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更多“什么是文件缓冲区?为什么要设文件缓冲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文件进行写入操作之后,_______________方法用来在不关闭文件对象的情况下将缓冲区内容写入文件。


    正确答案:flush()

  • 第2题:

    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需要进行()。

    A、点缓冲区分析

    B、线缓冲区分析

    C、面缓冲区分析

    D、体缓冲区分析


    参考答案:A

  • 第3题:

    为什么614没有足够的缓冲区可用?

  • 第4题:

    DBMS中为什么要设置系统缓冲区?


    答案:设立系统缓冲区的原因:一是为了把存储层以上DBMS各系统成分和实在的外存设备隔离,外存设备的变更不会影响这些系统,使DBMS具有设备独立性。二是为了提高效率。DBMS利用系统缓冲区滞留数据。当需要读取数据时系统首先到缓冲区中查找。只有当缓冲区中不存在该数据时才真正从外存读入该数据所在的页面。当要写回一元组到数据库中时,系统并不把它立即写回外存,仅把该元组所在的缓冲区页面作一标志,表示可以释放。只有当该用户事务结束或缓冲区已满需要调入新页时才按一定的淘汰策略把缓冲区中已有释放标志的页面写回外存。这样可以减少I/O次数,提高系统效率。

  • 第5题:

    设文件ABCD为定长记录的连续文件,共有18个逻辑记录。如果记录长为512B,物理块长为1024B,采用成组方式存放,起始块号为12,叙述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


    正确答案:采用成组方式存放,块因子为2。由于共有18个逻辑记录,故占用了9个物理块,而第15号逻辑记录占用的是第15/2=8(向上取整)物理块。因为,是连续文件物理块也是连续的,所以,该逻辑记录占用的是12+8-1=19块。所以,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如下:根据块因子,计算占用的相对物理块号8;根据起始块号为12,计算出绝对物理块号19;把物理块号19读入内存缓冲区;把所要的逻辑记录分解出来。

  • 第6题:

    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正确答案: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每一次更新操作。从而DBMS可以根据日志文件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和系统故障的恢复,并可结合后援副本进行介质故障的恢复。

  • 第7题:

    为什么要引入缓冲技术?设置缓冲区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引入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⑴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⑵提高它们之间的并行性。
    ⑶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放宽CPU对中断响应时间的要求。
    设置缓冲区的原则是:如果数据到达率与离去率相差很大,则可采用单缓冲方式;如果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速率相同(或者相差不大)时,则可用双缓冲区;对于阵发性的输入/输出,可以设立多个缓冲区。

  • 第8题:

    什么叫显示缓冲区?显示缓冲区一般放在哪里?显示缓冲区中通常存放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显示缓冲区是存放被显示字符的一段存储区域;
    它一般放在内部RAM中;
    通常存放被显示字符在字形码表中的地址偏移量。

  • 第9题:

    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的时机有哪些()

    • A、缓冲区中有日志数据产生时
    • B、日志缓冲区中的数据写满时
    • C、事务提交时
    • D、检查点到来时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问答题
    设文件ABCD为定长记录的连续文件,共有18个逻辑记录。如果记录长为512B,物理块长为1024B,采用成组方式存放,起始块号为12,叙述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

    正确答案: 采用成组方式存放,块因子为2。由于共有18个逻辑记录,故占用了9个物理块,而第15号逻辑记录占用的是第15/2=8(向上取整)物理块。因为,是连续文件物理块也是连续的,所以,该逻辑记录占用的是12+8-1=19块。所以,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如下:根据块因子,计算占用的相对物理块号8;根据起始块号为12,计算出绝对物理块号19;把物理块号19读入内存缓冲区;把所要的逻辑记录分解出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引入缓冲技术?设置缓冲区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引入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⑴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⑵提高它们之间的并行性。
    ⑶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放宽CPU对中断响应时间的要求。
    设置缓冲区的原则是:如果数据到达率与离去率相差很大,则可采用单缓冲方式;如果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速率相同(或者相差不大)时,则可用双缓冲区;对于阵发性的输入/输出,可以设立多个缓冲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格式化输入可从标准输入、指定文件及字符缓冲区读取格式化数据。其中()函数是输出到指定文件。
    A

    printf

    B

    fprintf

    C

    sprintf

    D

    snprintf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代理服务器缓冲区放在(5)文件下,大小是(6)。


    正确答案:(5)/home/squid/cache (6)4000M
    (5)/home/squid/cache (6)4000M 解析:代理服务器缓冲区放的位置和大小是由/etc/squid/squid.conf文件中cache_dir选项来指定的,同时该参数还可指定目录结构,定义方法是:
    cache_dir目录>大小>一级目录数>二级目录数>
    “目录”指明了该交换空间的顶级目录,“大小”定义了可用的空间总量,其单位是Mbytes。因此,在本题中,代理服务器缓冲区放在/home/squid/cache,大小为4000M。

  • 第14题:

    设有某种文件,当向其中插入一条新记录时,首先读文件头,找到最末磁盘块的地址后将最末磁盘块读入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内将新插入记录写入该数据块的末尾,然后将缓冲区中修改过的数据块作为最末磁盘块写回磁盘文件。以这种方式组织的文件被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堆文件
    堆文件

  • 第15题:

    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μs,由缓冲区送至

    用户区的时间是5μs,系统对每个磁盘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2μ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

    10个磁盘块的Docl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

    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25)μs采用双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26)μs。

    A.100

    B.107

    C.152

    D.170


    正确答案:C
    试题(25)的正确的答案为C。在块设备输入时,假定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时间为T,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M,而系统处理(计算)的时间为C,如图(a)所示。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I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如图(b)所示,依次类推。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M+T;当T<C时,处理时间为M+C。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5=15,Docl文件的处理时间为15*10+2。

  • 第16题:

    为什么要为每个CPU配置高速缓冲区?CC-NUMA和NC-NUMA所代表的是什么?


    答案:对于NUMA多处理机结构,为每个CPU再配备各自的高速缓存是为了减少CPU对远程内存的访问。将每个CPU配备各自的高速缓存的结构称为CC-NUMA;与此对应的,将每个CPU没有配备各自的高速缓存的结构称为NC-NUMA。

  • 第17题:

    下列()操作属于文件管理模块。

    • A、确定文件内容所在的物理块号
    • B、分配缓冲区
    • C、释放缓冲区
    • D、修改读写指针
    • E、I/O中断处理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什么是索引文件?为什么要引入多级索引?


    正确答案: 索引文件是指当记录为可变长度时,通常为之建立一张索引表,并为每个记录设臵一个表项构成的文件。通常将索引非顺序文件简称为索引文件。索引是为了是用户的访问速度更快,多级索引结构可以有效的管理索引文件,可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多级处理。

  • 第19题: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正确答案: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 第20题:

    文件为什么要压缩?


    正确答案: 压缩工具压缩文件可以大幅度减少文件大小,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存入更多的文件,并且可以更快地传送。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正确答案: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格式化输出可把格式化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指定文件及字符缓冲区。其中()函数是将格式化数据输出到指定大小的字符缓冲区。
    A

    printf

    B

    fprintf

    C

    sprintf

    D

    snprintf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对文件进行写入操作之后,()方法用来在不关闭文件对象的情况下将缓冲区内容写入文件。

    正确答案: flush()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