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的要求,何项不正确(  )A.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应有不少于2根上部钢筋伸至悬挑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B.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上部纵向钢筋的第二排钢筋,当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时,可在梁的上部截断C.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D.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题目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的要求,何项不正确(  )

A.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应有不少于2根上部钢筋伸至悬挑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
B.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上部纵向钢筋的第二排钢筋,当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时,可在梁的上部截断
C.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
D.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的要求,何项不正确(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该结构沿地震作用方向的某剪力墙1~6层连梁LL1如图所示,截面尺寸为350mm×450mm(h0=410mm),假定,该连梁抗震等级为一级,纵筋采用上下各422,箍筋采用构造配筋即可满足要求。试问,下列关于该连梁端部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箍筋的构造配箍,哪一组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梁局部平面图如图1-28所示。梁L1截面(单位:mm) 300x5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RB335。关于梁L1两端截面A、C梁顶配筋及跨中截面B梁底配筋(通长,伸入两端梁、柱内,且满足锚固要求),有以下4组配置。试问,哪一组配置与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最为接近?提示:不必验算梁抗弯、抗剪承载力。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高规》第6.1.8条及条文说明,梁L1与框架柱相连的A端按框架梁抗震要求设计,与框架梁相连的C端,可按次梁非抗震要求设计,(A)不合理。

  • 第3题:

    关于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纵筋配筋率
    C.剪跨比
    D.箍筋配筋率

    答案:B
    解析:
    纵筋在抗剪中主要提供销栓作用,由于混凝土沿着纵向钢筋发生撕裂,销栓作用不宜发挥,所以经常被忽略,因此纵筋配置的多少对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

  • 第4题:

    基础梁梁底梁顶有高差时,配筋构造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增设二排补强钢筋。

  • 第5题:

    钢筋混凝土梁实际配筋率等于最大配筋率时发生的破坏,称为少筋破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钢筋混凝土梁中,下列属于防止斜截面破坏的措施为()。

    • A、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
    • B、规定梁最小配筋率
    • C、适当配置箍筋,并满足规范要求
    • D、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E、适当配置弯起钢筋,并满足规范要求

    正确答案:A,C,E

  • 第7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侧向刚度大
    • B、连梁的箍筋有加密的要求
    • C、高层建筑中,主要抵抗水平荷载
    • D、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一般应大于100mm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率μmax给定了适筋梁与少、超筋梁的界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判断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率μmax给定了适筋梁与少、超筋梁的界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有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不对称配筋),计算得As=-462mm2,则应按下列何项配筋?()
    A

     As按462mm2配置;

    B

     As按0.006bh配筋;

    C

     As按0.002bh配筋;

    D

     As可以不配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破坏特征?

    正确答案: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
    适筋梁的破坏始于受拉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由于钢筋屈服后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使裂缝急剧开展和挠度急剧增大,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这种破坏称为延性破坏。适筋梁的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发挥。
    超筋梁混凝土被压碎时钢筋的应力还未达到屈服强度;这种单纯因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破坏,发生得非常突然,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超筋梁。
    少筋梁一旦出现裂缝,钢筋的应力就会迅速增大并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甚至被拉断。在此过程中,裂缝迅速开展,构件严重向下挠曲,最后因裂缝过宽,变形过大而丧失承载力,甚至被折断。这种破坏也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少筋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圈梁”相对准确的说法是()。
    A

    连续的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B

    对房屋进行加固的梁,亦称“腰筋”

    C

    地梁不是圈梁

    D

    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砼梁构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局部配筋如图6-23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40(fc=19.1N/mm2),梁纵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HRB335(fy=300N/mm2),as=60mm。

    关于梁端A—A剖面处纵向钢筋的配置,如果仅从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下列何项配筋相对合理?(  )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



    2.关于图的截面配筋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筋构造正确,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B.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0构造纵筋
    C.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4构造纵筋
    D.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2Φ10构造纵筋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2.13条,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001bhw,间距不宜大于200mm。本梁hw=h0=455mm>450mm,应配腰筋。
    B项,0.001bhw=0.001×250×455=113.8mm2;1Φ10构造纵筋:As=78.5<113.8mm2。
    D项,2Φ10构造纵筋:As=157>113.8mm2,太密,不太合理。
    C项,1Φ14:As=153.9>113.8mm2,间距(455-42)/2=207mm≈200mm,且1Φ14与架立筋直径相同,方便施工,更合理。

  • 第15题:

    楼层梁与屋面梁的配筋构造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楼层梁钢筋可以直锚,屋面梁钢筋不可以直锚,而且还要增加锚固长度。

  • 第16题:

    当板与主梁相交时,板的配筋有何要求?该筋的直径与间距各为多少?


    正确答案:(上部)配置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

  • 第17题:

    钢筋混凝土梁实际配筋率等于最大配筋率时发生的破坏是下列()破坏。

    • A、适筋破坏
    • B、超筋破坏
    • C、少筋破坏
    • D、界限破坏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矩形钢筋混凝土雨篷梁,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关于其配筋及构造要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箍筋必须做成封闭式
    • B、箍筋的末端必须做成135°弯钩
    • C、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截面长边边长
    • D、箍筋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倍箍筋直径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钢筋混凝土梁实际配筋率等于最大配筋率时发生的破坏是下列哪种破坏()

    • A、适筋破坏
    • B、超筋破坏
    • C、少筋破坏
    • D、界限破坏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

    侧向刚度大

    B

    连梁的箍筋有加密的要求

    C

    高层建筑中,主要抵抗水平荷载

    D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一般应大于100m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剪力墙体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不小于160mm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础构件配筋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2007年真题]
    A

    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

    B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C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其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D

    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


    正确答案: C
    解析: B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4.15条,梁板式役基的底板和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尚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底板上下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0.15%,正确;C项,根据第8.4.16条,柱下板带中,柱宽及其两侧各0.5倍板厚且不大于1/4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其钢筋配置量不应小于柱下板带钢筋数量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平板式筏基柱下饭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支座钢筋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顶部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上下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正确;D项,根据第8.5.3条第7款,桩的主筋配置应经计算确定;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锤击沉桩)、0.6%(静压沉桩),预应力桩不宜小于0.5%;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桩顶以下3~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宜适当加强加密;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钢筋混凝土深梁与普通混凝土梁在破坏形态、配筋构造和内力计算等方面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1)破坏形态上。钢筋混凝土深梁主要是弯曲破坏、剪压破坏、局部承压破坏和锚固破坏。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上主要是少筋、超筋梁破坏和适筋梁破坏,斜截面上主要是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2)配筋构造上。对于钢筋混凝土深梁,纵向受拉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深梁下边缘以上0.2h的高度范围内,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伸入支座且应可靠地锚固,不得在跨间弯起或截断。对于荷载作用在顶部的深梁,在端支座处应设置附加水平钢筋和附加竖向钢筋,其范围为0.3h×0.5h。普通混凝土梁则主要是纵筋,箍筋,架立筋等,纵筋按计算要求确定,箍筋一般满足规范构造要求既可。
    (3)内力计算方面。简支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类似,以支座反力推算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连续梁的内力计算,跨高比较小,作用在深梁上的荷载主要通过压缩刚度和剪切刚度直接传到支座上,因此弯矩和剪力与一般连续梁不同,其跨中正弯矩比一般连续梁大,而支座负弯矩偏小,且随跨高比和跨度的不同而变化,计算应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按弹性力学方法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砌体结构的4种观点: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Ⅱ.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有组合墙楼层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Ⅲ.抗震设防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6%;Ⅳ.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正确,Ⅲ、Ⅳ错误

    B

    Ⅱ、Ⅲ正确,Ⅰ、Ⅳ错误

    C

    Ⅲ、Ⅳ正确,Ⅰ、Ⅱ错误

    D

    Ⅰ、Ⅲ正确,Ⅱ、Ⅳ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Ⅰ项,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9条第3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正确;Ⅱ项,根据第8.2.9条第4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错误;Ⅲ项,根据第10.2.2条第3款规定,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的配筋率不小于0.6%,大于1.4%时取1.4%,正确;Ⅳ项,根据第8.1.3条第5款规定,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