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调值
更多“举例说明声调的发音要领是怎样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声调发音中,声带越紧,声调就越高;声带越松,声调就越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水果”在实际发音中,第一个声调应变成近似阳平的调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发音时的绝对频率不同,声调的调值就会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什么是轻声?()

    • A、在词或语句中,有些音节失去了它原来的声调
    • B、没有发出声的文字
    • C、降低发音的调值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下达口令的基本要领是发音部位要正确,掌握好音节,注意音色,突出主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一个完整的音节发音过程中,音高变化称什么?()

    • A、声调
    • B、调值
    • C、调类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正确答案: 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成四等分,由低向高标上1、2、3、4、5,依次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在直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来表示普通话四个调值的高低升降变化。高而平的线表示阴平,以55来表示;由中向高变化的线表示阳平,用35来代表:先降后升的线表示上声,用214来表示;由高而低的线表示去声,用51来代表。这就是教学上常用的简化的声调标记法,即五度标记法。

  • 第8题:

    《广韵》时代的四声是怎样发展成为普通话的声调的?


    正确答案:主要根据声母的清浊而演变分化。
    ①平分阴阳。中古平声字清声母的普通话读阴平;中古平声字浊声母的普通话读阳平。
    ②浊上变去。中古上声全浊音归去声。
    ③中古去声字母无论清浊,仍属去声。
    ④中古入声字分派平、上、去三声中:
    A.中古全浊入声字今渎阳平,中古次浊入声字今读去声;
    B.中古清声母入声字无规律,分派诸声。

  • 第9题:

    判断题
    在声调方面,一声的发音低平是天津方言的根本特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正确答案: 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成四等分,由低向高标上1、2、3、4、5,依次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在直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来表示普通话四个调值的高低升降变化。高而平的线表示阴平,以55来表示;由中向高变化的线表示阳平,用35来代表:先降后升的线表示上声,用214来表示;由高而低的线表示去声,用51来代表。这就是教学上常用的简化的声调标记法,即五度标记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声调有哪几个功能?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⑴区别意义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声调能用它不同的调值和调型来区别不同的词汇意义。这是声调的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汉语普通话[tA]有四个声调:[tA55][tA35][tA214][tA51],这四个声调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意义。
    ⑵构形功能:声调的构形功能表现在声调在语言结构中具有区别语法意义的功能。例如非洲的希鲁克语(shiluk)有高中低三种声调,可区别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和领格,以及名词的单数和复数。
    ⑶音节分界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每一个有意义的音节都有声调,声调贯穿一个音节的始终,因此,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的界限便常常表现为不同的声调的界限。汉语普通话中píǎo,我们之所以把它读成“皮袄”而不是“瞟”,在很大程度上是声调起着音节分界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发音时的绝对频率不同,声调的调值就会不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一个完整的音节发音过程中,音高变化称什么?( )

    A.声调
    B.调值
    C.调类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单手肩上传球的动作要领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持球于肩上并举球后引,左肩稍向右转。持球手的上臂与躯干之间的夹角要大于90°。肘关节高于肩,前臂与上臂的夹角也要大于90°。传球时,右脚蹬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髋关节带动躯干向左转动,并以肩关节带动肘关节,向前挥臂,手掌对准出球方向,最后屈腕经手指将球传出

  • 第15题:

    单韵母“a”的发音要领为口腔大开、舌面降低放平、不圆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在"复习巩固发音"听说游戏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开展方言干扰音的练习、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和()

    • A、喉部发音的练习
    • B、吸气发音的练习
    • C、错发音的练习
    • D、难发音的练习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清代学者对于上古声调问题有哪些分歧的看法?我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先秦的声调和中古的声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正确答案: (一)分歧:
    (1)四声一贯。清顾炎武认为上古的声调是无定的。
    (2)古无去声。段玉裁认为古人没有去声。
    (3)古无上去。黄侃认为古人只有平入两读。
    (4)古有四声。王念孙、江有诰都认为古人实有四声,不过上古四声和现代的四声不一致。
    (二)我们以为(王力先生认为)王、江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
    王力认为先秦的声调除了以特定的音高为其特征外,分为舒促两大类,但又细分为长短,舒而长的声调就是平声;舒而短的声调就是上声;促声不论长短一律归为入声。促而长的声调就是长入,促而短的声调就是短入。
    (三)上古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中古出现去声字。
    依照段玉裁的说法,古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从《诗经》韵和谐声看,平上常相通,去入常相通,这是声调分为舒促两大类的缘故中古诗人把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在诗句里平仄交替,实际上像西洋的长短律和短长律,由此可知古代声调有音长的因素在内。

  • 第18题:

    由于发音方法不对,语音接近正确的发音,但听起来不完全正确,这属于() 

    • A、声调错误
    • B、口吃
    • C、替代音
    • D、歪曲音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声调有哪几个功能?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⑴区别意义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声调能用它不同的调值和调型来区别不同的词汇意义。这是声调的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汉语普通话[tA]有四个声调:[tA55][tA35][tA214][tA51],这四个声调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意义。
    ⑵构形功能:声调的构形功能表现在声调在语言结构中具有区别语法意义的功能。例如非洲的希鲁克语(shiluk)有高中低三种声调,可区别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和领格,以及名词的单数和复数。
    ⑶音节分界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每一个有意义的音节都有声调,声调贯穿一个音节的始终,因此,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的界限便常常表现为不同的声调的界限。汉语普通话中píǎo,我们之所以把它读成“皮袄”而不是“瞟”,在很大程度上是声调起着音节分界的作用。

  • 第20题:

    问答题
    清代学者对于上古声调问题有哪些分歧的看法?我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先秦的声调和中古的声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正确答案: (一)分歧:
    (1)四声一贯。清顾炎武认为上古的声调是无定的。
    (2)古无去声。段玉裁认为古人没有去声。
    (3)古无上去。黄侃认为古人只有平入两读。
    (4)古有四声。王念孙、江有诰都认为古人实有四声,不过上古四声和现代的四声不一致。
    (二)我们以为(王力先生认为)王、江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
    王力认为先秦的声调除了以特定的音高为其特征外,分为舒促两大类,但又细分为长短,舒而长的声调就是平声;舒而短的声调就是上声;促声不论长短一律归为入声。促而长的声调就是长入,促而短的声调就是短入。
    (三)上古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中古出现去声字。
    依照段玉裁的说法,古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从《诗经》韵和谐声看,平上常相通,去入常相通,这是声调分为舒促两大类的缘故中古诗人把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在诗句里平仄交替,实际上像西洋的长短律和短长律,由此可知古代声调有音长的因素在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在声调方面,()的发音低平是天津方言的根本特点。

    正确答案: 一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训练婴儿语言的基础是()
    A

    训练发音

    B

    训练声调

    C

    训练阅读

    D

    训练听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由于发音方法不对,语音接近正确的发音,但听起来不完全正确,这属于()。
    A

    声调错误

    B

    口吃

    C

    替代音

    D

    歪曲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复习巩固发音"听说游戏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开展方言干扰音的练习、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和()
    A

    喉部发音的练习

    B

    吸气发音的练习

    C

    错发音的练习

    D

    难发音的练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