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单位:%年 份1989199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12003GDP 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4.11.830.44614.21.010.07110.50.900.0869.61.300.1358.81.260.1437.81.170.1507.11.070.1518.00.9

题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单位:%

年 份

1989

199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1

2003

GDP 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就业弹性系数

4.1

1.83

0.446

14.2

1.01

0.071

10.5

0.90

0.086

9.6

1.30

0.135

8.8

1.26

0.143

7.8

1.17

0.150

7.1

1.07

0.151

8.0

0.98

0.123

7.5

1.30

0.173

8.0

0.98

0.123

7.8

0.90

0.115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多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材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正确答案:

    【参考解析】:(1)从表中数据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却没有拉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体制转型深化,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被人口增长部分抵消,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形成很大的压力。
    (2)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确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并重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又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 第2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 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 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
    解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 前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确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并重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促进 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又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 长点,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继续 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技能培 训和就业指导,遂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命题依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突出位置。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 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 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 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创业不仅使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 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 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应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 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 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 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 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 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 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抅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 解与应用。
    (2)就业矛盾突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属于民生建设方面的 问题,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就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本题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首先回答我国经济增长在保持高速度的情况下,没有带动 就业同步增长的原因:可以回答很多具体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平 衡。其次是回答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 条件,根据这句话可以扩充其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安定的重要作用。最后回答扩大就 业应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回答,包括政府方面、社会方面、个人方面等。

  • 第3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政策。()


    ABCD

  • 第4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 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 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髙的就业增长速度。


    答案:
    解析:
    从表中数据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保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却没有 拉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主要是在于:体制转型深化,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 机会被人口增长部分抵消,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形成很大的压力。
    【命题依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突出位置。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 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 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 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创业不仅使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 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 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应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 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 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 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 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 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 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抅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 解与应用。
    (2)就业矛盾突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属于民生建设方面的 问题,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就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本题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首先回答我国经济增长在保持高速度的情况下,没有带动 就业同步增长的原因:可以回答很多具体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平 衡。其次是回答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 条件,根据这句话可以扩充其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安定的重要作用。最后回答扩大就 业应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回答,包括政府方面、社会方面、个人方面等。

  • 第5题:

    针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水平不高,收入差距较大,就业岗位不稳定,员工跳槽频繁,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新特点和就业的新形势, 党的十九大报强调:“ 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