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无黏性土一般是指碎石土和砂土。无黏性土的紧密状态是判定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主要指标包括天然孔隙比e和相对密度Dr。一般来说,无黏性土呈密实状态时,强度较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无黏性士呈松散状态时,则是一种软弱地基,尤其是饱和的粉砂、细砂,稳定性很差,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液化。
更多“何谓无黏性土,其判定的指标是什么?无黏性土有哪些工程性质?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作业7】黏性土和无黏性土有何区别?野外如何鉴别?


    无黏性土和黏性土作为工程中的两大类,在矿物成分中土的结构和物理状态方面存在着差异。 (1)矿物成分:无黏性土一般由原生矿物组成,其成分与母岩相同,只经历了一个物理风化过程,颗粒较粗;黏性土一般由次生矿物组成,其成分与母岩相比发生了变化,它是由原生矿物或母岩经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后生成的新物质,所以化学稳定性差,颗粒较细。 (2)土的结构:从土的结构上看,无黏性土颗粒较粗,粒间的结合水较少,土粒之间的黏结力很弱或无黏结力,土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时,往往形成单粒结构。黏性土颗粒较细,其中的粉粒在水中下沉碰到已经沉积的土粒时,由于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大于其自重,因此土粒将停留在接触面上.形成具有很大孔隙的蜂窝状结构。粒径大于0.002mm的黏粒.自重很小,在水中靠单个土粒的自重根本不能下沉,而是处于一种悬浮状态,若在这种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土粒就会凝聚成类似海绵的絮状集合体,并聚合到一定质量时下沉,形成孔隙很大的絮状结构。因此,天然状态下的黏性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灵敏性和触变性。 (3)物理状态:实际工程上,规范要求砂土的密实度用标准贯入试验来判断,将砂土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状态。碎石土根据其骨架的颗粒含量大小和排列情况、可挖性和可钻性,将其存在状态分为密实、中密、稍密三种。黏性土的软硬状态是根据液性指数划分的。根据液性指数的数值,可将黏性土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五种状态。

  • 第2题: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一般只在 土中进行(黏性土/无黏性土)。


    正确

  • 第3题:

    Dr =1表示无黏性土处于 状态;Dr =0表示无黏性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最密实

  • 第4题:

    0<Dr<1/3时,无黏性土处于疏松状态;1/3<Dr<2/3时,无黏性土处于中密状态;2/3<Dr<1时,无黏性土处于 状态。


  • 第5题:

    8、黏性土和无黏性土的渗流规律相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