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不属于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主体要件的是( )。A.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居民梁某B.精神病人李某C.哺乳自己2岁婴儿的妇女陆某D.年满14周岁的张某

题目

下列不属于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主体要件的是( )。

A.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居民梁某

B.精神病人李某

C.哺乳自己2岁婴儿的妇女陆某

D.年满14周岁的张某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不属于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主体要件的是( )。A.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居民梁某B.精神病人李某C.哺乳自己2岁婴儿的妇女陆某D.年满14周岁的张某”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000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某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 )

    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正确答案:A
    在实行犯的共犯中,只要有一方既遂,所有共犯人就应当承担既遂的罪责。

  • 第2题:

    张某,汉族,我国某自治县的一名公民.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他的说法,能够成立的是哪些?

    A.在年满l8周岁以前,张某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B.在年满18周岁以后,张某享有传教的自由

    C.张某有资格担任该自治县的副县长

    D.张某有资格担任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


    正确答案:CD
    63.【答案】CD 【考点l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民族自治机关的组成【解析】在我国,言论自由的权利没有年龄上的限制,所以A错误,不当选.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不包括创教和传教的自由,所以B错误,不当选.

  • 第3题:

    张某和李某夫妻因在一次事故中身体严重受伤,失去劳动能力,无力继续抚养自己的女儿张千,便欲将女儿送给他人收养。邻村王某(男)未曾娶妻生子,独身一人生活多年,有些积蓄。考虑到年老后的生活,便产生收养张千的想法。经和张某、李某商议,达成了收养协议。张某若要收养张千,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张千应不满14周岁

    B.王某应和张千年龄相差40周岁以上

    C.若张千已满10周岁,应征求其本人意见

    D.王某应年满40周岁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下列属于一般不决定劳动教养的是( )。

    A.盲、聋、哑人

    B.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年满六十周岁

    D.因逃避惩罚,自伤身体,造成严重残疾的


    正确答案:AB
    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第11条的规定,对盲、聋、哑人,严重病患者,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年满六十周岁又有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者,一般不决定劳动教养;确有必要劳动教养的,可以同时决定劳动教养所外执行。故AB项正确,C项错误。违法犯罪嫌疑人为抗拒审查、逃避惩罚而自伤、自残,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应当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 第5题:

    下列人员不属于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的是(  )。

    A.五保户赵某
    B.不享受低保待遇的城市贫困居民周某
    C.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李某
    D.贫困农民张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另一类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另一类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 第6题: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 000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  )。
    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答案:A
    解析: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张某与李某合谋进行抢劫,只要张某既遂,整个犯罪就是既遂。至于张某欺骗李某,只是共同犯罪人内部的分赃关系,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故选A项。

  • 第7题:

    张某24岁,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他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将自己所有的一幅国画出售给李某,收取画的费用,井将画给了李某。事后张某的配偶对该买卖不予承认,要求李某返还该画。张某出售该画的行为属于( )。

    A.无效
    B.可撤销
    C.待定
    D.有效

    答案:D
    解析:
    对于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订立合同,但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当的合同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实施合同行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精神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张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认定为有效。

  • 第8题:

    共用题干
    某市有关政策规定,只有具有本市户口的居民才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张某无该市户口,遂与李某书面协议商定;张某出资25万元以李某名义购买G公司经济适用住房一套,张某实际占有、使用,房屋登记于李某名下.后李某以该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8万元.贷款到期后,李某无力偿还,现在银行要求处置该住房以实现抵押权,张某以自己为房屋实际所有人,要求有关部门确认李某抵押该住房无效.

    李某与G公司签订购房合同,如合同合法生效,则李某应具备的条件为().
    A:李某是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B:李某是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C:李某14周岁、因受赠有巨额财产
    D:李某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D
    解析:

  • 第9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已满17周岁,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因不满十八周岁,因此不构成犯罪
    B.对其不适用死刑
    C.在审判的时候,没有通知其父母到场
    D.因该案在社会反响较大,法院决定对该案公开审理

    答案: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因此选择B项。

  • 第10题:

    吸毒成瘾的张某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对其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判断题
    吸毒成瘾的张某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对其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有()。
    A

    怀孕的妇女李某

    B

    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陈某

    C

    17周岁的未成年人郑某

    D

    14周岁的未成年人陈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 )

    A.李某遗弃瘫痪的父亲致其死亡

    B.监管人员陈经常殴打体罚被监管人李致其重伤

    C.张某在休闲广场上强制猥亵妇女李某致李某当场羞愧自杀

    D.李某侮辱张某导致张某自杀身亡


    正确答案:ABCD
    【考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
    【解析】凡是结果加重犯都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否则就不是结果加重犯。上述四种情形我国刑法都没有特殊规定,因此不是结果加重犯。

  • 第14题:

    不能辨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张某被公安执勤汽车撞伤,赔偿请求权人是______

    A.张某本人

    B.张某的父母

    C.张某的妻子

    D.张某委托的律师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对下列人员不可以进行劳动教养的是( )。

    A.对精神病人可以进行劳动教养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

    C.在大陆违法犯罪的我国台湾地区居民

    D.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对精神病人、呆傻人员不得决定劳动教养。故A项符合题意。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违法犯罪的我国台湾地区居民和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不得决定劳动教养。故ABCD项符合题意。

  • 第16题:

    下列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有( )。

    A.罪犯王某有严重胃病危及生命,需要保外就医

    B.张某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C.李某怀孕3个月

    D.赵某正在哺乳自己刚出生的婴儿


    正确答案:ABCD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有三种情形:一是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即可暂予监外执行。

  • 第17题:

    以下列举的主体,不享有选举权的是( )

    A.爱德华半年前加入中国国籍,此后一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B.万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C.菲菲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舞蹈演出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D.李某正在被劳动教养

    答案:C
    解析: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1)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年满18周岁;(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C选项中菲菲虽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但是并未满18周岁,因此不享有选举权:

  • 第18题:

    下列物权的取得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的有(  )。

    A.李某用自己的房屋为张某设定抵押权
    B.李某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盖了一栋房屋
    C.李某继承了其父的一栋房屋
    D.法院生效判决将王某的房屋判给了李某
    E.国家征收了李某的一幢房屋

    答案:B,C,D,E
    解析:
    生产、继承、征收和判决引起物权变动时,都不需要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 第19题:

    王某(13周岁)强奸了妇女后又杀害妇女,逃到朋友李某(17周岁)处寻求躲藏。李某收留了王某,但1个月后被警方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王某以强奸罪论处
    B.对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对李某以窝藏罪论处
    D.对王某不作犯罪处理,因此王某不属于犯罪分子,李某不构成窝藏罪

    答案:C
    解析:
    A项、B项错误。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即使客观行为具有法益侵害性,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也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具有主观(责任)阻却事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本题中,王某强奸了妇女后又杀害妇女的行为,侵犯了妇女的性自主权与生命权,具有法益侵害性。主观上属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妇女的性自主权与生命权受到损害的结果,却仍然积极追求该结果发生的故意。但因为王某只有13周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具有主观(责任)阻却事由。因此,王某不构成犯罪,也不承担刑事责任,对王某也就不能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论处。 C项正确,D项错误。我国《刑法》第310条对窝藏罪的规定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此处的“犯罪”包括行为人只符合窝藏罪这一犯罪构成中的客观阶层要件,而不符合主观阶层要件的情形。因此,虽然王某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其行为符合窝藏罪的客观阶层要件,李某在王某实施法益侵害行为后,收留王某以躲避刑事追究的行为,属于窝藏罪,应当以窝藏罪论处。

  • 第20题:

    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赵某,9周岁。系某小学学生
    B.王某,15周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
    C.张某,13周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
    D.李某,17周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答案:D
    解析:
    (1)“视为”二字极为关键,它们提示考生题目考查的是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年龄区段,看透这一点,此题可以立即锁定选项D;(2)主要法律依据: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题考查:法律关系

  • 第21题:

    下列注册证书失效的是()。

    A.张某所在企业破产
    B.王某调离原企业到新单位
    C.李某年龄明年65周岁
    D.赵某年满17周岁注册在本单位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65页
    注册建造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失效:
    (1)聘用单位破产的;
    (2)聘用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3)聘用单位被吊销或者撤回资质证书的;
    (4)已与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关系的;
    (5)注册有效期满且未延续注册的;
    (6)年龄超过65周岁的;
    (7)死亡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8)其他导致注册失效的情形。

  • 第22题:

    下列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有()。

    • A、怀孕的妇女李某
    • B、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陈某
    • C、17周岁的未成年人郑某
    • D、14周岁的未成年人陈某

    正确答案:A,B,D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

    在某超市上班且年满16周岁的王某

    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且年满1o周岁的李某

    C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且年满20周岁的钱某

    D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且年满20周岁的胡某


    正确答案: D
    解析: (1)选项A: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选项BD://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选项C://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