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当今大学生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范畴是()

    • A、自律慎行 
    • B、平等公正、互利互惠 
    • C、诚实守信、反对欺诈 
    • D、关心社会,爱护他人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大学生防止自身误入犯罪歧途最应注意()。

    • A、提高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 B、加强社会观念
    • C、提高家庭观念
    • D、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如何加强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强化网络主体诚信自律。()

    • A、加强网络主体诚信自律意识教育
    • B、引导网民树立科学的诚信自律意识
    • C、引导网络经营者树立科学的诚信自律意识
    • D、大力宣传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风尚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正确答案: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仅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正面,也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负面,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不道德和犯罪现象在网络中皆有体现。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许多网民出现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与淡漠,出现网络道德认知的误判。
    改善网络世界的生活环境,建设网络领域的公共道德秩序,首先要改变部分网民对网络世界的不正确认知,了解网络生活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原因如下:
    (一)网络生活的主体仍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人。
    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不是对立的,它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网络这一特殊中介进行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和背景。虽然网络生活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和人的交往方式,但人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求,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仍然需要在物质世界里也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直接的满足。
    (二)网络生活所反映的人际交往关系,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生活的表现形式是虚拟的,但是在虚拟交往的背后,人是真实的,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这种交往关系事实上反映着社会各种关系的整体风貌。从这一点看,它与真实社会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并无根本的区别。
    (三)网络生活产生和存在与现实社会生活当中,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且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来源与现实生活,很多场景、行为和现象都是现实生活的模拟,使现实社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网络的部分功能也是现实实际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因此,才有网络是现实的镜像、升华,是一种特殊的现实等等说法。
    虽然我们强调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但是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也不容否认。正是因为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使得它和社会现实道德有不同之处。在现实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的监督是行为一经表现就会体现出来,行为当事人马上就会接受到监督的信息反馈。而在网络世界,行为当事人在行为发生后,可能就离开了网络世界,网上议论热火朝天,当事人却可能一无所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监督的信息滞后,所起的作用就不如面对面监督那样直接、有效。网络行为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发挥作用。
    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宽带网的普及和计算机价格的下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观点以及业余休闲的主要园地。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除了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网络立法之外,同时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特别要强调网民的网上行为自律。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应如何加强自律?人们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大学生自律。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做文明网民。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 第5题:

    大学生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正确答案: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 第6题:

    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 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时不恣意妄为;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巩固强化,逐渐凝结成优良品德;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 第7题:

    问答题
    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 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时不恣意妄为;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巩固强化,逐渐凝结成优良品德;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A

     安全准则

    B

     加强行业自律

    C

     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

    D

     加强网络安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该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
    A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16号文件精神,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A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空间

    B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C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D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如何加强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强化网络主体诚信自律。()
    A

    加强网络主体诚信自律意识教育

    B

    引导网民树立科学的诚信自律意识

    C

    引导网络经营者树立科学的诚信自律意识

    D

    大力宣传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风尚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大学生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正确答案: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特点和原因及如何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特点:
    1.滥用网络,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2.网络充斥了不健康的信息,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
    3.网络犯罪;
    4.网络病毒;
    5.窃取,使用他人的信息成果;
    6.制造信息垃圾。
    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
    1.建立自主型道德;
    2.确定网络道德原则;
    3.明确网络道德规范;
    4.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 第14题:

    如何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 A、建立有关网络社会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
    • B、高度重视与尊重网络民意
    • C、着力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
    • D、加强行业自律和公民道德建设
    • E、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

    正确答案:A,B,C,D,E

  • 第15题:

    如何加强网民自律建设?


    正确答案: 第一,提高网民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网络言论自由不能没有边界和限制,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能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形成危害。因此,应加大基本法律及网络立法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网民知法、懂法、守法。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宣传和推广网络素质教育,培养和加强广大网民的网络舆论自律性。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互联网中,“意见领袖”一般由精英分子组成,他们是社会热点事件评论员、传达者。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知识精英应及时承担意见领袖角色,主动、积极地发表理性、克制、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引导由普通民众所聚合而成的网络舆论向理性的方向发展,更好塑造舆论方向。通过网民引导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以期充分运用和放大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第三,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政府要主动参与自律公约的制定过程,积极引导自律公约的完善,大力加强自律公约的宣传。通过适当的价值引导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加强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构成网络道德评价体系,提高网民自律意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努力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意识。
    第四,完善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的推广可以约束网民的行为。网络犯罪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络主体的不确定。实名制的实现,可以使执法机关迅速锁定责任人,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节省调查时间,使网络环境得到优化,加强法律执行力。

  • 第16题: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从()加强自身的公德自律。

    • A、正确利用网络信息
    • B、进行健康网络交往
    • C、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 D、培养网络慎独精神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该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A、 安全准则
    • B、 加强行业自律
    • C、 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
    • D、 加强网络安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今大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修养。

    正确答案: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正如明朝的黄馆所说:“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中,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马克思曾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说明人象照镜子那样,要从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特别是一个健康的集体,对于培养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影响更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思想品德修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那些长处,有那些短处,有那些优点,有那些缺点。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也就是说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象扫把一样,经常打扫灰尘才能清除;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指出。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在我们大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的表现。
    (五)思想品德修养同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很下功夫。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如何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A

    建立有关网络社会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

    B

    高度重视与尊重网络民意

    C

    着力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

    D

    加强行业自律和公民道德建设

    E

    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从()加强自身的公德自律。
    A

    正确利用网络信息

    B

    进行健康网络交往

    C

    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D

    培养网络慎独精神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特点和原因及如何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特点:
    1.滥用网络,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2.网络充斥了不健康的信息,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
    3.网络犯罪;
    4.网络病毒;
    5.窃取,使用他人的信息成果;
    6.制造信息垃圾。
    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
    1.建立自主型道德;
    2.确定网络道德原则;
    3.明确网络道德规范;
    4.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正确答案: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仅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正面,也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负面,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不道德和犯罪现象在网络中皆有体现。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许多网民出现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与淡漠,出现网络道德认知的误判。
    改善网络世界的生活环境,建设网络领域的公共道德秩序,首先要改变部分网民对网络世界的不正确认知,了解网络生活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原因如下:
    (一)网络生活的主体仍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人。
    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不是对立的,它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网络这一特殊中介进行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和背景。虽然网络生活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和人的交往方式,但人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求,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仍然需要在物质世界里也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直接的满足。
    (二)网络生活所反映的人际交往关系,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生活的表现形式是虚拟的,但是在虚拟交往的背后,人是真实的,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这种交往关系事实上反映着社会各种关系的整体风貌。从这一点看,它与真实社会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并无根本的区别。
    (三)网络生活产生和存在与现实社会生活当中,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且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来源与现实生活,很多场景、行为和现象都是现实生活的模拟,使现实社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网络的部分功能也是现实实际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因此,才有网络是现实的镜像、升华,是一种特殊的现实等等说法。
    虽然我们强调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但是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也不容否认。正是因为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使得它和社会现实道德有不同之处。在现实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的监督是行为一经表现就会体现出来,行为当事人马上就会接受到监督的信息反馈。而在网络世界,行为当事人在行为发生后,可能就离开了网络世界,网上议论热火朝天,当事人却可能一无所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监督的信息滞后,所起的作用就不如面对面监督那样直接、有效。网络行为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发挥作用。
    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宽带网的普及和计算机价格的下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观点以及业余休闲的主要园地。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除了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网络立法之外,同时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特别要强调网民的网上行为自律。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应如何加强自律?人们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大学生自律。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做文明网民。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