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吸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控制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捕焦油器电瓷瓶周围宜用氮气保护,绝缘箱保温应采用自动控制
    B.绝缘箱温度设自动报警并与电捕焦油器联锁停机
    C.煤气含氧量超过2.0%时报警,超过4.0%自动断电
    D.电捕焦油器因故敞开人孔或器内清理油渣时,应及时采取水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防止氧化剧烈情况下的硫化亚铁自燃

    答案:C
    解析: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

  • 第2题:

    下列关于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控制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电捕焦油器电瓷瓶周围宜用氮气保护,绝缘箱保温应采用自动控制
    B.绝缘箱温度设自动报警,并与电捕焦油器联锁停机
    C.煤气含氧量超过2.0%时报警,超过4.0%自动断电
    D.电捕焦油器因故敞开人孔或器内清理油渣时,应及时采取水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防止氧化剧烈情况下的硫化亚铁自燃

    答案:C
    解析: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

  • 第3题: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 )自动断电。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电捕焦油器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屏护。电捕焦油器因故敞开人孔或器内清理油渣时,应及时采取水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防止氧化剧烈情况下的硫化亚铁自燃。

  • 第4题:

    B轧钢厂南北方向顺序放置三座二段式混合煤气发生炉,每座煤气发生炉连接一台管式电捕焦油器,由南向北依次为1号、2号、3号,每座煤气发生炉配套一部电捕焦油器(相隔约1.5m),煤气发生炉和电捕焦油器通过冷却水管、煤气管道等附属设施相连接。电捕焦油器罐高约10m、直径3m,顶部设有绝缘箱、整流器和放散阀等部件,四周设有固定式防护栏杆,顶部作业活动空间狭小。该煤气系统电捕焦油器自建成以后未投入使用,仅作为煤气运行系统的管道使用。2013年5月16日,B轧钢厂停止设备运行,进行检修,并将所有煤气发生炉内剩余煤炭及炉渣全部清出。同时打开煤气发生炉人孔和煤气主管道等部位防爆膜进行放散煤气。6月1日,该厂决定更换新的煤气发生炉。6月2日,B轧钢厂车间主任杨某通知炉长赵某做好更换煤气发生炉的准备工作,并让其将所有煤气放散设施全部打开。随后赵某等人打开三座电捕焦油器顶部放散阀门,未拆除三座电捕焦油器的防爆膜,未将电捕焦油器底部人孔打开。6月3日,该厂在没有煤气分析报告、动火批准、监护人的情况下,开始拆除煤气发生炉。6月4日,煤气发生炉一级平台上部干馏段和上段水冷体顺利拆除完成。为了将煤气发生炉和电捕焦油器顺利拆解,需将相连接的栏杆、冷却水管等附属设备、设施一并切割拆除。2013年6月6日9时左右,杨某安排赵某、唐某和崔某使用气割切割煤气系统的冷却水管和电捕焦油器上面的防护栏杆,同时安排韩某、郑某等人切割煤气发生炉三层平台北侧彩钢板。10时10分,杨某进行巡视时,看见赵某和唐某站在3号电捕焦油器顶部正在切割电捕焦油器顶部的防护栏杆。10时20分,正在煤气发生炉三层平台北侧切割彩钢板的韩某、郑某听到“砰”的爆炸声,后发现3号电捕焦油器的顶盖坠落在地面上,在顶盖上面作业的赵某、唐某和崔某不知去向。见到此种情况后,郑某和韩某立即走下平台,和现场其他作业人员共同寻找赵某、唐某和崔某,他们分别在电捕焦油器西侧车间屋顶和钢坯垛旁救出赵某、唐某和崔某。B轧钢厂供应科科长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5min后,120急救车赶到事故现场,立即将赵某和唐某送往医院救治。赵某和唐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崔某被B轧钢厂车辆送往附近医院,于6月14日3时20分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事故等级并说明理由。
    2.简述焊接作业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简述生产企业对煤气发生器内部进行检维修时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4.简述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管理措施。


    答案:
    解析:
    1.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焊接作业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放空或排空,置换或吹扫,气体检测,个体防护。
    3.生产企业对煤气发生器内部进行检维修时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2)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3)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4)电气设施设备、照明灯具的安全电压及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规定。
    (5)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6)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7)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8)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信联络。
    (9)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0)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4.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管理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4)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5)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6)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7)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8)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9)加大安全投入。

  • 第5题: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自动断电。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电捕焦油器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屏护。电捕焦油器因故敞开人孔或器内清理油渣时,应及时采取水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防止氧化剧烈情况下的硫化亚铁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