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相关问题
  • 第1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入股分红相结合。因此,这种形式具有

    A.半社会主义性质
    B.新民主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
    【正确分析】从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干扰分析】B选项是指“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由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C选项指的是在合作化中的一种最初过渡形式,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仍属于个体所有,但是在生产方面已经组织起来、互帮互助,如农业互助组以及手工业供销小组;D选项指的是生产资料全部由于集体所有,并且统一经营,入社成员集体劳动,采取按劳分配原则。

  • 第2题: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B

  • 第3题:

    6、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B

  • 第4题: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C
    解析:
    【命题依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民主革命胜利后所取得的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农业合作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況,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53年底以前,主要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人股分红_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阶段从1955年"F半年到1956年底,进入农业合作化的髙潮,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为农民集体所有制,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加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合作化的提前实现,标志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解。
    (2)通过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来考査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之一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终实现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标准答案】C

  • 第5题: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属于()。

    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