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举例说明,如果运用指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
    34.指导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训练模式,由激发、演讲、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以组织策略中的列提纲为例。(1)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列提纲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2)然后进行反复练习, 每读完一段就请学生进行概括。(3)列举不同的概括类型让学生形成对策略概括化的认识。(4)由简至繁, 最后能为完整的文章列提纲。

  • 第2题:

    9、试结合实例论述价值传递过程的主要内容。


    ACE

  • 第3题:

    【论述题】试举例论述概念图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全面分析课程目标,形成由子目标相互支撑、浑然一体的描述框架语文新课标:“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语言能力——语言沟通实践” (2)分析各子目标,确定表述该目标所需要的主要谓语动词举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计:“感受„„的重要性”,“喜欢上……(如祖国语言文字)”,“体会到……的博大”等。 (3)把握学生学情,了解课程教学要求,据此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选择恰当的数量化词汇等级式的量化:“感到学习语文有趣”、“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与“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志趣”。 (4)加入表现性内容,关注生成性内容,完善教学目标的描述《愚公移山》:“对愚公是‘愚笨’还是‘聪慧’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积极的认识”

  • 第4题:

    论述行为改变技术及其具体策略和程序。
    这项技术基于以下信念:
    1、一切行为均是学习得来的。
    2、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完全由情景的适当与否而定,行为时被环境因素所制约的。
    二、具体策略
    1、增强(又称强化):包括正增强(适当给以物质或精神奖励)与负增强(适当给以不愉快的体验,使不良行为因要躲避以不愉快体验而减少)。
    2、消退:不理会或不注意某种不良行为,使在“自讨没趣”的情况下,不再出现。
    3、抑制不良行为:有可能表现不良行为的时候i,要创造条件让当事者表现良好行为。
    4、逐步养成:明确定出行为改变的标准,有步骤地养成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
    5、隔离:以改变环境的方式使当事者改变原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环境。
    6、剥夺:又称反应代价法,即在未达到某项行为标准时期即剥夺某项权利。
    三、程序
    1、确定终点行为。
    2、分析起点行为。
    3、设计有利情景:
    (1)选择增强措施,达到某项标准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
    (2)与家长联合,告之辅导方案,争取家长配合。
    4、选择适当策略:
    (1)增强。
    (2)逐步养成。
    (3)剥夺。
    5、分析效果:每周都要进行分析评价。

  • 第5题:

    试结合实例论述价值传递过程的主要内容。


    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