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对事物既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是A.折中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答案:C,D
    解析:
    CD [解析]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 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 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旧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辩证唯物主义则认 为,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既包括物和人,也包括人和物 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 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而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 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 第2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正确分析】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仅提出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的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干扰分析】A选项“主体对各种识要素的建构”和D选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能动反映的必要途径和内在环节。C选项“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的原则。

  • 第3题:

    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A 题干所引马克思这段话,是说明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总是要被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 第4题: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答案:C,D
    解析: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旧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既包括物和人,也包括人和物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而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 第5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