于3根

题目
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桩竖向承载力值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确定
C、初步设计时可按桩侧阻力,桩端承载力经验参数估算
D、采用现场静载实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且不应少于3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6条第1、3、4款的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值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且不应少于3根;单桩的静载荷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Q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初步设计时可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式

更多“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哪些选项是可能导致软土深基坑坑底隆起失稳的原因?
    (A)支护桩竖向承载力不足 (B)支护桩抗弯刚度不够
    (C)坑底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 (D)坡顶超载过大


    答案:C,D
    解析:

  • 第2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当需要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竖向承载力时应按地震作用效应(  )计算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A.标准组合
    B.基本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偶然组合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 第3题:

    某工程桩总数为130根,均为抗压桩,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验收静载检测的数量和加载吨位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检测数量为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130×1%=1.3,故检测数量为3根
    加载吨位:1200×2=2400kN

  • 第4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嵌岩灌注桩桩底进入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为()

    • A、300mm
    • B、400mm
    • C、500mm
    • D、600mm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按()的原则。()

    • A、强度设计
    • B、变形设计
    • C、稳定设计
    • D、耐久性设计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有()。

    • A、载荷试验
    • B、原位测试
    • C、公式计算
    • D、建设单位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

    • A、甲级
    • B、乙级
    • C、丙级
    • D、丁级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问答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Q,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如何取值?

    正确答案: 取单桩竖向力极限承载力的一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单桩竖向承载力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B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确定

    C

    初步设计时可按桩侧阻力、桩端承载力经验参数估算

    D

    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3根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下列哪些选项是可能导致软土深基坑坑底隆起失稳的原因?(  )[2012年真题]
    A

    支护桩竖向承载力不足

    B

    支护桩抗弯刚度不够

    C

    坑底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

    D

    坡顶超载过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V表V.0.1规定,坑底隆起稳定性计算公式:
    KD=(Ncτ0+γt)/[γ(h+t)+q]
    式中:Nc为承载力系数,τ0为由十字板试验确定的总强度,kPa;γ为土的重度;KD为入土深度底部土坑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t为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h为基坑开挖深度,m;q为地面荷载,kPa。
    所以基坑底隆起稳定性验算,实质上是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的,坡顶超载过大,超过了坑底软土地基承载力,也会导致坑底隆起失稳。

  • 第11题:

    单选题
    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桩竖向承载力值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B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确定

    C

    初步设计时可按桩侧阻力,桩端承载力经验参数估算

    D

    采用现场静载实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且不应少于3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6条第1款,单桩竖向承载力值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且不应少于3根;根据第3款,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参数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第4款,初步设计时可按式(8.5.6-1)估算,即Ra=qpaAp+up∑qsinli,式中,qpa、qsin为桩端阻力特征值和桩侧阻力特征值。

  • 第12题:

    填空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

    正确答案: 一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时,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
    C项,基底附加应力是指由于修建建筑物而在地基表面处增加的应力,其大小等于基底应力减去基底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匀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 第14题:

    在该工程的试桩中,由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得到3根试验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7680kN、8540kN、895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试问,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800
    (B)4000
    (C)4200
    (D)4400


    答案:A
    解析:
    (A)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Q.0.10第6款:对桩数三根或三根以下的柱下桩台,取最小值768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7680/2kN=3840kN

  • 第15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Q,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如何取值?


    正确答案:取单桩竖向力极限承载力的一半。

  • 第16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定值设计法()

    • 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容许承载力设计
    • 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基础结构的抗弯设计
    •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地基稳定性验算
    • D、《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边坡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计,桩端以下()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


    正确答案:3;岩体临空面

  • 第18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


    正确答案:一半

  • 第19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要求怎样确定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工程桩总数为130根,均为抗压桩,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验收静载检测的数量和加载吨位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检测数量为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130×1%=1.3,故检测数量为3根
    加载吨位:1200×2=2400k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按()的原则。()
    A

    强度设计

    B

    变形设计

    C

    稳定设计

    D

    耐久性设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桩身强度Q≤Apfcψc,其中ψc为基桩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的取值与下列(  )无关。
    A

    桩周土性质

    B

    桩型及成桩工艺

    C

    桩的长度

    D

    桩的材料强度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1条规定,ψc为工作条件系数,非预应力预制桩取0.75,预应力桩取0.55~0.65,灌注桩取0.6~0.8(水下灌注桩、长桩或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5时用低值)。基桩工作条件系数ψc只与桩型及成桩工艺有关,与庄周土性质桩长以及桩的材料强度无关。

  • 第23题:

    单选题
    假定在该工程中,经静载荷试验测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和8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最接近于(  )kN。
    A

    429.3

    B

    515

    C

    575

    D

    618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Q第Q.0.10条第6款规定,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桩台,取最小值。
    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830+865+880)/3=858.3kN;
    极值为:880-830=50<858.3×30%=257.5kN;
    故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a=858.3/2=429.15kN。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4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时,哪些选项所采用的荷载组合类型相同?(  )[2013年真题]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B

    计算地基变形

    C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D

    计算滑坡推力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③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④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