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A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 B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C 强夯置换法和砂石桩法置换处理适用于饱和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 D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一定设置排水竖井

题目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A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
B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C 强夯置换法和砂石桩法置换处理适用于饱和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
D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一定设置排水竖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解答:《地处规》Θ第11.1.1条,知(A)正确;
《地处规》第7.1.1条,知(B)正确;
《地处规》第6.1.1条、8.1.1条,知(C)正确;
《地处规》第5.2.15条、5.2.19条,知(D)错误。
更多“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A 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B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C 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D 低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


    答案:D
    解析:
    解答:《地规》第6.5.1条第5款,知(A)确;《地规》第10.3.8条第3款,知(B)正确;
    《地规》第10.2.13条,知(C)正确;
    《地规》表5.3.4,知(D)错误。

  •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下列哪项地基处理方法用于软弱黏性土效果最差?
    (A)真空预压法 (B)振冲密实桩法
    (C)石灰桩法 (D)深层搅拌法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题表所列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有关公式所采用的设计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答案:A,D
    解析: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统一设计标准》(GB 50123—2008)第2.1.31条规定,极限状态法是指不使结构超越某种规定的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
    根据第2.1.32条规定,容许应力法是指使结构或地基在作用标准之下产生的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应力(材料或岩土强度标准值除以某一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根据第2.1.33条规定,单一安全系数法是指使结构或地基的抗力标准值与作用标准值的效应之比不低于某一规定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的公式(5.2.1-2)规定,即pmax≤l.2fa的设计方法是安全系数法;根据公式(8.5.4-1)规定,即Qk≤Ra的设计方法是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 第4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2013年真题]

    A.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
    B.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C.强夯置换法和砂石桩法置换处理适用于饱和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
    D.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一定设置排水竖井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根据第5.2.17条规定,真空预压处理地基应设置排水竖井。A项,根据第7.3.1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B项,根据第7.2.1条第3款规定,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C项,根据第6.1.2条和第7.2.1条第1款规定,强夯置换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饱和黏土地基,如对变形控制不严格,可采用砂石桩法置换处理。

  • 第5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最常用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是()。

    • A、强夯地基法
    • B、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法
    • C、振冲地基法
    • D、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法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利用天然地基有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即地基处理。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 A、地基换填
    • B、强夯地基
    • C、振冲地基
    • D、人工挖孔桩填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试论述地基处理的目的和其方法分类


    正确答案: 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分类方法:按时间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土性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黏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也可按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

  • 第8题:

    论述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一般而言,地基问题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力及稳定性;
    (2)沉降变形;
    (3)动荷载下的地基液化;
    (4)渗透破坏。存在上述问题的地基为不良地基或软弱地基,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不能满足直接使用的天然地基进行针对性地处理,以解决不良地基所所在的承载力、变形、稳定、液化及渗透问题,从而满足工程的要求。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最常用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是()。
    A

    强夯地基法

    B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法

    C

    振冲地基法

    D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该方法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脚架、龙门架)将大吨位(一般8~30t)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桥梁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选项中,不适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
    A

    换土垫层

    B

    排水固结

    C

    振密挤密

    D

    加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论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2014年真题]
    A

    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B

    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C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D

    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布置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4条规定,多桩复合地基的布桩宜采用正方形或三角形间隔布置,刚性桩宜在基础范围内布桩,其他增强体布桩应满足液化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同性质土质处理范围的要求;A项,根据第3.0.4条第2款规定,除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外的其他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B项,根据第3.0.7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0;散体加固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加固材料的密实度通过实验确定;胶结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桩体断裂后滑动面材料的摩擦桩性能确定;C项,根据第7.9.2条条文说明规定,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 第12题:

    多选题
    利用天然地基有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即地基处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A

    地基换填

    B

    强夯地基

    C

    振冲地基

    D

    人工挖孔桩

    E

    深层搅拌地基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设计方法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2013年真题]

    A、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
    B、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C、强夯置换法和砂石桩法置换处理适用于饱和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
    D、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一定设置排水竖井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根据第5.2.17条规定,真空预压处理地基应设置排水竖井。A项,根据第7.3.1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干法;B项,根据第7.2.1条第3款规定,不加填料振冲加密桩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C项,根据第6.1.2条和第7.2.1条第1款规定,强夯置换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饱和黏土地基,如对变形控制不严格,可采用砂石桩法置换处理。

  • 第14题:

    下列关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作用机理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增大压力扩散角
    B、调整不均匀沉降
    C、提高地基稳定性
    D、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

    答案:D
    解析: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是由分层铺设于垫层中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垫层土组合构成的。加筋垫层的工作机理为:在建筑荷载作用下,筋带与土颗粒界面的摩擦作用,一方面限制了颗粒之间的运移,从而使垫层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筋带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从而抵消了部分建筑荷载,并将建筑荷载均化传递分布到地基土中,可以较好地起到换填作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1条条文说明规定,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垫层有效地改变了天然地基的性状,增大了压力扩散角,降低了下卧土层的压力,约束了地基侧向变形,调整了地基不均匀变形,增大地基的稳定性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 第15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地基变形设计要求的论述,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B)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单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C)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 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D)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6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其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时,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答案:D
    解析:
    (D)解答:(A)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0.1。
    (B)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 0.1。
    (C)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 2002)第3.0.5条。
    (D)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表3.0.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根据第3.0.2条及表3.0.2,框架结构大于5层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6层框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 第16题:

    论述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采用更明确的问法。
    (2)诱导性问题。使问题产生诱导性的问题,往往是调查问卷中引用了权威的话,解决的方法是采取中立的态度。
    (3)问题与答案不协调。解决的方法是去掉与问题不协调的答案。
    (4)敏感性问题。对于敏感性的问题,为了解除回答者的顾虑,通常在问卷中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办法。包括释疑法、假定法、转移法、间接法等。

  • 第17题:

    下列关于基底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桥涵的地基,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
    • B、特殊设计的小桥涵对地基沉陷有严格要求,且土质不良时,宜进行荷载试验
    • C、对经加固处理后的特殊地基,一般采用荷载试验
    • D、大、中桥地基,一般由检验人员用直观、触探、挖试坑或钻探试验等方法,确定土质容许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关于桥梁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选项中,不适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

    • A、换土垫层
    • B、排水固结
    • C、振密挤密
    • D、加筋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利用天然地基有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即地基处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 A、地基换填
    • B、强夯地基
    • C、振冲地基
    • D、人工挖孔桩
    • E、深层搅拌地基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底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桥涵的地基,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

    B

    特殊设计的小桥涵对地基沉陷有严格要求,且土质不良时,宜进行荷载试验

    C

    对经加固处理后的特殊地基,一般采用荷载试验

    D

    大、中桥地基,一般由检验人员用直观、触探、挖试坑或钻探试验等方法,确定土质容许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利用天然地基有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即地基处理。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A

    地基换填

    B

    强夯地基

    C

    振冲地基

    D

    人工挖孔桩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一般而言,地基问题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力及稳定性;
    (2)沉降变形;
    (3)动荷载下的地基液化;
    (4)渗透破坏。存在上述问题的地基为不良地基或软弱地基,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不能满足直接使用的天然地基进行针对性地处理,以解决不良地基所所在的承载力、变形、稳定、液化及渗透问题,从而满足工程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可分为四类型:
    1.强夯密实;
    2.换置垫层;
    3.排水固结;
    4.化学加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