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1)反应是在胶束中或已生成的聚合物微粒中进行的; 2)每一个胶束中只可能含有一个自由基,对于苯乙烯乳液聚合,平均每10~100秒有一个自由基进入一个特定的聚合物微粒中,而链终止的速度一般小于10-3秒,因此,链增长时间比较长。
更多“何谓乳液聚合?请简述乳液聚合的体系组成及优缺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比较间歇式乳液聚合和连续式乳液聚合之间的区别,并分别说明这两种聚合方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间歇式乳液聚合:将所有组分一次全部加入聚合反应器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聚合直至出料包装。间歇式聚合较其他乳液聚合法所得的乳液粒度分布要宽,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但操作容易,较易控制。
    (2)连续式乳液聚合:在聚合过程中连续添加单体及其配合物,并通过乳液聚合反应过程而连续取出反应物。此法可在较单纯的条件下进行运转,产品质量稳定,装置小,造价低,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 第2题:

    聚合体系仅有单体及少量的引发剂组成的聚合方法属于()。

    • A、乳液聚合
    • B、本体聚合
    • C、悬浮聚合
    • D、溶液聚合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乳液聚合


    正确答案: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乳化形成水包油乳状液,以水为反应媒介,在自由基引发剂下进行的一种自由基聚合反应

  • 第4题:

    常见乳液聚合体系除有单体、引发剂、水外,还有()。


    正确答案:乳化剂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乳液聚合生产方法特点。

    正确答案: 1.集合速度快,分子量高,可同时提高分子量和反应速率;
    2.以水为介质,成本低,反应体系粘度小,稳定性优良,反应热易排出,可连续操作;
    3.乳液制品可直接作为涂料哦和黏合剂,粉料颗粒小,适用与某种特殊适用场合;
    4.由于使用乳化剂,聚合物不纯,后处理复杂,成本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种子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

    正确答案: 种子乳液聚合:在聚合物乳胶粒存在下,控制条件恰当,聚合过程中不存在新的粒子,仅在原有粒子上增大,原有粒子好似种子一样,得到粒径接近1μm的乳胶粒。
    核-壳乳液聚合:两种单体进行共聚,一种单体先聚合制成乳胶核,控制条件恰当,再加入另一种单体聚合成壳,形成核-壳聚合粒子。
    反相乳液聚合:可溶于水的单体制备的单体水溶液,在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与有机相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再经油溶性引发剂或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形成油包水型聚合物胶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常见乳液聚合体系除有单体、引发剂、水外,还有()。

    正确答案: 乳化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乳液聚合的物系组成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单体:聚合物单体材料原材料。
    水:比热大,易于清楚反应热,降低体系粘度,构成连续相,使液滴分散,溶解引发剂,PH调节剂等。
    乳化剂:使单体在乳状液中稳定;使单体在胶术中增溶,使聚合物粒子稳定,增加集合物稳定性,对乳液聚合起脆化作用,形成产生链转移或阻聚作,
    引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聚合实施方法有四类,它们分别是()。
    A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B

    固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C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气相聚合

    D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均相聚合及乳液聚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乳液聚合中,经典理想体系的组成为:()、()、()、()。

    正确答案: 难溶于水的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去离子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丁苯橡胶的乳液聚合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氯乙烯是种子乳液聚合、丙烯酸酯不需要破乳,可与乳化剂混合直接使用;加入引发剂、水、乳化剂的时间顺序不同,丁苯橡胶采用冷法进行乳液聚合,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聚合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5±0.5℃范围内,氯乙烯采用种子聚合法;丙烯酸酯采用半连续聚合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乳液聚合其主要组分和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乳液聚合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水中形成乳状液(液/液分散体系),在水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形成固态高聚物且分散于水中(称为乳胶),此时的乳状液称为固/液分散体系。
    组分:油溶性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和介质水。
    作用:
    ①乳化剂的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界面张力,对单体有增溶作用,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②介质水:作为分散介质,有较高的比热,散热较易。
    特点:
    ①以水为介质,价廉安全,且对传热十分有利。
    ②分散体系稳定性优良,可以进行连续操作,聚合物乳胶可以作为胶黏剂、涂料或表面处理剂等直接利用。③用固体聚合物是,需要加电解质破乳、水洗和干燥等工序,工序过程较复杂。
    ④乳液聚合体系中基本上消除了自动加速现象,乳液聚合的聚合塑料可以很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很高。
    ⑤乳液聚合不仅可以用于合成树脂用聚合物的生产,而且可以用橡胶用聚合作用聚合物的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聚合实施方法有四类,它们分别是()。

    • A、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 B、固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 C、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气相聚合
    • D、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均相聚合及乳液聚合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理想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聚合前体系中的“三相”和聚合的“三个阶段”的标志?


    正确答案:理想乳液聚合体系是由难溶于水的单体、介质水、水溶性引发剂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四部分组成。 聚合前体系中有三相:水相、油相和胶束相。
     乳液聚合三个阶段的标志:
    乳胶粒生成期(增速期):水溶性引发剂,在水相中分解成初级自由基,可使溶于水中的单体迅速引发,形成单体自由基或短链自由基,并进入增溶单体的胶束中继续进行链增长。未增溶单体的胶束消失,乳胶粒数目固定(1014~15),聚合转化率从0达15%。
    恒速期:聚合反应在乳胶粒中继续进行链增长,乳胶粒中的单体不断消耗,由单体液滴经水相不断扩散而加以补充。单体液滴仍然起供应单体的仓库的作用,至单体液滴消失。由于乳胶粒数目固定,其中单体浓度恒定,聚合速率恒定。此时,乳胶粒中单体和聚合物各点一半,称为单体-聚合物乳胶粒,聚合转化率从15% 达50%。
    降速期:当转化率达50%左右时,单体液滴全部消失,单体液滴中单体全部进入乳胶粒,形成单体-聚合物乳胶粒。单体液滴的消失标志着聚合的第二阶段的结束和第三阶段的开始,此时再无单体补充,聚合只能消耗单体-聚合物乳胶粒中的单体,随聚合反应的进行,单体浓度的降低,聚合速率降低,直至单体耗尽,聚合结束,最后形成聚合物乳胶粒。

  • 第15题:

    连续乳液聚合与间歇乳液聚合的四个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连续操作得到的粒子数比间歇操作小,聚合速率也较间歇低②与间歇乳液聚合粒径分布比连续聚合宽③间歇乳液聚合中阻聚作用只存在诱导期,而连续聚合中阻聚作用存在于整个过程④间歇乳液聚合无瞬态过程,而连续聚合有瞬态过程

  • 第16题:

    问答题
    比较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本体聚合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悬浮聚合的特点:优点:用水作为连续相,聚合反应热易除去;操作安全;反应体系粘度较低;温度易控制;分离较容易;产品纯度较乳液聚合的高。缺点:分散体系不稳定,间歇法生产。
    乳液聚合的特点:优点:聚合反应热清除较容易;反应体系粘度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优良,可连续操作;产品乳液可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表面处理剂。缺点:分离过程较复杂,产生大量废水,直接干燥能耗大;聚合物杂质含量较高。
    本体聚合的特点:优点:无反应介质,工艺过程简单。缺点:聚合反应热的散发困难,反应温度难以控制,一般先进行预聚合,排除部分反应热;反应后期粘度大,单体反应不易进行完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什么是乳液聚合?乳液聚合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正确答案: 乳液聚合是指借助机械搅拌和乳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分散在水或非水介质中形成稳定的乳液(粒子直径1.5~5m)并加入少量引发剂而进行的聚合反应。乳液聚合的主要场所是表面积很大的增溶胶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各种乳液聚合生产操作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正确答案: 间接操作:胶乳颗粒均匀;共聚物组成变化,以水溶性高的单体为主;冷却系统热负荷不均匀,产量受限。半连续操作:通过控制加料速度,可控制放热速度;共聚物组成和乳胶粒形态可调;可生产高固含量乳胶;易发生向聚合物链转移而产生支链。
    连续操作:各釜放热量稳定,单位体积成产能力高;聚合条件稳定,产品性能均一;增加最末聚合釜体积,可提高转化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种子乳液聚合的特点及实用意义。

    正确答案: 在聚合物的乳胶粒子存在下,使乙烯基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方法,此时当条件控制适当时,聚合过程中不生成新的胶乳粒子,而在原有粒子上增长,原有粒子好似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理想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聚合前体系中的“三相”和聚合的“三个阶段”的标志?

    正确答案: 理想乳液聚合体系是由难溶于水的单体、介质水、水溶性引发剂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四部分组成。 聚合前体系中有三相:水相、油相和胶束相。
     乳液聚合三个阶段的标志:
    乳胶粒生成期(增速期):水溶性引发剂,在水相中分解成初级自由基,可使溶于水中的单体迅速引发,形成单体自由基或短链自由基,并进入增溶单体的胶束中继续进行链增长。未增溶单体的胶束消失,乳胶粒数目固定(1014~15),聚合转化率从0达15%。
    恒速期:聚合反应在乳胶粒中继续进行链增长,乳胶粒中的单体不断消耗,由单体液滴经水相不断扩散而加以补充。单体液滴仍然起供应单体的仓库的作用,至单体液滴消失。由于乳胶粒数目固定,其中单体浓度恒定,聚合速率恒定。此时,乳胶粒中单体和聚合物各点一半,称为单体-聚合物乳胶粒,聚合转化率从15% 达50%。
    降速期:当转化率达50%左右时,单体液滴全部消失,单体液滴中单体全部进入乳胶粒,形成单体-聚合物乳胶粒。单体液滴的消失标志着聚合的第二阶段的结束和第三阶段的开始,此时再无单体补充,聚合只能消耗单体-聚合物乳胶粒中的单体,随聚合反应的进行,单体浓度的降低,聚合速率降低,直至单体耗尽,聚合结束,最后形成聚合物乳胶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乳液聚合物料组成(配方、名称及作用)。

    正确答案: 单体:主要是乙烯基单体(氯乙烯、苯乙烯等)
    反应介质水:去离子软水。
    乳化剂:主要作用是在胶束中成核。
    引发剂体系:常用引发剂:热分解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
    其他添加剂:缓冲剂:调节pH;分子量调节剂:控制产品分子量;链终止剂:避免聚合反应阶段结束,残存的自由基和引发剂继续作用;防老剂:防止双键的氧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聚合体系仅有单体及少量的引发剂组成的聚合方法属于()。
    A

    乳液聚合

    B

    本体聚合

    C

    悬浮聚合

    D

    溶液聚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乳液聚合过程中反应体系的变化。

    正确答案: 1.反应前
    体系的组成:单体、水、乳化剂、引发剂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时,体系中存在水为连续相,其中溶解有少量的单体分子、单分子状态存在地表面活性剂分子、引发剂分子、和以聚集态存在的胶束、溶有单体分子的增溶胶束、单体液滴。
    2.聚合阶段
    1)引发,转化率10-20%,体系中除上述组分存在外,增加了引发剂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和被单体溶胀的聚合物胶乳粒子。聚合速度增长。
    2)单体转化率20-60%,胶束消耗完毕,体系组成包括水、少量单分子状态的单体、少量的微小的单体液滴、引发剂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和大量的增长中的胶乳粒子。聚合恒速。
    3)单体液滴消失,转化率约在60-70%范围。体系组成:水、少量未反应单体、大量聚合物胶乳粒子和少量引发剂自由基。聚合降速。
    3.聚合反应基本结束体系中存在水、少量未反应单体分子、大量高聚物胶乳粒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乳液聚合机理。

    正确答案: 1)反应是在胶束中或已生成的聚合物微粒中进行的;
    2)每一个胶束中只可能含有一个自由基,对于苯乙烯乳液聚合,平均每10~100秒有一个自由基进入一个特定的聚合物微粒中,而链终止的速度一般小于10-3秒,因此,链增长时间比较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