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论临时参议院的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冯太后改革:增加小农数量,颁布均田令;废除宗主都督制,推行三长制,建立地方基层组织;还推行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制定族姓,改鲜卑性为汉姓;禁绝鲜卑服饰和鲜卑语言,放弃本民族服饰;深入改革官制颁布新的《职员制》,对官制进行调整;继续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
    (3)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也受到汉族人士的拥戴,十六国以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第2题:

    1912年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需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请指出临时参议院公布的这份文件的名称及其性质。(4分)
    (2)依据材料说明这份文件为中华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
    解析: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2)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内阁总理由议会产生,对总统实行牵制,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国务院通过内阁总理牵制总统,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实行司法权,体现了三权分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它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第3题:

    21、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是()


    立法机构

  • 第4题:

    试论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943年,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如何部署反法西斯盟军的全面攻势和讨论战后政治格局,已经成为盟国面临的急迫问题。11月21日至26日中、英、美三国政府首脑,聚集在埃及的首都开罗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商加强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中国代表提出了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失地问题,得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赞同。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了《开罗宣言》。
    宣言提出:“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得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
    开罗会议,永远结束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中国收复在甲午战争中为日本霸占的台湾、澎湖地区,得到英、美两国的承认。


  • 第5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2)《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辛亥革命成果,为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大纲》宣告废除封建帝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总统制共和政体,成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