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间歇性精神病人朱某,在其精神正常时对他人进行殴打,警官王某认为朱某系精神病人不予处罚。 ( )

题目

间歇性精神病人朱某,在其精神正常时对他人进行殴打,警官王某认为朱某系精神病人不予处罚。 ( )


相似考题
更多“间歇性精神病人朱某,在其精神正常时对他人进行殴打,警官王某认为朱某系精神病人不予处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赵某为A市纺织厂工人,一天下班后,赵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两个流氓正在殴打一名男性,听声音赵某辨认出被殴打的人正是自己的表弟。赵某于是便冲上前阻止两个流氓的殴打行为,但是却反遭到一名流氓的攻击,赵某为自保被迫还手。在对打时,穿着便衣的民警朱某路过,朱某见情况紧急在未表明其公安人员身份下即抓住赵某的左肩试图遏止打斗,赵某误认为朱某是对方的同伙帮凶,便拔出身上的剪刀对朱戳了一刀逃跑,因朱某叫喊,赵某被群众抓住。朱某身受重伤,经法医鉴定,属于法定重伤的一种。

    法院判决认为,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应定过失致人重伤罪。


    正确答案:
    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采取的制止其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要件为:其一,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其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其三,防卫行为必须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其四,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其五,正当防卫除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暴力犯罪外,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只有符合上述条件时,才能成立正当防卫。   
    根据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分析此案,我们认为,赵某的行为确是假想防卫的行为,但是其行为主观上没有罪过,危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其原因为:   
    首先,赵某的假想防卫具有必然性,因为当便衣民警朱某在没有表明自己身份的情况下,抓住赵某的左肩,在双方搏斗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对方人多的情况下,要求赵某判明来者是民警是不可能的,是属于“对不法侵害人的认识错误导致防卫第三者”,因此,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其次,赵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而引起的假想防卫,对其造成损害的后果不负法律责任。因此,赵某在当时情况下对不法侵害人的认识错误导致防卫第三者,并不能否定其防卫的假想性,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要求其预见其行为结果的发生。   
    根据《刑法》第16条之规定,应认为是意外事件。

  • 第2题:

    间歇性精神病人朱某,在其精神正常时对他人进行殴打,警官王某认为朱某系精神病人不予处罚。(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致人损害,应予处罚。

  • 第3题:

    精神病人王某冲入淘娃娃幼儿园将入托的小明打伤,小明的父母与王某的监护人朱某及淘娃娃幼儿园协商赔偿事宜无果,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明不是原告
    B.王某、朱某、淘娃娃幼儿园是共同被告
    C.小明的父母是原告
    D.仅淘娃娃幼儿园是被告

    答案:B
    解析:
    选项ABC:小明是原告,王某、朱某、淘娃娃幼儿园是共同被告。

  • 第4题:

    李某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其在精神正常时谎报火警,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行政处罚。

    A.不予

    B.从重

    C.予以

    D.从轻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王某,男,1987年2月27日出生。2003年2月27日,王某趁李某全家外出游玩,翻墙进入李某院子中,并偷偷溜进李某的卧室。在一通翻箱倒柜之后,王某共搜集到现金5000元、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13000元)和其他一些小首饰。正在王某准备翻墙逃跑的时候,李某的表哥朱某来李某家串门,恰好看见王某在墙上。朱某大声呵斥王某,要求其把李某的东西全都放下。但王某不予理睬,反而从墙上跳下,向远处逃跑。朱某一把扯住王某的衣服,但王某从兜里快速取出一把匕首向朱某的心脏刺去,朱某应声倒地。后朱某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那么应当如何处置王某?()

    A:以抢劫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王某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考点】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实施转化抢劫行为的定性。详解:首先,计算年龄应以实足周岁为准。由题干可知,2003年作案时,王某尚未满16周岁。所以王某只可能涉嫌法定的8类犯罪。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在类似本案的情形下,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将不会被认定为抢劫罪,而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应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